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国之三:桃园结义


谈三国之三: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第一章主要人物就出场了,刘备、关羽、张飞。刘备是现在河北涿州市人,从大地理上说和张飞是同乡,张飞也是现在河北涿州人。关羽是现在山西运城人,因为杀人逃难江湖,听说河北涿州招募义兵,奔波到此,遇到了刘备和张飞,三个人一见如故,就在张飞庄后的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大哥,关羽老二,张飞三弟。这个故事《三国志》没有记载,说明是罗贯中添加的。根据三个人的年龄,关羽比刘备大一岁,张飞比刘备小四岁,怎么不是按年龄排序的呢?因为这个故事是后人虚构的,刘备是蜀国的皇帝,怎么能排老二呢?况且刘备当时是皇家的后代,出身高贵,加上刘备在三个人中长得最帅,要知道,在汉代做官是非常注重相貌的,易中天先生说曹操之所以不敢做皇帝,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长相不服众。所以刘备当仁不让的当了大哥。其实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刘备是帝王之胄,贵族身份,虽然当下落魄,但是和一介平民的张飞和关羽不是一个阶层,况且刘备是有帝王之志的,他将来是会成就帝业的,帝业是要子孙相传的,如果有了这两个异性兄弟,孩子当上皇帝,孩子怎样处理关羽张飞的关系,这也是很棘手的一个问题。

  张飞是个杀猪的,为啥三人对天结拜的时候,祭品是乌牛白马,祭拜天地之后,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痛饮一醉,为哈没有猪肉。据说乌牛白马祭礼是蒙古人祭祀的仪式,后来传到汉人。蒙古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蒙古族又称“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对牛马是相当崇拜的。另外,牛在古代比猪要高一等的,牛是农耕的生产资料,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牛,只有病死的或者自然死亡的才能食用,牛肉是统治阶级的专属;马是战争的配套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宋代,上层士大夫主要食用的就是牛马羊肉,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因为过多的食用了县令送来的牛肉而死的。猪是难养的动物,很多讲肉食的字,从“牛”或者“羊”而极少从“豕”,猪只能是下层老百姓的福利了,另外在古代,常用鸟代表权利和男性,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三国演义》关羽斩杀了不可一世的华雄,反而得到袁术的呵斥,只有曹操暗自给三人送去了牛肉和酒,那么现在刘关张招待乡勇,那是要出生入死的,自然规格也不能低。

三人结义正直桃花盛开,所以就有了桃园三结义,哪为啥是桃花呢,而不是其它的花。一方面从时间上说,三个人结拜的时间在大约在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鲜艳明静,色彩浓厚。另外从古代文化说,桃树是吉祥树,夸父逐日最后化为桃林。另外有一个故事说后裔因为箭法高超,收了一个徒弟逢蒙,逢蒙学成之后恩将仇报,用桃木枝打死了后羿,后羿死后变成了打鬼的钟馗。所以后世就用桃木辟邪。王安石有句诗: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桃符就是过年的时候在大门两侧悬挂两块大木板,上面写着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这两块木板就是桃木做的,用来驱鬼压邪。现在到一些旅游市场上,还有很多卖桃木剑辟邪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桃园结义用桃园不仅体现了三个人的生死与共,互不背叛,而且桃花的娇艳也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后来一些人结拜兄弟搓土为台,上插桃木,就是传承肝胆相照永结同心的意思。

桃园三结义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是这个故事写出了人们忠诚相待,生死与共的侠义精神,成为后人膜拜的经典。实际上,往往真实的历史并不精彩,虚构的故事反而生命力旺盛,这就在于文学能写出人的情绪,人的情绪是这个世界上常开不败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