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羋月傳》中,義渠王聽聞羋月口中的“管子”,便四處打聽管子為何人?而據瞭解,其原型就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管仲。

管仲因其在齊國輔佐齊桓公,進行了著名的管仲改革,使得齊國國富兵強,最終助齊桓公實現了稱霸諸侯的理想,建立一代霸業,故而青史留名。

《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因此,管仲的很多治國思想與經營之道便被人們所推崇,《羋月傳》中羋月提到管仲的輕重術。事實上,管仲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禮崩樂壞”、社會急劇變化的春秋時期。幾經人事變換的管仲終由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命為卿,尊稱“仲父”。

在管仲相齊的四十年間,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軍事、政治、稅收、鹽鐵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齊國國力大盛。他幫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口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大國。

管仲的思想才學就體現在《管子》一書中。



1、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選自《管子·權修》。樹:種植、培育。想在一年內獲得利益的,不如種植糧食;想在十年內獲得成果的,不如種植樹木;想終身獲取利益的,不如培育人才。

2、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

選自《管子·乘馬》。正:調整。土地是國家政治的根本,因此可利用土地調整政治。

《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3、市者,可以知治亂,可以知多寡,而不能為多寡。

選自《管子·乘馬》。治:安定太平。通過市場可以看出國家的治亂,可以瞭解到物質的多寡。但是市場不能是物質財富本身增加或減少。

4、非誠賈不得食於賈,非誠工不得食於工;非誠農不得食於農,非信士不得立於朝。

選自《管子·乘馬》。不是誠實的商人,不得依靠經商為生;不是誠實的工匠,不得依靠做工為生;不是誠實的農夫,不得以務農為生;不是誠信的士人,不能在朝中做官。

《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5、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

選自《管子·五輔》。利:利益,得利。然而獲取民心的法則,不如給人民利益;給人民利益,不如對人民進行教育。

6、愛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

選自《管子·樞言》。愛護人民,使民得利,使民得益,使民安居,這四點都是道的要求。

《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7、量力而知攻,善攻者,料眾以攻眾。

選自《管子·霸言》。量:估計,估量。料:料想,揣摩。眾:軍隊,前一“眾”指自己的軍隊,後一“眾”指敵人的軍隊。估量自己的力量而知道如何進攻的人,是真正善於打仗的人,(這樣的人)會正確分析自己軍隊的優勢,去進攻敵人。

8、霸王之形,德義勝之,智謀勝之,兵戰勝之,地形勝之,動作勝之,故王之。

選自《管子·霸言》。稱霸天下的形勢是:在德義上超過別國,在智謀上超過別國,在軍事上超過別國,在地形上超過別國,在掌握時機上超過別國。因此可以統治天下。

《管子》十句經典名言:聽罷先賢的智慧,才能過好這一生

9、欲為天下者,必重其國;欲為其國者,必重其民;欲為其民者,必重盡其民力。

選自《管子·權修》。重:珍惜,珍重。要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須珍惜本國的國力;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必須珍惜國內的人民;要想治理好人民,就必須珍惜民力以防耗盡。

10、地之生財有時,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慾無窮。以有時與有倦養無窮之君,而度量不生於其間,則上下相疾也。

選自《管子·權修》。時:時令。倦:疲倦。度量:尺度。土地生產財富,受時令的限制;百姓的勞力使用有疲倦的時候;而人君的慾望卻是沒有止境的。用有限的財富和有限的勞力去供養慾望無窮的君王,如果合理的使用尺度沒有在此生成,那麼上下之間就會相互怨恨。

更多管子的管理智慧,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無論工作,還是生活,聽了這些智慧,方能過好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