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云”祭扫 书香寄哀思

3月17日,《浙江老年报》编辑部发起“清明思亲”大型主题书香征稿活动,读者可以通过诗歌、散文、书画以及篆刻等形式投稿,不限题材,不限形式,让更多老年朋友可以足不出户,怀念故人,缅怀先烈。

活动开通了微信社群、电子邮件、挂号信等多种投稿渠道,收到500多篇佳作。这些文章有的向抗疫英雄、革命先烈致敬,有的怀念恩师、救命恩人,有的追思亲朋好友……编辑俞琪说:“老年报一直注重编读互动,收到投稿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并及时在新媒体端发布,有些文章也会在报纸刊登。文章发表后,我们会马上向作者反馈,告知发表的平台与时间。”

报纸和移动端融合发力,为广大读者搭建了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平台。来稿主要通过《浙江老年报》上的“互动”版面、官方微信号“浙江老年报”和浙江新闻客户端专题页面等展现。丁晓琴介绍:“目前,我们择优在浙江新闻客户端‘浙里养’频道,以‘清明思亲 书香祭扫’专题形式,推出文章100余篇,共有300余万人次浏览。”

诗文书画 寄托哀思情怀

“你看疫情期间,我们有4.2万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很多都是‘90后’小青年,许多年轻人在抗疫一线加入党组织。全国党员踊跃捐款,就连我们家第四代的小紫晗都捐了压岁钱……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再来看你。”

“我是一位24岁的厦门大学在读研究生,外公外婆一直是《浙江老年报》的忠实读者。如今外公不在了,特将去年创作的思念文章《影子》加以润色,望延续他的精神、纪念他的品格,也代替他在《浙江老年报》的平台上告个别。”

“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有些文章读之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这是编辑王兴看读者来稿时的感受。来稿作者中,既有90多岁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年青一代,年龄虽然悬殊,但感情却相通。“有位老先生让我印象深刻,他人虽然在上海,看到我们的活动,特地手写寄来文章,怀念一生从事中学教育、桃李满天下的父亲。”王兴说,老先生叫崔盐生,已经82岁高龄,“老先生不用智能手机,我们就将文章登在报纸上,方便他留作纪念。”

4月3日,《浙江老年报》策划推出专刊《清明思亲 书香祭扫》,有缅怀先烈、追思长辈、悼念亲友、感恩故人等多个主题,既有诗歌、散文,也有书画作品。6个版面的文章,纸短意长,笔浅情深。对英雄离去的痛惜、在梦里与故人相会的惊喜、以诗词寄哀思的怅惋,都深深嵌在字里行间。

“版面有限,我们还将客户端专题做成二维码在头版呈现,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的形式,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丁晓琴表示,去年以来,《浙江老年报》立足做强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平台,形成多媒体多平台融媒传播格局。接下来,报社将继续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如通过新闻播报等形式,更好地服务老年读者,建立真正属于老年读者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