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條寶寶護理黃金準則,建議媽媽收藏


40條寶寶護理黃金準則,建議媽媽收藏


1戴手套注意剪掉裡外兩面的線頭,以免纏住手指造成血流不通

2寶寶餵奶時睡著,可以摸耳朵或摸腳心叫醒,不要大力彈腳心,或者放下換尿片喚醒吃奶

3新生兒臍帶未脫落時,可用碘酒清潔(75%的醫用酒精有點涼)洗澡時用專門的臍貼,以免感染。

4洗澡時間選擇中午或全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如果寶寶在睡覺,最好不要為了洗澡叫醒。洗澡後注意擦乾脖子、腋下、腹股溝等縫隙或皮膚褶皺的

5出現紅屁股時,最好毎次大便後都用溫水清洗並擦乾水分,後塗上護臀膏,護臀膏不宜太厚。出現紅屁股或痱子時,應使用相應的護理產品,選用液態爽身粉(粉狀有些寶寶會敏感)。

6穿衣服時,大人將手從袖子伸進,並抓住寶寶的五個手指,以防沒抓住的手指卡在衣服裡,當往外拉手時拉傷卡住的手指。

7寶寶穿衣量應參照大人的,最多隻比大人多一件,切勿穿多而捂出病。

8寶寶的冷熱以脖子後方和鎖骨的冷熱為準,不以手腳溫度,因為新生兒的末梢循環發育未完善

9衝調奶粉時先加水再加奶粉,在勺奶粉時要集中精力,以免忘了已經加到第幾勺,或者可以事先在奶粉格中倒好,需要時一次性倒入奶瓶。

10用奶瓶餵奶時,最後一口奶最好不喂,以免吃到最後把奶瓶裡的空氣吃進而引起脹氣。

11防止寶寶吐奶,每次吃完奶都需要空掌心從寶寶背部從下往上掃,將吃奶吃進的空氣排出,排氣後再堅持豎抱15-20分鐘,預防奶液迴流。


40條寶寶護理黃金準則,建議媽媽收藏


12換尿片時,特別是男寶寶,打開舊尿片的同時,將新尿片的吸水面蓋住小雞雞,以免誤喝寶寶尿液。清理寶寶大便時,要放入新尿片再撤走舊尿片,以免沒拉完又繼續拉。

13寶寶黃疸被著急,一般出生後7-10天達到高峰期,之後回逐漸好轉,分清是生理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多吃多排,半個月則會退去,病理性不要拖沓遵醫囑以免引起別的併發症。

14新生兒不可使用枕頭,頭型可通過變換側睡方向睡好,非睡時間可 般在吃奶後半小時即可趴,趴也有助於緩解新生兒的肚子不舒服。

15不建議剃胎毛,因為新生兒皮膚細嫩,以免剃髮時傷及皮膚。

16寶寶喝飽奶容易打嗝,可喂點母乳,寶寶自己哭幾聲也有幫助。

17足月新生兒生後24小時排黑色胎便,2-3天排完,若生後24小時仍不能排胎便,應排除小兒有無先天性肛門閉鎖或其他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原結腸)。

18寶寶初長溼疹時,儘量先不用含激素藥膏,試試寶寶專用身體或者不含激素的藥膏

19天氣熱時可以開空調,室溫調節至26、27度即可,空調風不要直吹寶寶或月子媽媽。

20寶寶如果肚子不舒服或脹氣,可以在吃奶後半小時順時針輕揉肚子以排氣。

21寶寶頭上的頭垢可以清洗,但清洗前要抹上按摩油,停留幾分鐘按摩後洗髮水洗淨

22寶寶眉毛上黃色痂,是溼疹的一種,不要強行去除,可以先摸嬰兒油滋養,軟化後會自然脫落。

23白天寶寶的睡眠家人不必輕手輕腳,不用刻意追求安靜程度,鍛鍊寶寶適應環境能力,晩上睡眠則要安靜一些


40條寶寶護理黃金準則,建議媽媽收藏


24白天跟寶寶多玩,控制好睡眠時間,晩上有睡前儀弌洗澡,按摩

25寶寶白天睡覺不要拉緊窗簾,培養白天意識

26寶寶夜間頻繁哭鬧,不要急於餵奶,觀察是否冷了,熱了,面對寶寶胃腸造成負擔,如果是餓了,考慮是否白天餵養不夠。

27出生15天后補充維生素D3,儘量在早上吃,多曬太陽

28不用擔心小寶寶打嗝問題,由於橫隔膜沒有完全長好可以喝點水或奶液應對

29每次奶後可以喝一兩勺水清潔口腔如果寶寶一喝奶就哭,

考慮可能得了鵝口瘡,不能擅自用藥,需要遵醫囑

30寶寶耳內分洨物可能是耳屎或者母體帶出來的羊水殘留,

每天用嬰兒專用棉籤蘸取少量撫觸油清理,千萬不要深入耳朵內部;如果耳朵仍有潮溼分泌物並且精神不振,食慾不佳考慮中耳炎,需要及時就醫

31寶寶便秘可偶爾用開蹇露,主要以按摩和調理媽媽飲食為主切記辛辣刺激食物

32不要組織寶寶吃手,這是他再探索世界,手眼協調的一大發展,注意保證小手清潔就好

33寶寶滿月就可以鍛鍊寶寶抬頭了,但是要控制好時間

次幾秒鐘就好,循序漸進延長時間

34不要老給寶寶帶手套,會阻礙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及時用嬰兒專用指甲鉗剪指甲

35清理新生兒鼻屎,可往鼻孔滴一兩滴生理鹽水,輕輕按壓有時鼻尿會自行流出,或者只用溼潤的棉籤在鼻孔周圍輕輕清理,切勿深入鼻孔。

36不要頻繁親寶寶,寶寶出生免疫力和抵抗力很低,很多成年人攜帶的細菌對寶寶都是有傷害的,特別是親寶寶

37紅色尿,有些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排出的尿液呈淡淡的紅色,這其實是因為新生兒白細胞分解過多,造成尿液中尿酸鹽排洩過多引起的,屬於正常現象,幾天後這種情況會自行消失這並不是病態,所以無需過度擔心

38在寶寶鼻尖、鼻翼、臉頰等地方,如果看到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這就是粟粒疹。是因為皮脂膘分洨旺盛皮脂堆積開成的。粟粒疹既不疼也不癢,不需要治療。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哦,以免引發感染,一般票粒疹在寶寶出生後數週就會自然消失

39吸吮小泡指的是嬰兒上下嘴唇中間部位出現的小泡,是因為吸吮動作所致,和餵養方式以及“上火”是沒有關係的,都正常的生理現象,伴隨著寶寶的成長,吃奶時間隔拉長,便不再出現。

40每個媽媽都不容易,照顧好寶寶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向每個媽媽致敬。愛你們!!


40條寶寶護理黃金準則,建議媽媽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