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有一部电影《墨攻》中讲述了一位墨家弟子只身前往楚国,凭借一己之力劝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太过于英雄主义,但这恰恰是真实历史故事,而那位英雄,便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及集大成者墨子,即墨翟。

在那个时代有这样的言论——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但与之当时的名声大噪相比,历史上对墨子的记载甚少,《史记》中寥寥几句"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再无多少,这也为这位历史名人带来了一丝神秘色彩。

墨子带领的墨家学派,也给人好奇与敬畏——擅长论辩、研学著书、能武善斗,是被人称为"亡命之徒"的英雄侠客们。这样一个神秘组织,为后世留下无数知识与力量,在历史上销声匿迹,却也永存影响。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一、 墨家学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从墨家流传下来的书籍与言论上看,墨与儒总有点"势不两立"的意味。儒说"亲亲之爱",墨便曰"兼爱天下";儒若言"天命",墨则论"非命",我们难以想象,墨子曾师从儒学。但历史上学说间的争论,往往需带上人物、历史的相关背景去加以细细琢磨,才能领悟其是非内涵。正如老舍说的:"在这种境界的作品里,换了背景,就几乎没了故事。"

墨子生于孔子之后,是一个战乱频繁、人民混沌的年代。当时出现了许多"腐儒",他们浮于表面,注重外在的形式礼节,却完全丢弃了儒学的真正道德品质,而使世风迂腐。若说孔子是和平年代的上层知识分子,那么墨子便是战乱年代的底层草根英雄。在孔子的时代,等级序列、礼乐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社会有序。而在人民生活疾苦时,谈何礼乐与等级?所以墨子退出儒学的研究,转而创立墨学。

社会混乱常能推动思想解放,乱世也能产英雄。墨家学派主张反贵族、反世袭,他不断触犯着王室贵族的逆鳞,因此为了保全自己,它便文武兼备,一步步创立起来,成为名声显赫的神秘英雄组织。优秀的思想家能在自己的舞台上散发光芒,孔子是如此,墨子也是如此。无论是他们的争论还是他们留下的珍贵思想财富,都不断造福这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千千万万人。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二、 墨子的十大思想主张——以兼爱、明鬼为主

墨子的十大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尚同、天志、明鬼,即使时代更替,它们依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出现。外交政策上,我们提倡"非攻";人才战略上,我们谋求"尚贤";自我发展上,我们坚信"非命"......墨子思想一直渗透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1. 兼爱:爱天下之人,互助互利

《墨子.兼爱》中说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墨子提倡无差别的爱,但他不反对爱的目的是出于利,"兼相爱"从而"交相利"。要求所有人心怀天下、有无私大爱,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人进行绑架一样,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墨子说我们大可追逐利益,只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些,而互助、相爱是长远上最好的谋利办法。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卿大夫崛起,为己私利,战乱不断。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达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战争就有222次。据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万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其间死伤无数,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黄色土地上一片硝烟弥漫。

此时,墨子的"兼爱"是安定社会、停止战争的根源所在。除此之外,墨子尚且提出"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恰恰与今日依法治国兼之以德治国的观念不谋而合。他先进的治国思想,辅之为国为民的心,言论便更为坚实可靠,孟子曾称其"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2. 明鬼:以鬼神事君主

《墨子.明鬼》中:"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之,重有重之。此其何故?则圣王务之。"统治者权力过大,用什么压制住而不被反噬呢?墨子用"明鬼"回答了这个问题,唯有"怪力乱神"之说了。天子之所以称为天子,即代表了天神,若不尽心尽力管理好国家而使其"蒙羞",自会引来鬼神的惩罚。除了对统治者的约束,百姓对鬼神心生敬畏而服从管理,也推动了国家的正常运行。如此一来,相互制约,互相守恒,天下定多几分安稳,少去几分动荡。

鬼神的"存在"不占用任何空间,他们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在现如今讲究逻辑原理的时代缺乏说服力。但转念一想,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鬼神"——我们把英雄人物作为我们的"鬼神",则我们勇敢无畏,向邪恶发起攻击,向正义永久注目;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我们的"鬼神",相信并受益于电的产生、机器的发明、交通的便捷,则我们永远心怀感激,不断继续探索......其实"鬼神"就是信仰,就是每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民都需要心存敬畏,如此方可达到子墨子"明鬼"的目的。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三、 墨家为何消亡?

墨家思想以人为本,墨家子弟忠义两全,但我们却极少能在历史长河中窥见其大展身手,真正建立出一个墨家理想中的国度。相反,繁荣一时后,在清朝之前墨家几乎在历史上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

1. 支持基础:势力过小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结束,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封建文化的确立,也宣告了春秋战国新兴社会力量革命时代的结束,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的土壤消失,墨子的思想对封建制下的地主、小生产者或者统治者都无法提供较大的利益,甚至对统治者的强权是一种威胁。其次,中国自古是大家庭社会,血缘关系无法割舍,而墨子恰恰强调"兼爱"、"反血缘",

孟子称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庄子也说"生不歌,死无眠,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人民就更无法接受将亲人与任何陌生人等同的思想了,因此也对墨子的思想产生了排斥心理。

而反观当时被独尊的儒术,"仁爱"为核心,讲求亲亲尊尊,确立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和人伦关系,既迎合了统治者的意愿,又适应了小农经济社会一般民众的心态。如此一来,统治者有意抹杀,而百姓也不支持,这样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纵使有再纯洁的爱民为国之心,也无从施展了。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2. 个人原则:墨子的"守身如玉"

大多数学派的崛起都无法仅凭一己之力,还需要权贵势力的扶持,在学说繁荣之时,自然不缺人找上门。《吕氏春秋.高义》中记载越王曾出高价欲收买墨子为己效力,墨子问:"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可见墨子是一个格外理想主义的人,他的理想是传言传道,不是受人尊敬、富贵一生,也不是通过委曲求全来传播道义,所以他拒绝了越王的邀请。

可能有无数个越王抛出了无数个诱惑,而墨子最终都拒绝了。所以,古代中国并没有出现真正实行先进民主制度的年代,而墨家的技术与思想也最终只流传于市井、道观。

3. 墨家作风:过于严苛

墨家纪律严明是众所周知的,"墨"是古代的一种在脸上刺字的刑罚,即"黥刑",意味着他们要将生活作为一项苦行,并且有自我牺牲的觉悟。《吕氏春秋.上德》记载墨家钜子孟胜与楚国阳城君相约守城,最后与弟子八十三人全部死于城中。

要成为墨家的信奉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有不一般的热情,以及强大的耐力和意志,可想而知劝退了多少人。

墨家:神秘的英雄主义

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相加,墨家便这样渐渐消亡了。

结语

墨家是诸子百家非常耀眼的一家,其思想也为当时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今天这样开放繁荣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完全有信心减去其带有历史局限性的部分,而抽取之中的精华以利社会,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加以时代的特色发扬光大。

墨家没在历史上大展宏图的遗憾,也许可在今日得以纾解,我们大可将其英雄主义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