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日本人兵敗自殺是世界出了名的。二戰時期的塞班島戰役,一千多名日本軍民跳崖自殺,留下一個陰森的“萬歲崖”景點。

不過,要論自殺的規模,下面要說的才是日本第一。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鎌倉幕府終焉之地,位於鎌倉東勝寺

鎌倉是神奈川縣的一個臨海小城,它是統治日本長達140多年的鎌倉幕府政治中心,集體自殺事件就發生在這裡,時間是鎌倉幕府垮臺的1333年。

當時,鎌倉幕府內部腐朽四面楚歌,各地豪族叛亂不絕。1333年5月,名將新田義貞響應後醍醐天皇的號召,率領三路兵馬討伐鎌倉,擊潰了幕府軍隊,攻陷了鎌倉。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新田義貞畫像

大勢已去,鎌倉幕府的大將和官員,開啟了自殺模式。

首先,是將領的紛紛自殺。北條守時是鎌倉幕府的最後一任執政,相當於軍隊的總大將,吃了敗仗後他不肯逃走,拔刀切腹。侍大將南條高直灰心喪氣的說:“大將既已自害,士卒誰為效命?”索性,也坐下來切腹了。一把手、二把手都切腹了,群龍無首的武士只好跟著切腹而死。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大河劇《太平記》中的北條守時

接著,是幕府軍另一個大將大佛貞直。他率殘兵三百多人逃到海灘邊,看到鎌倉殿御館沖天的火焰時,嚎啕大哭,然後三十多個將領並排坐在沙灘上切腹。

最後,是東勝寺的北條一族集體總自殺。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東勝寺北條一族切腹之地

北條高時是北條一族的當主(家督),他是抗擊蒙古入侵的北條時宗之孫,當然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沒落,他帶著數百家眷、家臣和郎黨士卒,逃到鎌倉城葛西谷的東勝寺後,由北條高時率先切腹,接著家臣依次切腹,女眷割喉,士兵互刺,同時放火燒寺。後來新田軍從灰燼中,共找出870具屍體。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北條一族切腹之地

日本史書《梅松論》記述道:“相模守高時禪門(北條高時)於元弘三年5月22日在葛西谷自殺。此事雖然可悲,一族數百人自殺才可憐啊!”

據《太平記》記載,鎌倉陷落的這一天,切腹自殺者多達6000多人。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大河劇《太平記》中的鎌倉武士紛紛自殺

說到這裡,這是不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自殺?

早在鎌倉大自殺50年前,公元1279年南宋滅亡之際,中國上演過一出史上最悲壯的集體自殺。

《宋史》記載,崖山海戰,宋軍大敗,宰相陸秀夫背小皇帝趙昺跳海自殺,趙宋皇族800餘人隨之蹈海,大臣和軍民紛紛追隨自殺,義不降元。第二天,海上竟發現浮屍十萬多具。

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

圖:陸秀夫揹負七歲幼帝蹈海

宋人的十萬蹈海,展現的是義不降元的民族氣節。日本人的六千切腹,雖是內戰敗亡,也讓我們見識到日本民族一根筋的可怕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