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昨天在公園看到一個媽媽正在追打一個孩子,追上之後媽媽對孩子大喊大叫進行教育,孩子還是不聽話。母子倆的吵鬧引來了眾人的圍觀,在一旁觀戰的爸爸早就不耐煩臉上掛不住了,一巴掌打下去孩子眼裡噙著淚花不敢再哭鬧了。

我看到這一場景心裡涼涼的。

眾人像看客一樣嬉笑著離開了,爸爸彷彿這場劇的導演,臉上寫滿了教子有方的自豪,孩子呢,就像一個拿臉換取大家笑聲的小丑,被動做了大家嘲笑的對象。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當著別人的面教育孩子。

當面教育孩子究竟可不可取,下面這個案例給出明確答案

閨蜜美麗幹練,在北京打拼十幾年,如今有車有房,算是成功女性的典範。但是年近四十的她至今沒有結婚,原因是她無法正常和別人交往,甚至一度患上抑鬱症。

所有事情的起因,和她童年的一次經歷有關。

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媽媽是小學老師,爸爸是工程師,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也十分嚴格。

很小的時候她就能背誦全篇《唐詩三百首》,稍微大點後開始閱讀各種課外書籍。

在學校她也沒有令她當老師的媽媽失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拿現在的話來講,她就是親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各個場合她都是被誇獎的對象。

女兒聰明伶俐,父母教子有方,一家人其樂融融,靜待著小天使含苞綻放。

可是這一切的美好被一次意外的尿床打斷了。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7歲那年某個夜晚,她尿床了,早晨起床她抱著溼漉漉的床單被褥主動認錯,卻沒有輕易得到父母的原諒。

媽媽不可思議不斷嘮叨三歲那年你就不尿床了,這麼大了還尿床一定是調皮故意的。

為這件事媽媽整整叨叨了她一天,當天舅舅也再,媽媽當著舅舅的面警告她不許再有第二次。

第二天為了睡覺不尿床,她到晚上就不再喝水了,整個前半夜她都極力保持不睡死。到了後半夜,她實在扛不住了,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她被媽媽的尖叫聲吵醒,因為她又尿床了。

她們家住平房大院,媽媽不顧她的反對把溼漉漉的被褥拿到院裡晾曬,讓鄰居看看她有多丟人。

接下來的事情令她大跌眼鏡。雖然從此以後她沒再尿過床,可是“尿床梗”似乎成了媽媽的談資,逢人就說,常常是當著她的面。遇到家裡有小孩的會談到她7歲還尿床的事情,遇到不聽話的會談到她小時候故意尿床的事情,甚至在班級裡作文記一次XX經歷都能談到她尿床的事情,全校都知道她7歲了還在尿床。這令她羞愧不堪。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當時真想從地上找個縫鑽進去。”

別人見她也會半開玩笑的問一句昨晚尿床了嗎,從此她變得不愛和人交流,鄰居、親戚、同學、朋友,在她眼裡他們都知道自己尿床了,她不敢正視他們。

多年後她回憶起來仍然痛苦不堪:

“在他們面前我像被扒光了衣服犯了錯的小孩,等待著她們的審判、嘲笑,他們的眼神像紮在自己身上的刀子,一下子就能把自己射穿。”

小學六年她幾乎沒什麼朋友,初中三年她住宿,生病了連幫她打飯的人都沒有。漆黑的夜晚她像一隻受驚的小狗蜷縮在床角流淚。

事情發生十年後,她十八歲那年,一次家族聚會上,媽媽再次把“尿床梗”翻出來當談資。她再也忍無可忍,心中積攢多年的怨恨忍不住爆發出來,她流著淚衝媽媽嘶吼,媽媽瞥她一眼冷冷地說那有什麼至於嗎,爸爸添油加醋的命令不見成效後當眾親戚的面扇了她一巴掌。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她跌在桌角流淚,發誓一定要離開他們。

大學她去了離家很遠的東南沿海城市。

這時她已經患上了抑鬱症,她變得更加內向孤獨,不輕易向任何人敞開心扉,任何事都爛在肚裡,任何一點小事都會被她放大壓得她喘不過氣。

大學裡她談過兩個男朋友,都沒多長時間就分手了。

因為她分不清別人的話是玩笑還是諷刺,她無法和他人正常交流。工作之初她不懂合作,吃過很多虧,遇到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扛。她不會處理和領導的關係,頻繁換工作。

在她眼裡她就是別人的笑柄,人家一句平常的話都帶有取笑她的語氣。

她的抑鬱症嚴重的時候,曾經跑到十三樓的陽臺想著就這麼跳下去算了。

事情過去將近三十年了,近些年離父母遠了,她才逐漸走出了陰影,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當著外人的面教育孩子,家長找回了一時的面子,孩子的面子呢?可能需要一輩子去找回。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家醜不可外揚”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小時候也不希望爸媽當著外人的面教育自己,孩子也需要大人在外面給他留一點面子和尊嚴。有時候不是你說的沒有道理,只是場合沒有選對。

在公開場合教育孩子的父母,只會激起孩子內心的抵抗或者叛逆心理,心裡恨你還來不及呢,還指望他能乖乖聽你的話?

即使當場聽話了,也會在心裡埋下一顆恨的種子。或者從此習慣了當眾被指示辱罵,從此成為一個對別人的欺負逆來順受的人。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那麼孩子在外面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辦?

第一,不要當眾教育、命令孩子,不管是循循善誘還是態度強硬的命令。

孩子如果在公共場合出現了不合適的行為舉止,父母切記不可以當眾命令他,首選的正確方式應該是蹲下來,拉著他,輕聲問問他:“寶貝,你剛才那樣做,你自己覺得合適嗎?”

用溫柔的話語提醒孩子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也許孩子很快就會停止自己的不合理行為。

第二,如果有必要,請私下給出“警告”。

如果經過你的柔聲提醒,孩子依然沒有收斂。這個時候,你應該進一步加重你的警告了。比如:“媽媽最後提醒你一次,你這樣做不合適,如果你繼續這樣做的話,明天就不帶你去公園了。你自己考慮清楚。”

孩子一般聽到這些話,就立馬認識到自己確實犯錯誤了。當然,這樣的效果跟父母平時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在日常教育中,你起碼得是一個相對“有原則”的父母,這樣,孩子才會在關鍵時刻聽你的話。

孩子叛逆都是從當眾教育開始,家長一定不要當外人面教育孩子

第三,有什麼事咱們找個沒人的地方溝通。

如果你的孩子經過上述兩個步驟,還是不知收斂的話,你是時候該對他進行制止了。但是,請記住,一定要帶他到一個相對隱蔽的地方,給孩子留一點面子。

進行教育時,切記,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音調和語氣,你可以嚴厲批評他,但不可以點著他的頭,大聲衝他怒吼。有的時候,威嚴與聲調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四,平時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不要指望孩子突然聽你的話。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行為舉止,跟父母平時在家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在平時的教育中,能讓孩子意識到大聲叫嚷、搶奪別人玩具、欺負小朋友的行為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那麼我想,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也會禮貌待人。

這裡是好父母成長課堂,關注我,一起交流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