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日|焦雅輝:“前線護士都是南丁格爾”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主題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在我國,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致敬醫護,共抗疫情”。健康報記者專訪堅守在湖北省武漢市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聚焦抗疫的中流砥柱——護理隊伍。

●援鄂醫療隊七成都是護士,90後、95後的年輕人比較多,他們很好地踐行了南丁格爾精神。

●護士工作量特別大,承擔了專業護理、生活護理甚至瑣碎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相較於身體護理,護士更大地作用在於心理撫慰。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護理。

●要給護士更多培訓機會,對護理相關項目進行投資,提高護士薪酬待遇。

■健康報:此次馳援湖北、武漢的醫療隊中,護理人員有多少?調派的原則是什麼?

焦雅輝:這一次,護士們很好地踐行了南丁格爾精神,前線的護士都是南丁格爾,很優秀。具體到馳援人員,地方隊伍共343支,38632人,其中護理人員為26530人。也就是說,馳援隊伍中近七成是護士。

一開始病人量比較少,派出的護士也就相對少,以專科護士為主,比如負責床旁血濾治療的護士等。那時候,馳援隊伍中,一批有幾十人的,也有幾百人的。同時,因為當時方艙醫院未建,而定點醫院護理人員最缺,所以馳援的專科護士都派往了定點醫院。

有個日子,我印象特別深。1月27日,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總理來到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患者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就是那一天,我們接到任務,要派800名重症專科護士前往武漢。

後來,方艙醫院建好了,輕症和重症病人分開。同時,開始整建制組建醫療隊。從那時起,護士基本就沒有單獨派過。

人員到了之後,會根據不同的崗位匹配不同的人力資源。比如重症護理中,基本是專科護士。而方艙醫院的輕症患者居多,提供護理服務的主要是普通護士。

此次馳援的護理隊伍還有一個顯著特點,90後、95後的年輕人比較多,很多支援醫院還派來了男護士。

■健康報: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每時每刻都在“與狼共舞”。對護士而言,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焦雅輝:這場戰役中,護士工作量特別大。從專業護理,到生活護理,再到一些瑣碎工作,全部要由護士完成。

疫情期間,很多醫院沒有護工、沒有保潔員,也沒有工勤人員,護士既要給病人喂水、餵飯,也要做基礎護理,比如翻身、拍背,還要做專科護理,比如血液透析等。疫情之初,醫用氧氣不足,護士們還變身搬運工,穿著並不舒服的防護服,推著近100斤的氧氣瓶往隔離病房送。

護士們真的很辛苦。在隔離區,護士待的時間比醫生長。晚上值班,醫生可以休息,但護士不行。早期,防護物資不夠,很多護士一套隔離服要穿七八個小時,這期間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廁所。另外,工作中,她們都需要戴著雙層手套操作,比如輸液,難度係數更大。

還有一個現實:全國重症、傳染病等領域的專科護士人數遠遠不能滿足抗擊疫情的需要,有很大一部分護士來自其他專業,比如內科、外科。有一次,在病房還遇到了一位口腔科護士。對他們而言,初期的壓力更大。為了保證醫療質量與安全,各醫療隊、醫療機構在傳染病護理專業知識和院感防控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氣,不斷進行培訓。

有個細節讓我很感動——很多護士為了降低感染,剪短了頭髮,有些人還剃了光頭。對她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意義不凡的決定。前兩天,送醫療隊返程時,看到很多人都長出小頭髮茬了,她們是那麼的青春、活潑。

■健康報:此次疫情中,護士的作用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焦雅輝:相較於身體護理,護士更大的作用在於心理撫慰。新冠肺炎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家屬不能陪護,這時護士替代了家人的角色,給予了語言和行動上的關愛。比如,為病人過生日、畫畫、唱歌,同時喂水、餵飯。很多醫務人員把自己的牛奶、小米粥、衣服等拿來給患者。她們所做的這些已經遠遠超過心理疏導的範疇,更多的是撫慰。

我認為,這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護理。在平常,雖然大家一直強調和實踐優質護理,但是總感覺還差一點。但在這種特殊時期、特殊環境下,大家都是自發地、自然而然地關心、照顧每一位病人,無需教育、無需多言。

事實上,整體護理的目標就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護士除了加強對病人自身的關注外,還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處的環境、心理狀態、物理因素等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上。

以整體護理為代表的日常制度,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們並非因為新冠肺炎才建立起來,都是平常的核心制度,比如一直強調的醫療質量制度,聯合醫務部、護理部、院感辦,建立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病危制度等。

■健康報:去年5月,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護士和助產士是各國衛生系統的一大支柱,呼籲各國在2020年投資於護士和助產士隊伍,努力實現對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承諾”。對“投資”二字,您怎麼看?

焦雅輝:第一,應該給護士更多機會去接受訓練、培訓,強化專業技能。第二,對護士的相關工作進行投資。比如,護士需要做護理項目的開發,還需要訓練物資和耗材,這都需要經費支持。另外,不可忽視的一個現實是,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家庭和社區對護理的需求遠遠多於醫療,而護士上門服務越來越迫切。對此,如何讓上門護理可行、可持續,就需要國家提供經費或者允許相關服務收費。第三,提高護士薪酬待遇,讓護士的收入與工作負荷、工作壓力等相匹配。

■健康報:疫情也留下了諸多反思,在護理人員培養方面有哪些思考?

焦雅輝:這次大考提示我們,對於護士的培養,應該是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相結合,且兩者都要強化。之前,專科護士短缺的矛盾並不突出,但是疫情讓這一矛盾充分暴露了出來。比如,傳染病領域的護士,平常接受的重症專業知識培訓比較少,應對能力較弱,這是個短板。

除了專科護士需求凸顯,更多暴露出的問題是基礎護理需要進一步加強。畢竟我國護理隊伍的主體是能做基本護理的通科護士。其實,不管是專科護士還是通科護士,首先都要會做基礎護理。在這個前提下,再去培養專科護士。如果一味單純強調專科護士,而沒有基礎護理做支撐,不僅影響護理效果,還會影響整個治療結果。比如,個別重病人住院時間比較長,出現了壓瘡,就是明顯的基礎護理不到位,需要馬上糾正。

事實上,除了護理,疫情也讓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的一些短板暴露了出來。比如,傳染病治療方面,呼吸、多臟器支持等治療是個弱項;救治中,徵用的一些綜合性醫院,其建築設置不符合傳染病的設施要求,沒有三區兩通道,通風、供暖、氧氣等不符合要求等;醫療物資儲備更是脆弱,由於之前零庫存、零差率的政策,醫院裡幾乎不會儲備應急物資。因此,未來應該有一個整體考慮,因為這些短板不只在護理、醫療,還包括體系建設、物資儲備等方方面面。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