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对于很多家长朋友来讲,育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我们的周围却充斥着很多相悖的育儿知识,让人无所适从。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位著名教授的讲座,这位教授的名字叫李玫瑾,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听说过。虽然她是犯罪心理学方面的教授,但她的讲座或者是访谈节目却很受广大家长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因为李教授认为一个罪犯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他在人生早期就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李教授所说的教育其实就是育儿,并且她还点出了育儿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做家长的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孩子的坏毛病会越来越多,直到无可挽回。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分析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李教授也是在告诉诸位家长,孩子是需要管教的。

那问题来了,到底如何管教孩子才是最正确的呢?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家长对孩子要实行"两不管三不惯"原则,这样孩子将来更容易成大器,家长也会很省心。

一、 两不管原则

1、 不要去管孩子遇到的小挫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这些挫折有大有小,大的挫折我们要去疏导,那些小挫折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就好。

举个很简单的小例子,比如说孩子摔倒了,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2、 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有很多家长都很心疼孩子,尤其是那些新手父母,几乎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一点是非常错误的。比如说穿衣吃饭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教孩子自己去做,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除此之外,等孩子再大一些,还要让他们去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为家庭尽一份义务。具体做什么家务,家长们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下。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二、 三不惯原则

1、 触碰底线的坏习惯不能惯

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所有的规矩都是我们帮他们立的。有些小毛病,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喜欢动来动去,这种情况可以慢慢纠正。

但如果遇到孩子私拿别人东西这种情况时,就要很严肃的纠正他。

因为在孩子看来,喜欢就拿了,可在我们大人看来,不问自取就是偷。所以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免他们以后误入歧途。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2、 不懂礼貌这一点不能惯

礼貌在这里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除了要在适当的时候说谢谢和对不起之外,还要让孩子懂得尊重。现在的孩子有很多都像小霸王一样,在家里不懂得尊重家长,出门也非常的不讲理。

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并及时帮孩子改正。因为孩子在你们面前是宝,但在别人面前只是普通人,你们如果不教育,他们就会越来越不受欢迎,长大以后也自然会有社会教育他们。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3、 遇事推诿这一点不能惯

关于这一点可以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比如说孩子把家里的东西打了,但他却说是宠物打的。孩子之所以会这么说是想推卸责任,虽然会免于受罚,但这种做法一旦成为习惯,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很不负责任的人,对他们的以后影响很大。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结语

以上就是管教孩子的两大原则,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当然如果能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做起就更好了。

如果你感觉单靠自己说效果不大,可以给孩子看些性格养成方面的绘本,形象生动,还能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

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父母做到“两不管,三不惯”,不仅省心,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前程

在学习型家庭和不爱学习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所接受的熏陶就不同,孩子的习惯、智力、阅历及胸怀等也都会出现差异,最终个人的命运甚至还会发生改变。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