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生母李氏,用怎樣的智慧成全愛子的帝王之路?

《清平樂》已經開播,第一集就對野史上的“狸貓換太子”做了新的解讀,當然歷史上的說法是“借腹生子”,宋仁宗生母李氏在歷史上的經歷,《清平樂》幾乎真實的呈現出來。不同於狸貓換太子的悲慘,李氏雖然被奉養至老,但與宋仁宗從未享受過片刻母子之樂。

宋仁宗生母李氏,用怎樣的智慧成全愛子的帝王之路?


歷史上的李氏是個苦命人,生父去世、繼母改嫁,年少無依的她只好削髮為尼,過上了佛門生活。後來被劉娥發現,帶入宮中,成為宮女。宋真宗趙恆一心想讓劉娥做皇后,但苦於劉娥膝下無子,正在躊躇不決時,李氏夢仙人降生為子,在封建社會,這可是吉兆。宋真宗高興不已,後來李氏生下宋仁宗,劉娥“借腹生子”成功當上皇后。不同於野史將劉娥黑化,真實的李氏除了不與宋仁宗相認外,從崇陽縣君、才人、婉儀、順容一直做到宸妃,都是劉娥有心成全,除了宋仁宗外,她還有一個女兒。

宋仁宗生母李氏,用怎樣的智慧成全愛子的帝王之路?


宋真宗或許對李氏無愛,但他有生之年,沒有虧待李氏。可身為人母,她終沒有在生前與子相認,到底是遺憾。《清平樂》裡,八大王趙元儼在天聖年間就對宋仁宗道出生母真相,但歷史上卻在劉娥去世後才說出,還說李氏死於非命。後來宋仁宗開棺驗屍才發現,李氏是穿著後袍下葬的,且屍體保存完好,得享陪葬永定陵。至此,宋仁宗不僅不忘劉娥養育之恩,還厚待劉氏族人。

宋仁宗生母李氏,用怎樣的智慧成全愛子的帝王之路?


宋仁宗骨子裡的“仁”,很大程度遺傳了其母的“佛心”。李氏有很多機會可以與宋仁宗相認,但她沒有,只是以宋真宗低位嬪妃的身份,遠遠看著漸漸成長的兒子,偶爾送點小點心,但從來沒有“分內之想”。試想,但凡李氏想做太后,或者母子相認,前朝後宮難免會有見風使舵之人,只會讓劉娥與宋仁宗關係緊張。原本無心黃袍加身的劉娥,被推到風口浪尖就難說了。

宋仁宗生母李氏,用怎樣的智慧成全愛子的帝王之路?


宋仁宗在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之所以能做到“千古仁君第一人”,和諧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他親政之前,既有劉娥大娘孃的栽培,又有楊氏小娘孃的關愛,母慈子孝,成為萬民表率。因為不知道真相,所以對劉娥的專權不會心生太多畏懼,專心學習帝王之道,為他的“仁”打下了基礎。任何時代,兩宮並立都不是好事,李氏用隱忍的大智慧,成全兒子的帝王之路,用心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