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新成員神祕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直-20直升機自2013年首飛之時就備受關注,作為一款中型直升機平臺,直-20可以衍生出各軍種兵種不同用途的系列直升機家族,有效解決現有直升機噸位不夠、多通途能力弱、改進空間較小的弱點。未來將大面積替換現有進口的Ka-28系列、美國S-70“黑鷹”,取代直-9輕型直升機成為現役主力直升機。2019年國慶大閱兵中,直-20進行了公開亮相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近日,另一款直-20出現在媒體當中,那就是最受大家關注的海軍直-20反潛型。在此之前曝光過海軍基本型直-20,也就是下圖這款。與陸軍版直-20相比,海版直-20最大的辨識方式除了最簡單的塗裝就是觀察起落架位置,後起落架進行了一定的前移,這是為了方便上艦摺疊機尾而進行的特殊優化。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海版直-20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陸版直-20

反潛型直-20則又是在海版直-20基礎上衍生而來,從外形上看增加機頭位置的大型對海搜索雷達、增加機身中後部位置的武器掛架(可掛載反潛魚雷和輕型反艦導彈)、增加磁異常探測器。另外,位於機頭位置的光電探測儀做了一個前移,機身中部艙門縮小並增加氣泡觀察窗。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海版直-20反潛型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為什麼說反潛型的直-20是所有直-20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型號呢?粗暴點說,中國海軍反潛是最大的短板,而反潛中反潛直升機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在各國海軍當中,基本上護衛艦以上艦艇都帶有飛行甲板,一般都裝備至少1架直升機,這架直升機最重要的作用的就是反潛。在驅護艦反潛裝備當中,艦艇本身是攜帶艦殼聲吶和拖曳聲納,但是自身反潛裝具對潛探精確測距離有限,而驅護艦本身運動速度不快,即便發現也需要時間機動。這個時候,直升機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為了保證反潛效果的最大化以及最快的反應速度,可以攜帶聲吶浮標、反潛魚雷的反潛直升機顯然利於對潛作戰,利用速度優勢迅速成S形或同心圓形向外搜索遠處潛艇並佔領反潛陣位,再利用數據鏈實時引導驅逐艦進行立體化的反潛作業。

簡單來說:直升機速度快,可以攜帶反潛魚雷,也可以大面積播撒聲吶浮標,可以在較遠距離上就開始對潛艇進行跟蹤必要時直接打擊。所以反潛直升機在現代海軍發展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包括美國海軍的“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從“伯克I”發展到現在的“伯克III”,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一直是沒有改變過的配置。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回到中國海軍上面,上面說過中國海軍當中反潛是一個相當大的弱點。就目前海軍裝備當中,主力反潛直升機是直-9和進口的Ka-28。直-9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通用直升機平臺,但直-9是4噸級輕型直升機,無法攜帶聲吶浮標,只能使用吊裝聲吶,如果再攜帶反潛魚雷後攻擊範圍也會大大縮減,所以直-9受到機體的薄弱,將來在對潛作戰性能和拓展上的餘地基本已經沒有了。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直-9反潛直升機,注意正在進行吊裝聲吶探測作業

Ka-28是為了彌補直-9反潛效能不足問題引進的過渡展品,是10噸級中型直升機,應該說比直-9要強一些。但是Ka-28是由俄羅斯原裝進口,也沒有引進生產線,算上預警型的Ka-31一共不過20多架。就性能而言,Ka-28作為中型直升機卻極為節省空間,摺疊後甚至佔地跟輕型直-9差不多,但這也帶來內部空間利用率不高的缺點。而且Ka-28進口也有些時間了,用不了多久就進入到服役的後期,也面臨著退役的問題。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直-18反潛型,機尾有明顯的聲吶浮標投放口,反潛能力也是遠遠比之前的直-9和Ka-28要強。但是直-18平臺本身體積龐大,機動性和靈活度不強,可以由航空母艦這種大型平臺搭載,不適合作為護衛力量的驅逐艦搭載。

直20新成員神秘亮相,海軍唯一短板終補齊,航母不再懼怕美日潛艇

直-18反潛型

所以直-20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意義非常大了,一方面是替換掉老舊的Ka-28,另一方面全面替換輕型直-9輕型反潛直升機。而且這種同一平臺發展的機型帶來的是保養和維護的便利,畢竟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大大減輕維護壓力。目前建造的055型和052DL型驅逐艦設計的飛行甲板都是加大的,目的就是保證這種10噸級中型直升機上艦,也為將來航空母艦編隊的反潛進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