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城。鹽城捧日者,陸秀夫

陸秀夫,字;君實,別號;東江,漢族。楚州鹽城長建里人(今江蘇建湖縣建陽鎮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宋末三傑。

三歲時隨其父搬遷至鎮江。稍大些隨同鄉孟先生讀書,學習。孟先生曾言;此子不一般。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考上進士。陸秀夫;才思清麗,性格沉靜。可就是這般書生模樣的人,卻得一代名將李庭之之眼,力邀他入淮南幕府,沒有讓李庭之失望,入府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陸秀夫都能辦的妥妥當當的。這令李庭之很滿意,同時官位也在不停的升遷。

南宋後期貪官橫行,吏治敗壞。陸秀夫為官清廉,更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他的伯樂。直到升任為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

陸秀夫三十九時;元朝侵略宋朝戰事加緊 ,李庭之掌握的淮南府,立刻成為風口浪尖。不少府衙官員落荒而逃,只有陸秀夫與幾位幕僚緊跟李庭之身後。李庭之自感守不住,他願與城市共存亡。但又憐愛陸秀夫之才,於是他向朝廷舉薦陸秀夫為司農丞,趕走了陸秀夫。不久城破,李庭之戰死。元軍順勢拿下臨安宋恭帝投降了,元軍鐵蹄已踏碎江南之地,朝廷官員以為大宋將亡,已無力支撐。

此時陸秀夫選擇了堅持,與張世傑,陳宜中一起擁立了益王,既宋端宗,逃亡福州。陸秀夫也升為樞密院籤事,端明殿學士。在位期間多次出謀劃策,他的直言曾遭到陳宜中的排擠,後因陸秀夫的方略都中要害。

一場大風帶走了宋端宗的性命。元軍聽聞立刻殺來,朝廷官員這時逃亡的逃亡,投降的投降,還有的主張投降,還是此時陸秀夫想堅持,想在為這個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南宋做出最後的貢獻。擁立宋末帝趙昺逃往泉州,元軍尾隨而來,攻破泉州。張世傑逃亡,陸秀夫護送小皇帝與數十萬軍民逃亡崖山。

歷史的這一天還是到來了。元軍攻崖山,元軍封鎖了所有的湖泊,南宋軍民沒有水喝,元軍用計,讓宋軍以為元軍鬆懈。南宋軍隊只能主動出擊突圍,南宋軍隊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自是無法戰勝的。

夜幕降臨崖山被攻破,陸秀夫整理下衣服,跪在小皇帝面前;陛下,國已如此,不可再辱。臣擔心重演靖康之恥。於是把自己的妻女推下海,自己抱著小皇帝縱身一躍,跌落下海 。 南宋軍民見狀,紛紛跳海殉國。時年陸秀夫四十四歲。

那一刻我們民族精神。氣節。在這位書生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以至於後世言;”崖山之後,無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