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講述了民國時期一段世俗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結局很完滿,男主人公範柳原和女主人公白流蘇在香港淪陷的大背景下相依相守,共同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書中,張愛玲這樣描述他兩的結局: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傾了一座城,成全了白流蘇和範柳原。其實啊,看似圓滿的結局也正暗示著主人公(白流蘇)命運的悲涼。與範柳原的相識是出於偶然,但和他的結合並非如此,甚至可以用步步為營來形容。認識範柳原之前,她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和前夫離婚後她寄居在白公館,用不多的婚後賠償金度日,後來在陪妹妹相親時結識了風流公子範柳原,潛意識裡,她把他當做了壓抑生活裡的唯一救贖,不顧一切地追隨他去香港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在香港,白流蘇與範柳原兩人從各自利益出發展開了激烈的愛情攻守戰。最後,迫於家裡人壓力及受自身處境的影響,她妥協了,心甘情願做了範柳原的情人,香港陷落時兩人被困城內,範柳原這才給了她一個名分。在命運面前,白流蘇的一切都顯得特別滑稽,她的功於心計、精打細算還不如一場戰爭來得值得,所以說她的人生帶有極大的悲劇性,她的這種悲劇性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1. 社會主流價值觀——男權主義是造成白流蘇不幸的主要原因

白流蘇有過一次失敗的家族包辦婚姻,離婚後她沒有反思前段婚姻的弊病,而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了範柳原身上,她固執地認為只有婚姻能給她一世安穩,所以把籌碼都加註在了範的身上,她在心底裡認為男人是女人得以生存下去的稻草,這種意識就是男權意識。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2. 個人意識的不覺醒也加深了白流蘇命運的悲劇性

與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女性不同,白流蘇當時其實已經有了女性獨立意識,在前夫對她施暴後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婚,只不過她的這種獨立不徹底,她企圖脫離家族成員對她行為的干涉,但在家族之外她卻又跳進了另一處深淵——範柳原的懷抱。這種不徹底的意識解放終究也沒能改變她的不幸。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3. 不和諧的家庭成員關係也是白流蘇走向不幸的一個原因

離婚後的白流蘇一直寄居在白公館,哥嫂為此常常含沙射影詆譭她, 前夫去世後母親以及其他家庭成員均勸她作為原配回以前的夫家服喪,正式是這件事逼得白流蘇一步步向範柳原靠近,她想為自己找一個白公館之外的歸宿,如果家裡人沒那麼世俗或許她也不會甘於做他人情婦。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白流蘇是不幸的,在那個時代,不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索性最後得償所願了。他們兩,偶然的開始,偶然的結束,共赴傾城之戀,彼此救贖。

張愛玲《傾城之戀》中最慘的人竟是白流蘇,二次出嫁原因使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