25岁,上班如上坟,年薪拖欠,活着

25岁,上班如上坟,年薪拖欠,活着

我25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记不清了,越往后越模糊,印象里就是黑夜,加班醒过来已经大中午,总有改不完的案子,加不完的班,刷一刷新闻,总会看到一些猝死的消息,看看自己还活着,真好,论加班,程序员之下,恐怕就是干广告的了,程序员的加班,最多是被内部的人以及BUG虐,需求改到位了,也就松一口气了,而做广告的,拿着不到程序员三分之一的薪水,加着全世界都不认可的班,谈效率,其实很难,因为做完了以稿子,客户不确认,或者不喜欢,就是无尽的加班。

我最长的记录是连续加班一周,每天只睡2-3小时,草席铺在地上,深夜4点依旧和外贸的客户,再确认细节,客户一个想法,我就要改动无数个图层,或许广告的加班,就是这么来的吧,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东西,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常常比喻,要是把设计师的点击鼠标的所有力道加起来,每天加起来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工地上搬砖,砖头搬完了,脑子里也不需要放事情,休息了,而广告不一样,不对就要返回重做,灵感堵塞,再多力气,也补不上。

当我意识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我的方法不对,后面也尝试了很多其他路子,后面得出一个结论。这行底层逻辑就是这样,你要么忍受要么改行,我选择改行。这种工作别很难接替你,并且最后标准由甲方定,并且这行的收入并不是多诱人,是苦力中的苦力, 没了我这样一个三流设计师,世界照样转,后来我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自由职业之旅。

现在我每天依旧工作16个小时,但也不是很累,因为实在疲倦了,可以去补一下觉,所以我就经常晚上工作,而打工不行,你必须扛着,睡觉就是大逆不道,我是个不爱守规矩的人,所以相比之下赚多少工资,对我来说,不太有吸引力,只要能养活自己,我更愿意争取事情和时间的主控权,我就这么干了。

我这种人我认为只会得忧郁症,但不会猝死,因为我很懒,对自己不感兴趣得事,即使给我一千万,我也干不好,但自己决定做得事情,没人给钱,也会坚持下来。做广告得那段时间,每天都是抑郁得状态,去医院看过,算轻度,生活几乎是颓废得,只不过人来人往,无人察觉,多说也无益,改行就是了。

很多事,很多情绪,很多境遇,你没法和别人说清楚,就像我做设计得时候,别人都觉得我事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得大师,点点鼠标按按键盘,一个月就能赚好几万,但你们不知道的是,没有灵感的时候炸毛,无人可以分担的疲惫,付出很多的时间,回报不对等,如果把这些时间拿去死磕引流,哪怕卖臭豆腐也早发财了,人最后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喜欢,就辞了。

做着一份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上班如上坟,这种压力其实比没有收入还要可怕,因为没有收入你可以转行去做别的工作,乃至你可以去尝试些别的赚钱的套路,但不感兴趣的工作会让你压抑郁郁寡欢,无论事打工还是创业,都还是不要了,因为这种状态,常常是遥遥无期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选错了,就换,不必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和这个世俗的规矩。

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可以自由时间工作,怎么安排也自己来给自己干,或者真正意义上找一份你满意的工作,但前者可以考自己实现,后者多半看运气。不要和别人一样,不然你会和他们一样失败。

25岁那年,我毕业于野鸡学校,年薪这个词我没听过,拿的都是月薪,或者,每天都很焦虑,但我选择了,面对这些,走了一条和别人截然不同的路。最起码,现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不必被一些莫名奇妙的规矩牵着鼻子走。比如莫名奇妙的改需求,在传统的世界里,我是个差生,简历花的不行,也没有高学历,想法又多。

活着就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这句话很鸡汤,但我依然还是要说,趁着年轻,去折腾,去争取自己可以跳脱的门票,才能够不被这个世界牵着鼻子走,掉进一些荒诞的坑里,我是这么过来的,如实,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但你为什么把自己定义成所有人,你是你自己,去试试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