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今天要給分析的是有關於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十分厲害的皇帝,華夏曆史五千年出了這麼多皇帝,他絕對能夠排進前五,他就是一手打造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說玄武門自然是離不開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成功的,不管說是領兵打仗,還是坐皇帝處理政務,甚至在接受臣民的勸諫上處理的都是十分正確的。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很傳奇的。那麼他一生中唯一不完美的可能就是在皇位的繼承上了。

李世民的皇位繼承是通過玄武門兵變得來的,雖然他當皇帝是十分英明的,但是玄武門兵變畢竟是他人生中的缺點,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玄武門兵變另有真相。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圖為李淵影視形象

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公元618年李淵登基稱帝,李淵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稱帝后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立李世民為秦王。從此開始了大唐南征北戰一統江山的時代。

從公元217年至公元623年的七年時間裡唐朝南征北戰最終一統天下,但是在一統天下的戰爭中其次子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為大唐一統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麾下猛將如雲,這也造成了李建成雖是太子之尊,但是其實力卻比不上秦王李世民。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世民影視形象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世民功勳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劃

從記載中看出,太子李建成對李世民日益激增的勢力名望是十分忌憚的,甚至不顧兄弟之情開始謀劃如何對付這個實力日長的弟弟了。

秦王李世民被李淵先後封為尚書令、中書令,乃至無賞可封時,便加封了親王最高職位的天策上將,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與太子的位置齊名,並賜天策府。自此太子李建成對秦王李世民的忌憚已經達到了頂點。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世民影視形象

其實可以想象,作為太子的李建成平淡無奇,但是作為次子的李世民卻屢立戰功,而且你看李世民麾下的大將都是一些驕橫霸道之人,歷來只服從李世民一人的命令,這讓太子如何想。

《資治通鑑》記載: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撥給他幾十頃田地。高祖手寫敕令將田賜張國丈,李神通因為秦王令在先,不讓田張國丈告狀李,高祖怒,責備李世民說:“難道我的手敕不如你的教令嗎?”

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李世民的手下只認李世民的命令,朝廷的命令完全不顧。

公元622年12月14日,高祖李淵下詔,命太子李建成帶兵討伐劉黑闥,並任命其為陝東道大行臺及山東道行軍元帥、黃河以南、以北各州均受建成處置,他有權隨機行事。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淵影視形象

這時的李元吉覺得時機來了,勸說太子可以借這個時機瓦解秦王的勢力,藉機除掉秦王,但是太子李建成顧念兄弟之情,遲遲不敢下手。

雖然太子沒有正面的與秦王直接對抗,但為了削弱李世民勢力,在各方面與秦王明爭暗鬥。唐。

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結下嫌隙以後,擔心總有一天會發生變故,便有意離開長安,返回洛陽,高祖也有意讓李世民遠離朝廷中心,

但是卻因為太子李建成的進言說:

“秦王身邊的人們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陽,無不歡欣雀躍。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不會再回長安了。”

高祖遂放棄讓李世民離開長安。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建成影視形象

因為太子的打壓導致秦王府的幕僚屬官人人憂慮,個個恐懼,不知所措。

房玄齡向李世民進言說“大王功蓋天地,應當繼承皇帝的大業。現在大王擔心危機發生,正是上天在幫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

於是,房玄齡與秦王府屬官杜如晦共同勸說李世民誅殺李建成、李元吉。兵變從此成為秦王府的第一要事。

公元626年6月29日,適逢突厥鬱射設舉兵攻打烏城,烏城告急,太子李建成向李淵諫言,舉薦李元吉為帥,領兵馳援烏城。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建成影視形象

李元吉趁機向高祖索要李世民手下大將及軍隊。秦王手下大將知道自己一旦被李元吉統領,其下場一定很慘,於是長孫無忌等人勸李世民先發制人。

李世民嘆息道:“骨肉相殘,是古往今來的大罪惡。我當然知道禍事即將來臨,但我打算在禍事發生以後,再舉義討伐他們,這不也是可以的嗎!”

尉遲恭卻說:“作為人之常情,有誰能夠捨得去死!現在大家誓死侍奉大王,這是上天所授。禍事馬上就要發生,大王卻仍舊神態自若,毫不擔憂。即使大王把自己看輕,又怎麼對得起宗廟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採用我的主張,我就準備逃身荒野草澤,不能留在大王身邊,拱手任人宰割!”

李世民見其手下都這樣認為,於是便定下了行動計劃,伺機誅殺太子一黨。

自此看出玄武門兵變其實並不是李世民本意,但是為了其手下能夠安然無恙,迫於壓力,如不先下手自己的大部分將士會被太子一黨瓦解,於是便同意了其手下提議兵變稱帝。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世民和杜如晦影視形象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此時的李元吉和李建成並不知道李世民的底細,於是便騎馬進入宣武門。由此尉遲恭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並誅殺太子一黨。

這時候有人會問了李淵為何不處置李世民呢?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當時的李世民是御封的天策上將,賜天策府,天策府的有為中央輸送人才的權利,因此當時的朝堂之上多半都是秦王的政客,此時的李淵威嚴已不再。第二:實力問題,秦王當時坐擁大唐半壁兵權,武將眾多,即使有出兵勤王的將領,也難敵秦王的攻勢。第三:處置不成反被殺,李淵也深知李世民的實力,他已經殺了大哥和四弟,在多殺一個也無妨,不如自己讓賢,做個頤養天年的太上皇為好。因此不是李淵不想處置李世民,而是李世民處置不得。

唐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因何而起,事後李淵為什麼不處置李世民?

李世民影視形象

公元626年7月5日,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

頒佈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自此李世民經過玄武門兵變之後,掌握唐朝的軍政大全。

玄武門兵變實質上是一場皇室內部的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是太子和秦王之間的一場政治鬥爭。最後秦王獲得勝利,李世民在位之時之所以不讓人提起玄武門兵變之事,只不過是因為這是皇室的醜聞,畢竟作為一個聖君,殺兄奪位是不好聽的。

參考文獻:

《隋唐演義》

《李世民傳》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