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文字,歷史就有了撒謊的權利,繼續尬聊五胡亂華之氐族

聊氐族,必須聊聊西周王朝。很簡單的道理就是當人們通過巖畫、壁畫以及日用器皿的刻紋不能把謊言流傳後世的時候,文字就戰戰兢兢的出現了。作為從文字草創到形成的重要歷史階段,西周人有意無意的開始利用文字開始撒謊。(全文1300,無圖)

西周王朝的先祖是誰?后稷,后稷的父親是誰?帝嚳。后稷的母親是誰?姜嫄。后稷的出生並非生物學上的出生,而是從傳說中巨人腳印產生的。帝嚳並非其生物學上的父親,而是留下腳印的巨人。史書中的黃帝作為父系氏族社會的開端,帝嚳作為他的孫子,期間也不過五六十年而已。五六十年對於漫長的人類歷史而已,彷彿一陣風吹過的時間。父系氏族部落與母系氏族部落同時存在,也是必然的過程。在西周的宗廟中堂而皇之祭祀的帝嚳,只不過是古人的臆想而已。當我們再去看摩梭人遺留的走婚制,可以想象在遠古時代,母系與父系同時並存的時期,口口相傳的母親姜嫄,才是血統論下唯一的正溯。

姜嫄的名字,卻是在父系氏族社會確立以後出現的。依據西周時期,女性的名字是丈夫家與孃家的姓的合成。姜姓來源與古羌,是孃家的姓,嫄是夫家的姓。嫄通姬姓?還是嫄就是嫄?古羌作為炎帝的後裔,世代與一起居住的氐族人通婚。史書典籍中的氐羌合稱比比皆是。氐族所在更有豲戎,豲道之氐。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豲字本音為原音,後世竟然把它改為桓音。而在西周歷史中,氐族如同蒸發一般,不見了恩多年。《詩經》中稱頌商湯的

氐羌來享,表明了氐羌與商朝的關係是共同祖先。西周成立的時候,姬、姜、子姓中,子姓就是商湯後裔。從文化上講,甲骨文、金文的全盤接受,也說明了周部落與商部落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甚至是同一祖先。再比如周王朝的祖地豳山,祭祀前殺豬需要拜祭豬神,以及秦孝公斬戎之豲王等等記載都表明了周王朝與同樣以豬為圖騰的氐族有血緣關係。姜嫄實為姜豲。

當西周時期,戎狄成為外族,血脈就被生生切斷。

氐族從先秦就開始不斷的向南自發的遷移,自甘肅到四川一線排開,成為最接近中原文化的民族。秦朝統一後,開設十三氐道管轄氐羌族群,漢朝沿襲。氐族人似乎在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中來回漂移,既不是如世代聯姻的羌族,西戎之牧羊人,也不同於匈奴的逐草而居,更不是中原漢族的日出而作,成為各種文明的接納者,倒是有些像山地文化的繼承者。

當經歷了西漢漢武帝和東漢末年曹操的兩次強迫大遷徙,一部分氐人被迫離開祖居之地,逃亡山谷。一部分氐人則放棄了山地文化的獨特,隨著內遷接受了農耕文明。也正因為氐文化的獨特性和包容性,不論是巴氐人李特的成漢、內遷氐族的後裔苻堅的前秦、半獨立性質的氐族仇池國還是征伐西域諸國的猛將呂光建立的後涼,都沒有胡漢分治的政策或者制度,反而因此庇佑了漢文化和四處流散無處可居的漢族流民。當五代十六國結束以後,氐族人已經完全融入了漢族群體中,雖然近代還有白馬藏人疑似氐族後裔,應該屬於當年沒有捲入中原之亂的氐族遺民。

當五胡亂華的帽子扣在氐族人頭上的時候,真不知道當初的周武王是如何看著親族相殺。

不知道各位網友如何看?

附註氐族姓氏:齊、楊、竇、雷、強、苻(蒲)、隗、梁、董、毛、徐、呂、樊、王、啖、魏、仇、屠、李、苟、焦、趙、蓋、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