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古史新谈/文

中国有句话叫作,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古代丈夫是女人的一生所托,嫁给优秀的丈夫富贵荣华,享用不尽,嫁给窝囊的丈夫,一生穷困,朝不保夕。

但是古代又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的婚姻是由不得自己的,全靠自己的父母做主,因此父母的眼光决定着女儿一生的幸福。

汉代吕雉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有眼光的父亲,把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刘邦做了皇后,一个嫁给了樊哙做了舞阳侯夫人,一门双贵,这眼光可是好的不行,任谁都会说一句,会挑女婿。但是事实上,吕公刚开始要把两个女儿许配给刘邦和樊哙的时候,全家反对,女儿也不同意。


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为什么呢,因为他选择的女婿实在是奇葩,刘邦当时是一个小流氓,年纪一大把了,既无家产,也无正经职业,每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还眼高手低不消停。

樊哙呢,是一个屠夫,专门杀狗,虽然现在大家都说英雄不怕出生低,何况“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屠狗者也未必不是是响当当一个好汉。但是当时屠狗是贱业,是粗鄙的代名词,能去干这事的,家境不怎么样是肯定的了,多半还是为人粗俗,野蛮不堪的,樊哙事实上也差不多。

这两个女婿选的,一个是年纪一大把小流氓,一个是个杀狗的,吕公这择婿观可不是一般的奇葩呀。后来事实当然证明吕公是慧眼识珠,但是如果没有后来呢,以当时的条件看,吕公简直是把女儿推进火坑。


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吕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难道仅仅是运气使然,才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其实我们错怪了吕公,他是一个真正饱经世事的智者。

当时秦国的统治船漏江心,风雨飘摇,眼看着就是天下大乱之势。女儿托付给什么样的人已经不能以常理视之。

按照常理,他应该首先选择高官显贵,富商巨贾。但是吕家门第一般,两个女儿虽有姿色,到也不是天香国色,真正的名门望族他们是高攀不起的。

所以次之的选择就是放低标准,选个小官小吏,小商人就行了。这在和平时期或许可以,能一辈子过个小康生活,相夫教子,安稳一生。


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但是乱世呢,那是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时代,那次乱世不是饿殍遍野,十室九空。乱世中那些富贵之家都是大家觊觎的目标,真正的豪门大族还有能力自保,最可怕的就是这些,小富之家,既有积财,又无自保之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乱世之中,根本无法保全自己。

再反观刘邦和樊哙,看似一个是小流氓一个是杀狗的,两人穷的叮当响,但是乱世之中也没人去打他们的主意,反而有机会保全性命。

两人又素有恶名,他不不去欺负别人别人就烧高香了,别人想必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来找他们的岔,这已经有了乱世的保命根本。


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刘邦和樊哙两人也非一般人,樊哙勇猛过人,刘邦心狠手辣,老奸巨猾,不甘平凡,又有一帮兄弟唯命是从。这些在平常都不算什么,但是乱世之中就有无限的可能。多少人都是应时而起,成就一番鸿业的,吕公虽然未必能想到刘邦可以打下江山,当上皇帝。但是他肯定想到了,刘邦樊哙肯定能在乱世中有一番机遇,封妻荫子。


一个女儿嫁流氓,一个女儿嫁屠夫,刘邦岳父的择婿观为何如此奇特

有一个证据可以让我们看出吕公并非是乱点鸳鸯谱,胡乱嫁女儿,而是深思熟虑下的决定,当时当地的县令也向吕公求娶吕至,吕公婉言谢绝了,如果单单为了在当地立足,或者按平常时间的标准来看,这绝对是个好人家,但是吕公谢绝了县令,而选择了刘邦,这个违反常理的决定,就证明吕公并非是仓促而行,而是所考虑下的慎重之举。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县令最后被乱兵所杀,刘邦反而混的风生水起,最后成就帝王之业,吕公的远见卓识、惊人眼光实在是令人钦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