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电脑手机需要定时清理才会运行顺畅,同样人体也是,需要我们及时清一清体内的垃圾!毕竟人体五脏都怕一个“积”字~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着风”,人体内垃圾过多易诱发多种系统疾病,就比如现社会的亚健康情况。

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

小纯在这里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五种常见疾病的“垃圾清理手册”,记得收藏哦!


01.气积伤肝肺

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人的怒、思、悲、忧等情绪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从而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气积”。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气机失调主要和肝、肺有关。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常表现为长呼气、长叹气后自觉畅快,也可伴有胸闷不畅、神情抑郁或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苔发白等表现。

肺气失衡可出现长吸气、深吸气后自觉畅快,或有气短、神疲乏力、多汗舌淡等表现。


清理对策

❶运动是最好的药:户外运动是气机升降平衡、疏肝降火的好方法,推荐慢跑、爬山、健步走、太极拳等;

适量补充有行气功能的食物如柑橘、韭菜、洋葱、柠檬、山楂、白萝卜等;

❸ 合理饮用药茶:用玫瑰花、茉莉花或薄荷冲水代茶饮,也可舒肝理气。


02.水积伤肾

人的水液代谢节奏被打乱,人体的有些部位会出现供水不足,有些部位则出现水液过剩便形成水积,即“水肿”。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肾主水,主管水液的疏泄,可维持体内水液的正常代谢。如果肾失灵,就会发生水肿。

小到熬夜后晨起的眼袋,大到面部浮肿、四肢沉重等都是典型表现。


清理对策

❶ 补充高钾、利尿的食物常见的有冬瓜、薏仁、芹菜、桑葚、鲤鱼等;

❷ 药膳消水肿:粳米可补益脾胃,每天清晨煮粥吃,可缓解劳累后引起的眼睑、四肢轻度水肿等;

❸ 长期水肿及时就医:肝脏、心脏、甲状腺功能下降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水肿。如果出现严重、长期水肿,建议及时就医。


03.血积伤血管

血积是指瘀血凝结成积。当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成为瘀血阻滞血流时,即为血瘀。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高油、高脂饮食,抽烟喝酒是造成血瘀的罪魁祸首。若不加以控制,血瘀的最终结果即为血栓。

血瘀体质的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且多是刺痛。此外还多伴有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尤其是唇及周边)、易脱发、皮肤莫名出现瘀青等表现,女性则多见痛经或经血暗红。

清理对策

❶ 多吃活血通脉的食物:推荐黑米、茄子、洋葱、金橘、桃仁、西柚等,不宜吃冷饮或寒凉的食物;

❷ 避免剧烈运动:血瘀体质的人锻炼不宜过猛,可选择散步、舞蹈、瑜伽、八段锦等;

❸ 饮山楂红糖水:山楂行气散瘀,红糖益气补血,两者结合对血瘀体质的人很有益处。


04.食积伤脾胃

“食积”即积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都是造成食积的常见原因。

除了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不适,积食的人还常出现口臭,手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或睡不踏实,睡觉时不停翻身、磨牙等症状。


清理对策

❶ 改善脾虚是根本:积食是“标”,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脾虚”。平常可适当补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栗子、小米、红枣等,少吃生冷食物、避免着凉;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❷ 试试食疗方:在减少进食量的同时,适当配合一些食疗方,如糖炒山楂、白萝卜粥等,既容易消化,又有顺气、健胃、补脾的功效。


05.痰积生大病

中医学所说的痰,是由于身体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既包括由呼吸系统分泌的有形之痰,也包括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时,停积或流窜于脏腑组织之间的“无形之痰”。

痰的成因较为复杂,外因多与感受湿邪有关,内因多与肺、脾、肾等功能失常有关。长期劳累、体虚、抵抗力弱的人更容易被痰积盯上。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痰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停留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相应的症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悸气短、中风甚至肿瘤等,都是因停于脏腑、经络的无形之痰引起的。


清理对策

❶ 吃些化痰湿的食物:利肺化痰可以用罗汉果、梨肉煎汤,健脾化痰可以用陈皮、茯苓煮粥,理气化痰可以用藿香、佩兰泡茶,温化痰饮可以用桂枝、白术、茯苓炼制膏方等;

纯能量养生 ▏教你一键清零,排出体内垃圾

❷ 避免外湿入体:远离潮湿的环境,不穿没干透的衣服,洗完头发要及时吹干;

❸ 治病不如防病: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规律作息,合理锻炼,痰浊就不容易停聚在体内。


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营养通过脏腑是会相互转化的,也会相互补充的。

我们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把那些惰性的功能激活为积极的功能,把那些无用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通过调整,使阴阳得以平衡,元气得以濡养,精气得以充盈,这样“调”字当头,养也就在其中了。

通过调养,使人体呈现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完美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