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抵觸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引子

有些孩子有很強的逆反心理,經常和父母對著幹,比如,他們凡事都喜歡依著自己的性子來,時不時地就耍賴皮,動不動就頂嘴等等。且對父母的教育多有牴觸心理,很多父母拿這樣的孩子沒有辦法。

其實,當父母能夠洞察孩子的心理,合理運用好的教育方法,自然就能做到從容應對,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耍賴不聽話、愛和父母頂嘴、愛說謊、任性”等是孩子成長中常見的逆反問題,親子溝通不當是這些問題的最大成因。下面分別從這四個方面進行展開,介紹父母如何做,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01 問題1——孩子耍賴不聽話:多管齊下教會孩子懂道理

孩子耍賴不聽話,是孩子比較常見又比較擅長的威脅父母的小把戲,這套“小把戲”常常成為困擾父母的大問題。

1. 孩子耍賴不聽話的3個主要原因

孩子出現耍賴、不聽話的行為,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背後一定有原因。因此,父母不要只是一味地責罵孩子,而要分析其背後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孩子耍賴不聽話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可能是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但他的口語能力又處在未成熟階段,暫時還不能滿足正常的表達,這時孩子就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現。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 可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有時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忽略了孩子,孩子就會以耍賴、不聽話等出格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 可能是以前耍賴嚐到過甜頭

如果孩子在以前嚐到過耍賴不聽話的甜頭時,孩子接下來就會變本加厲採取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要求。

2. 孩子耍賴不聽話的4個解決辦法

當孩子耍賴怎麼辦?難道就採取粗暴斥責的方式或聽之任之的消極態度?顯然,這兩種方式在實踐中都已被證明行不通。正確的教養方式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具體來說,當孩子耍賴時,父母可按照以下方法來應對:

●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耍賴皮時,父母切忌強制性地壓制孩子,不妨採取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注意力轉移後,孩子的情緒才能平息下來,此時父母應認真傾聽並瞭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 全家人步調一致進行冷處理

如果孩子一直耍賴,轉移注意力也不行,那就採用冷處理方式。採用冷處理需要家庭全體成員立場、態度保持一致,否則,孩子會鑽空檔,反而更不利於孩子教育。

● 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對於孩子的各種要求,父母不能無原則地滿足,這樣做,極易讓孩子漠視規則,而是要讓孩子養成規則意識,以規則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 引導孩子學會事後反思

學會事後反思,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成長方式,但反思卻又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成人尚且難以做到,更別說不懂事的孩子了。可又只有通過反思,孩子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後才能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故而反思又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因此,當孩子耍賴不聽話之後,父母要引導他進行反思,但要講求一定的方法,於潤物細無聲中讓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成為一個懂道理的好孩子。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02 問題2——孩子愛頂嘴:以攻心為上策

不少父母都有這樣一個“刻骨銘心”的體會,當父母試圖將自己的想法以命令或批評的方式強加給孩子時,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頂嘴,不服從管教。父母在失望難過之餘,不免會冒出一個想法:這還是我那個聽話的寶貝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孩子愛頂嘴,恰恰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和健康成長的標誌,他們不過是在試圖向父母傳達一些信號:“我已經長大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我覺得你們不一定都是對的……”等等。

總結起來,孩子頂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
  • 試探父母的底線;
  • 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 想通過頂嘴來證明自己;
  • 父母沒有樹立正確的榜樣(比如經常頂撞爺爺奶奶),孩子有樣學樣;
  • 孩子真的是在胡攪蠻纏。

針對孩子愛頂嘴這一情況,父母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攻心為上,深入瞭解孩子頂嘴的心理成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為了減少孩子的頂嘴現象,父母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 用心傾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要知道孩子雖然小,但也會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頂嘴時,如果父母只是強硬地壓制孩子的行為,而不進行疏導,那麼反而有可能助長孩子的頂嘴行為。

此時,父母要心平氣和地把孩子拉到身邊,撫摸著他的頭,溫柔地引導孩子說出他的理由。如果孩子的理由合理,父母應該儘量給予滿足,並且時常鼓勵、支持和幫助孩子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 減少對孩子的溺愛

溺愛孩子實際上是在害孩子。父母不能對孩子一味地遷就,該講原則的時候就要講原則,不該讓步的時候就不能讓步。

● 讓孩子體驗任性的後果

如果孩子頂嘴僅僅是由於耍小性子,那麼父母可以在不傷害其身心健康的情況下,讓孩子體驗耍小性子帶來的後果。這種效果往往比空洞的說教更加有效。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 營造民主家庭氛圍

父母不能總是以權威自居,不妨在家裡營造出足夠的民主氛圍,鼓勵孩子隨時講出自己的感受。當孩子的感受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時,內心想法就能找到一條疏通渠道,自然也能和父母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03 問題3——孩子愛說謊:讓“子彈”飛一會兒,找出原因再教育

孩子愛說謊,也是父母經常遇到的一個教育問題。很多時候,父母會把“說謊”和“壞孩子”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斯特恩經研究認為,兒童長到七八歲,都很難做到完全陳述事實,有時大人眼中的孩子說謊,並不表明孩子真的有意想要欺騙誰,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時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誇大或扭曲現實。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愛撒謊並不是道德品質上的問題,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發展的必經之路。

通常情況下,孩子愛說謊的原因主要有:無意識的“說謊”;被貼上了“說謊”的標籤;害怕批評和懲罰;模仿父母等等。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因此,請儘量不要輕易將謊言與孩子的道德品質劃上等號。面對孩子說謊時,父母首先要冷靜下來,讓“子彈”飛一會兒,再認真分析孩子說謊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然後再選擇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不說謊,父母也可這樣做:多聆聽、多溝通。當孩子預期事情會有不良後果而說謊時,父母應多聆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需要,從而制訂更切合實際的規則。

另外,一些孩子為了能夠獲得父母的關注,有時會用說謊的方式來表達。因此,父母在平時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互動,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

04 問題4——孩子任性:親子共創規矩來規範孩子行為

孩子任性也是我們在養育孩子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我們要知道,孩子的任性心理並不是天生的。很多是父母的隨意遷就、不講規矩及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等所導致的。

無規矩不成方圓。找到原因之後,父母就要定好規矩來規範孩子的行為。比如,給孩子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矩,包括基本常禮舉要、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等,這些規矩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並不能任意妄為,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此外,父母在跟孩子定規矩時,有4個方面要注意:

● 定規矩的“主創”人員不能只有父母一方,而應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來“寫劇本”

給孩子定規矩的“主創”人員不能只有父母一方,而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來“寫劇本”,當孩子有了參與感,就更願意認真去踐行“規矩”。

● 規矩一旦制定,就要堅定地執行

父母在執行規矩的過程中,既不能簡單生硬,也不能不講原則。在尺度把握上的總體要求是既溫柔又堅定,兩者缺一不可。

● 與孩子在溝通中要有眼神交流

既然是定規矩,必然少不了言語上的溝通,當然,要提高溝通效果,必須要重視雙方眼神的交流,這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至少能使孩子從態度上去認真對待規矩。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和父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眼神交流,建議父母可以主動走到孩子的跟前,看著他的眼睛,然後告訴孩子:“請看著我的眼睛……”

● 靜靜地站在一旁看結果

當父母告訴了孩子該怎麼做後,只需要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孩子大概15秒。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孩子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他完成父母的要求。看著孩子時,如果他還沒開始按要求做事情,或者一直噘著小嘴巴說“不”,父母也不要說話,繼續看著孩子就行,直到孩子能做到要求。

孩子逆反耍賴難教育?需改變溝通方式,父母這樣溝通孩子最不牴觸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不要大吼大叫,更不要挖苦和強迫孩子,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結語

總的來說,孩子出現逆反耍賴不聽話等問題,的確會令不少父母感到困擾,但只要父母能夠改變溝通方式,並根據不同的問題,分別採取“多管齊下、攻心為上、找出原因及親子共創規矩”等方式,這樣就能夠在孩子心理不牴觸的前提下,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