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十二條令”


企業管理的“十二條令”


01

企業管理是一門科學

企業的管理是一門科學。所謂科學,就是有原理、定理和公式,也就是有規律可循。你掌握了規律,可能不一定可以解開難題,但是不掌握規律,一定解不開難題。

在企業管理這門科學中,有三個核心工具需要掌握:預算、文化和監察。

1、預算。無論是五年戰略還是十年戰略,無論發展計劃多麼宏大,企業落到日常經營和管理時,都需要考慮預算。你需要制定和控制當下的預算,讓企業能夠穩步發展。

2、文化。

企業管理最終一定要靠優秀的企業文化來推動和運轉。

3、監察。一套良好有效的監察體系能讓企業管理效率提高,形成一種比較好的風氣。

那麼企業管理的目標應該是什麼?強將精兵奔小康。首先,企業怎樣才算達到小康?需要做到以下三點——在細分行業數一數二;能夠持續成長;受到員工、同行以及社會的尊重。

一隻羊帶著一群獅子,打不過一隻獅子帶著一群羊。也就是說,企業一定要有強將。強將要符合這三個特點:

1、能夠制定正確而高明的戰略,是企業領軍人物的核心職責。如果戰略錯誤,再努力也行不通。高明的戰略常常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2、會管人。團隊領導要能夠獨立組建團隊並帶領團隊實現目標。

3、會管事。無論好事還是壞事,團隊領袖都要能夠有效應對並妥善解決。

強將之下必須要有精兵。志同道合、主人心態、令行禁止,是成為精兵的三大要求。當企業具備足夠的精兵,領頭的人又能制定正確而高明的戰略,且會管人會管事,那麼這個公司一定會管理得井井有條、發展得蒸蒸日上,從而奔向“小康”。

02

企業如何打造精兵強將?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打造精兵強將。答案是要靠企業文化。對企業來說,

企業文化就是一種對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共同認同和踐行。不要認為企業文化是大企業的專利,任何企業從一開始建立,就應該明確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並且牢牢依靠使命、願景、價值觀進行管理。

讓使命、願景、價值觀有效落地,需要一些工具方法論。拉卡拉是從這三個角度讓使命和願景落地的。

第一,經營方法論。我們的經營方法論是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這是公司高層人員必須遵循的思維方法和行動邏輯。掌握這套經營方法論,是實現使命和願景的必要條件。

第二,管事方法論。管事是“先問目的,再做推演,親手打樣,及時覆盤。”一個產品做不做,一個項目做不做,都需要按照這四步來考量。每個人的做事方法不一樣,水平也各有高低,管事方法論就是保證80%的幹部在80%的情況下,可以把所有的事管到80分。

第三,管人方法論。管人是“設目標、控進度、抓考評、理規範。”企業管人不能聽天由命,必須要有一定的規範來擺正方向,提高效率,讓所有的人都走在正確的方向上,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設定的目標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

價值觀如何落地?很多時候,為什麼企業價值觀在牆上寫得清清楚楚,且天天在講,但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還是違背這個價值觀?因為價值觀不可空談。價值觀的落地,必須要有工具和方法論。拉卡拉的“十二條令”,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如何按照價值觀去實踐和落地。當普通員工、中層幹部,一直到總裁、董事長都按照這十二條令做的時候,我們就能踐行企業的使命,實現企業的願景。“十二條令”包括指令、行動、溝通和彙報四個方面。

指令的三條“令”:確認指令、及時報告、全員週報。

確認指令。指令丟失或者被誤解的危害非常大。確認指令就是保證簡單任務、複雜任務、轉達任務的指令能夠被清晰地確認。收到指令後必須第一時間回覆,並確保上下級理解一致。

及時報告。指揮官只有瞭解轄區內的敵情和變化以及每個下屬的進展,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部署,因此及時報告十分重要。它能保證指揮官的每一條指令都在不折不扣地被執行。及時報告需要做到及時回報、及時彙報、及時通報和及時求援。

全員週報。全員寫週報是解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等信息溝通問題的有效管理工具。週報的撰寫,需要對上週工作進行復盤,並制定下週工作的計劃,發送上級,抄送上級的上級,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部分管理者對下屬工作信息的封鎖。

行動的三條“令”:說到做到、保持準時、解決問題。

說到做到。不能“說到做到”的危害非常大。對自己來說,不能說到做到,久而久之會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籤;對別人來說,不能說到做到,必然會連累同事和相關部門工作無法按期達成。所謂說到做到,就是按照承諾的時間,在承諾的性價比內保質保量地做到。這就要求我們想清楚再承諾,承諾的時候要留有餘地,承諾了就要竭盡全力去做,做不到要第一時間告知對方。

保持準時。在企業內,不準時會浪費別人的時間、影響自己的形象,最重要的,會影響工作。因此,保持準時很關鍵。保持準時就是在約定的時間內準時做約定的事情。如何保持準時?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準時;其次要把保持準時當作自己修身的一個要求來對待;最後要預留足夠的時間以及有效的方法來做到準時。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所謂解決問題,就是把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都清除掉。解決問題是行動而非想法,是你的必要職責,一定要起而行之。如何解決問題?首先要學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其次要懂得分階段解決問題;最後解決不了問題時,一定及時求援。

溝通的三條“令”:日清郵件、會議紀要、事事備忘

日清郵件。日清郵件就是所有發給你的郵件,最遲不能遲於發件人發出後 24小時做出回覆。日清郵件可以保證工作效率,讓幹部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工作上。日清郵件的正確處理順序:重要且緊急—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會議紀要。會議紀要要記錄會議產生的精華、結論以及落實計劃,可以作為資料備查。會議紀要一定要指定合適的人去做,會議主席要第一時間親自審定會議紀要,並把內容24小時內發給參會者,以及與會議內容或結論相關的人。

事事備忘。這主要是說要有寫備忘錄的習慣。備忘錄有記錄、確認、提醒的重要作用。寫備忘要注意什麼時候寫(一般是和上級談完工作後就寫)、寫什麼(原則上只要是你認為需要知曉和記住的信息,都可以寫)、怎麼寫(清晰、簡潔)。

彙報的三條“令”:三條總結、一頁報告、統計分析。

三條總結。不管是什麼總結,都一律要求用三條說清楚。因為唯有簡單才能被理解;唯有被理解,才能被記憶;唯有被記憶,才能被執行。習得這項能力,需要你不斷歸納、總結、提煉,再歸納、再總結、再提煉,並儘量清晰、準確的口語化表述出來。

一頁報告。一頁報告就是用一頁紙寫完報告,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報告唯有短,才容易被閱讀。此外,你需要先寫結論,並給出相關的建議,這樣才能引起對方的重視和注意。寫一頁報告可以按照“結論—理由分析—行動建議—附件”的結構。

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的核心是用數字說話,做定量分析,並多用同比、環比和百分比。因為用數字描述更準確,而有對比則更清晰。做統計分析時,要自己和自己比,要和兄弟單位比,要和競品比,儘可能地取長補短。

03

企業文化,讓公司走得更遠

作為企業一把手,管理企業要基於文化,奔著預算,最後加一點監察。企業越大,監察越重要,因為要防止貪汙腐敗等系統性風險。而企業落到日常經營和管理時,都需要考慮預算,否則容易偏離實際。至於企業文化,一定是管理與經營的核心之一。只有大家對使命、願景和價值觀有著共同的認同和踐行,企業才能得到更高更遠的發展。

怎麼樣用企業文化管理公司呢?

第一,提出來。要把企業文化提出來,明白使命、願景、價值觀是什麼。這是一把尺子,公司所有人都照著做,就會產生很多精兵強將。不要擔心現在想的內容不完整,先把確認的東西提出來,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去補充和完善。

第二,天天講。企業文化需要天天講,讓大家能夠記在心裡。

第三,融入業務。怎麼融入業務?第一個工具叫覆盤,覆盤的時候在企業文化上找到依據。第二個工具是考評,多考評多核查,讓企業文化能夠充分落地。

第四,以身作則。企業領導人不能只要求別人做,自己卻不做。

最後,怎樣導入五行文化體系呢?首先是梳理清楚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其次,導入十二條令。十二條令不僅僅是對於員工的要求,也是對領導人的要求。當你能夠充分踐行十二條令時,你就會成為公司裡靠譜的人。最後,學習一些先進的工具和實踐方法論,比如經營方法論、管事方法論、管人方法論等等。

企業管理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的科學,當你用正確的方法學會它、掌握它,企業發展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祝願創業者們都能懂得管理、善於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