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決勝決戰交“答卷”

四月的漢濱,茶山染新綠,勤勞樸實的人們,承載著豐收的希望和喜悅,正沿著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大步前進。

在打好脫貧攻堅戰役過程中,漢濱區針對不同貧困區域,面向不同困難群眾,打出扶貧“組合拳”,精準發力拔除“窮根”,一幅全面奔向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據瞭解,2019年,漢濱區脫貧退出55911戶19110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16.12%下降至2019年底的1.42%,已經摘掉貧困“帽子”。

建機制:抓監測預警防風險

3月18日,大竹園鎮馬泥村有村民反映,因陰雨天氣,導致村內部分路段滑塌,影響村民出行,群眾意見大。

駐村“四支隊伍”第一時間瞭解消息後,把此事當作第一件大事,使駐村變為“助村”,採取逐一挨家挨戶做解釋,尋找解決辦法,贏得了群眾點贊。

近年來,該區開展脫貧攻堅風險監測,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強化負面輿情風險防範、群體上訪風險防範以及小額信貸、產業扶貧、村級集體經濟生產經營、道德及社會等風險隱患防範,堅持將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為了對脫貧戶進行動態監測,該區印發了《漢濱區脫貧攻堅風險防範工作方案的通知》,創新實施“戶分三類、一戶一策”工作機制,精準分類、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不斷補齊脫貧退出短板,提升脫貧退出質量。推進開展一次信息比對、一次分析研判、一次入戶核實、一份問題臺賬的“一查一補兩落實四個一”工作方法,對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逐村逐戶摸清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補正建檔立卡信息,建立健全工作臺賬,逐項制定落實整改措施,不斷提升脫貧質量和成效。

“我們來到這裡,就要傾聽群眾的心聲,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掛在心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馬泥村駐村工作幹部劉光明介紹說,自駐村以來,隊員們始終堅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全面瞭解村裡的生產和發展情況,真心實意察民情、聽民意,千方百計解民憂、幫民困。

興產業:抓穩定收入強根基

“要是沒有政府幫扶,我們的日子不會這麼快富起來!”家住流水鎮良田村劉堂新高興地說。

3月29日,經過春雨的洗禮,流水鎮良田村的空氣格外清新,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茶樹似層層波浪,茶農們身挎竹筐忙碌採摘新茶,不遠處,農家房舍錯落有致,村子樹木成蔭、環境優美,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正是漢濱區聚焦脫貧攻堅,著力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的真實縮影。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該區把產業作為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使貧困群眾收入可持續增長。

圍繞“畜牧、魔芋、茶葉、核桃、蔬菜”五大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該區統籌謀劃產業佈局,形成了“北山魔芋南山茶,東煙稻魚西邊辣,特色產業全覆蓋,畜禽蔬菜遍開花”的發展格局,打造了“一條河、一條溝、一道梁、一面坡”的集中產業帶;不斷完善“黨支部+X+貧困戶”和“村有四式、戶有八法”資產收益扶貧模式,通過“經營主體帶動、異地置業、光伏產業、資產租賃”四種方式和“土地流轉、園區務工、資金入股、訂單收購”等八種方法,與貧困村、貧困戶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牢牢地將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條上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

同時,每個貧困村均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和互助資金協會,成立了漢濱為農服務中心,建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幫助新型經營主體拓寬農產品市場流通渠道。據統計,全區建設各級各類現代農業園區187個、培育龍頭企業52家、規範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851家、認定家庭農場167個,建設農產品加工廠42個,實現貧困村經營主體全覆蓋。

強清零:抓全程回顧補漏洞

“今年有幾個人外出打工?”“今年的收入怎麼樣?”“有什麼困難沒有?”

面對231個貧困村出列、61579戶202416人脫貧重任,該區直面貧困實際,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盯住關鍵處、薄弱點和節骨眼,認真對標排查,積極開展義務教育清零行動、醫療保障清零行動、住房安全清零行動、飲水安全清零行動、基礎設施欠賬清零行動,全力固強補弱工作,逐一推進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該區用“過篩子”的辦法紮實推進衝刺清零行動,幫扶幹部對標脫貧驗收標準,正視差距不足,聚焦“一戶一策”、產業發展、資金落實、以問題整改促進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落實,全區上下,幹群一心,分秒必爭,以務實舉措和過硬作風,鉚足了勁頭決戰貧困、衝刺清零、固強補弱,提升脫貧攻堅質量,以自己的“拼命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的火熱場面,為實現整區脫貧、建成全面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漢濱區脫貧辦主任、扶貧局局長田遠金介紹說:“緊扣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這一主線,始終以減貧增收,鞏固拓展,提升脫貧成果這一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高質量扶貧,著力在富民產業的培育,以及基礎設施短板的衝刺清零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順利地完成了未脫貧戶退出以及已脫貧戶收入穩固提升等目標任務。”

自2016年以來,該區修建通村組道路671條1556公里,實施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實施安全飲水工程415處,實施總量位居縣區第一;實施危房改造5324戶,實施總量佔全市的五分之一,位居縣區第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171個,安置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3807戶81594人,其中集中安置20172戶68245人,分散安置3635戶13349人,累計實施危改5324戶,所有安置房已全部建成並交付鑰匙,搬遷群眾全部入住,圓了貧困群眾的安居夢。脫貧面臨的基礎設施差、農民增收難、住房不安全、公共服務弱等制約“瓶頸”得到明顯改善……

強筋骨:抓隊伍建設聚力量

“脫貧攻堅已經全面打響,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2019年12月29日,區委書記王孝成在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強調。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一支忠誠擔當、傾心為民的幹部隊伍。近年來,該區選派485名政治素質好、“雙帶”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年輕幹部進村級班子,選配299名大學生到村擔任主任助理,提升了黨支部戰鬥堡壘地位,通過持續深化推進“支部+X+貧困戶”“雙建雙培”促脫貧模式,聚焦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產業發展動力不強、集體經濟有名無實等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建強村黨支部強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促發展的良性循環發展新路徑。

全區實行“區委常委包片、區級領導包鎮、區直部門包村、黨員幹部包戶、第一書記及工作隊長駐村”的聯鎮包村幫戶責任體系和“一天一夜”“兩天一夜”“三天兩夜”“五天四夜”駐村工作機制。抽調3194名幹部駐村幫扶,2.9萬餘名黨員參與脫貧攻堅,出臺了脫貧攻堅“十個嚴禁十個一律”戰時紀律,成立專項督導組,開展常態化督導,重點工作月督查、月排名、月通報,確保各項脫貧措施落地落實落細。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目標、一條條措施……展現了該區 “以民為本”的情懷,執行者克難攻堅的勇氣,參與者“不勝不休”的氣魄,走出了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漢濱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迸發出了令人激動、催人奮進的力量。

2020年,決戰在即,重任在肩,面對收官之戰,漢濱區以“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蓬勃幹勁,“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緊盯目標,毫不鬆懈,推動實施九大脫貧後續鞏固行動,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