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曹參喝酒下棋,整日無所事事的他,為何能稱為西漢第二賢臣

說到西漢的賢臣,論起功勞,在秦末輔佐劉邦起義的蕭何算得上是第一,他是西漢開國的功臣之一。漢高祖劉邦即位之後論功行賞,封蕭何為丞相,曹參為齊國的平陽候。身為丞相的蕭何,處處都是為國家考慮,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忠心耿耿。雖然沒有親自立下什麼汗馬功勞,但是蕭何卻讓家族中十幾個人和劉邦一起南征北戰。而自己也在關中制定了一些法令制度來鞏固後方的安寧,並且為劉邦在前線的戰鬥中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劉邦在平定天下之後,認為蕭何的功勞是最大的,自然給他的獎賞也是最多的。後來蕭何被稱為了西漢的第一賢臣。這樣的稱號也是合理的,畢竟他的忠心和付出的心血是他人都比不上的。

丞相曹參喝酒下棋,整日無所事事的他,為何能稱為西漢第二賢臣

但是作為武將出身的曹參在為劉邦平定天下的時候,衝鋒陷陣,身上有七十多處傷疤,還打下了一百多個城池,也可以說是大功臣。可是,劉邦卻始終認為蕭何的功勞是最大的。曹參和蕭何原來就是沛縣的同鄉、同事,兩個人的感情相當的好。就是因為這次分封名位高下的事情,兩個人之間有了很深的隔閡。從此以後他們就再也沒有了來往。後來,蕭何病重,漢惠帝劉盈特地到蕭何的家中看望。問蕭何,如果你死後,誰可以繼承你的丞相的位置呢?蕭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漢惠帝,皇上心中認為誰更合適呢?惠帝說,曹參怎麼樣呢?聽到這話,蕭何眼前一亮,說;"皇上真是慧眼識人啊!看來我可以死而瞑目了。"就這樣,曹參就成了西漢的第二個丞相。

丞相曹參喝酒下棋,整日無所事事的他,為何能稱為西漢第二賢臣

本來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和蕭何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大家都以為他當丞相之後,一定會開始清理蕭何的一班人馬,朝廷的政局會有很大的變動。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曹參卻要求大家一切都遵照蕭何的制度來辦理。自己則優哉遊哉的喝酒下棋,整日地無所作為。這一舉動讓大臣們都感到不理解,年輕的漢惠帝也不能理解曹參的心思,就找了個機會勸曹參要少喝酒、多操心國家的政事。聽到皇帝這樣勸自己,曹參不急不忙地回答,蕭何的賢能和才智遠遠超過了我,他制定的那些規章制度也都非常的完善,我們只需要繼續的去遵循,認真的去執行他的規章制度就可以了。惠帝這才明白,曹參的想法。

在中國的歷史上,很多改朝換代或者是權力的轉移都會發生很大的變革。"新人新氣象"、"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傳統思想,讓剛剛上臺的官員都恨不得大刀闊斧的將前人制定的規章制度給徹底推翻,以此來表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強於前人。

但是很多時候,非但沒有推動社會的發展反而為新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王莽改制"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丞相曹參喝酒下棋,整日無所事事的他,為何能稱為西漢第二賢臣

漢初的社會果然在蕭何、曹參一脈相承的無為之治下得到了很好的生息,國力也富強了不少。蕭何和曹參沒有因為兩個人之間本來就有的矛盾,而以私害公。蕭何大度的推舉曹參;曹參也尊崇蕭何的賢能,一切都按照蕭何的制度來尊崇,選擇了清淨的無為。就是這樣的"無所作為"徹底的扭轉了漢初因為長期戰爭造成的殘破的經濟現狀,也奠定之後的"文景之治"。

丞相曹參喝酒下棋,整日無所事事的他,為何能稱為西漢第二賢臣

實際上曹參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大力的選拔賢能和發展經濟的上面,他只任用那些忠厚善良的人對於那些想憑藉當官發財的人,他都會把他們給罵走。在他治理的三年中,國家穩定,百姓們安居樂業,所以在當時的百姓中受到了較高的評價。

曹參能夠從前人的經驗中懂得吸取和借鑑,雖然被很多人看成是無所作為,但是實際上卻獲得了很大的成效。曹參整日的喝酒下棋,無所事事只不過是大家看到的表象罷了,實際上他已經認清了作為第二任丞相,他應該怎樣去更好的鞏固國家的發展了,所以後人稱他為西漢第二賢臣也是當之無愧的。

很多的時候,我們因為"新鮮"而力求改變,卻忘記了吸取前人的經驗,結果往往弄得自己也是身心疲憊還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現在看來,曹參的智慧真的是需要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