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G動力不足,特朗普喊話“一定要贏”,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

【作為最早進行5G研發的國家之一,美國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也擁有不少“硬核”玩家。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廠商高通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能生產5G基帶芯片(實現5G信號從發射編譯到接收編碼全過程)的四家公司之一。那麼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呢?】

美國5G動力不足,特朗普喊話“一定要贏”,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

5G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全球各大運營商都在加緊建設基礎設施,手機廠商們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符合5G要求的機型與其他終端設備,各界也都翹首以待5G所可能帶來的、新一波移動市場增長浪潮。

在我們邁向5G的進程中,各個國家都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目前也都各自面臨著一些區域性的困境。在5G(第五代無線技術)的未來格局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看起來似乎充滿雄心壯志。前不久,特朗普在一場關於美國5G部署的活動中表態,美國一定要贏得5G網絡的競賽。他表示,5G對於美國的未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並不難理解。就像4G網絡能創造出在線視頻、短視頻、直播等新玩法一樣,5G作為下一輪信息科技革命的制高點,也能帶來諸如AR/VR、物聯網等廣泛應用的新未來。作為通往未來樂園的門票,5G自然備受追捧。

美國5G動力不足,特朗普喊話“一定要贏”,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

作為最早進行5G研發的國家之一,美國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也擁有不少“硬核”玩家。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廠商高通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能生產5G基帶芯片(實現5G信號從發射編譯到接收編碼全過程)的唯四家公司之一。但是在商業化落地上,中國、韓國等經濟體卻在這幾年表現得更為亮眼。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美國並不甘心。

根據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的報告,在5G準備就緒的程度上,由於政策制定者的重視和美國對無線通信網絡的大規模投資,美國過去一年已經領先於韓國,從2018年的第三名升至與中國並列第一。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一段時間裡,“美國必須首先使用5G”,“美國公司必須要加快步伐,否則就要落後”等話語都顯示出了美國政府在5G發展上的急迫。這種急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在5G商業落地上的落後態勢。

去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同時宣佈5G網絡正式開啟商用,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首個5G商用的國家。而人多地廣的中國則在無線基站的建設獨具優勢。作為無線通信的一大基礎設施,無線基站是在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交換中心,我們在國內經常看見的電線杆就是載體之一。根據德勤的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8月份,中國支持5G通訊的基站超美國10倍。當這些國家都在5G網絡佈局上嶄露頭角時,美國政府便也按耐不住急迫的心,希望能通過各種政策來為美國5G行業的快速發展而開放資源、掃除障礙。

美國5G動力不足,特朗普喊話“一定要贏”,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

目前,全球5G行業正處於起步期,在“移動通信基礎設施 - 移動通信運營商服務 - 終端及應用場景”的產業鏈中,上游勢必要先迎來爆發,才能保證之後的應用環節順利進行。

美國5G動力不足,特朗普喊話“一定要贏”,美國5G實力究竟如何?

美國政府當下便是在為推動運營商規模化建設5G網絡基礎設施而做努力,但是實際情況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動力不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5G是場持久戰,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當下,由於5G的發展階段尚早,上游是最需要打通的環節,目前遇到的挑戰也最多。

在移動通信基礎設施中,雖然政府能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運營商才是花錢幹事的角色。對於運營商而言,通信基礎設施往往需要很大的投入。這一成本在美國更加高昂。我們都知道,美國的土地是私有制的,在私人土地上建設基礎設施時,一般流程是,運營商先與居民溝通,提出建站需求,收集居民意見,共同確定美化設計方案,再找廠家定製。在這個過程中,溝通成本高昂,建設週期也長。

根據德勤的報告,在美國裝設增載5G的必要設備所需的費用可能要比中國貴約35%。而且,美國沒有製造5G網絡設備的公司,但在通信基礎建設中還十分排擠中國企業的加入,比如華為。這就使得美國運營商在設備方的選擇上較為侷限,十分依賴諾基亞、愛立信和三星等幾家公司。美國在這一環節的產業鏈中較為被動,因此建造基礎設施的成本和後期的運營成本都會相對更高。5G網絡建設需要高昂的成本,這最終傳導至用戶端,也會抬高用戶的使用成本,阻礙5G網絡在市場上的推動。與此同時,現在仍處於5G的萌芽時期,許多標準尚未確定,運營商對於投入5G還顯得較為猶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