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到底是什麼?

自從李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後,“互聯網+”儼然成為2015年以來互聯網行業最為熱門的名詞,一段時間裡,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互聯網+”到底是什麼?

那麼到底什麼是“互聯網+”呢?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的參與為傳統行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相當於給傳統行業添了一雙“互聯網”的翅膀,助飛傳統行業。

幾十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及影響了多個行業,當前大眾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在線影視、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傑作。

“互聯網+”到底是什麼?

比如互聯網金融,由於與互聯網的相結合,誕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戶觸手可及的理財投資產品;比如餘額寶、理財通以及p2p投融資產品等;再比如互聯網醫療,傳統的醫療機構由於互聯網平臺的接入,使得人們實現在線求醫問藥成為可能,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聯網+的案例。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而就在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提出之後,國內的股市也扶搖直上,目前滬市已經突破了4000點,不少專家甚至認為互聯網+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互聯網+”到底是什麼?

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文化之中,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當“互聯網+“作為行動計劃成為國家戰略,也就同時意味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是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