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彌補疫情損失,海底撈、西貝都漲價了,但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海底撈跟西貝,這兩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餐飲企業在恢復堂食後,悄悄漲價了。

這幾天,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對此,海底撈也承認了:漲價屬實,整體幅度在6%。海底撈回應多家媒體稱,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不僅海底撈,有網友近期就發現,非常知名的餐飲企業西貝莜麵村也開始漲價了,甚至比海底撈漲幅更大。“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撈和西貝比真的是毛毛雨。”

為彌補疫情損失,海底撈、西貝都漲價了,但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海底撈跟西貝莜麵村漲價背後,反映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損失。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相比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

實際上,漲價的不止是西貝跟海底撈,就連小編樓下的蘭州拉麵館也悄悄地更新了菜單,一碗拉麵從春節前的10元變成了11元,直接漲價10%。

不僅如此,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了大量的由網友提供的線索,除了這些已經被“曝光”的企業,還有很多的飯店都在悄悄漲價。

有媒體就驚呼: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

有網友擔心:海底撈與西貝的漲價,會不會帶動很多的餐飲企業開始漲價?確實有這個可能。海底撈們給很多的從業者提供了一個“通過漲價來自救”的思路,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漲價的理由——連家底厚實的海底撈都這麼幹了,何況我們這些小店?

那麼,漲價能不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恐怕比較難!

為彌補疫情損失,海底撈、西貝都漲價了,但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首先,對於漲價行為,大量的消費者並不埋單,在網絡上各種吐槽與不滿。“本來就貴,這下不用去了”,類似於這樣的聲音充斥在網絡上。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對漲價行為持排斥態度,短期內對企業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海底撈和西貝,這兩家在疫情期間儘管損失慘重,但也都獲得了數億元的資金支持,現金流情況比其他的同行都要好。有網友就質疑:“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

為彌補疫情損失,海底撈、西貝都漲價了,但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其次,消費者知道了攢錢的重要性,餐飲的報復性消費並不會出現。SARS曾重創餐飲行業,直至當年9月,餐飲行業才回到前一年的水平,並沒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疫情襲來,對很多的行業都造成了影響,許多人的工資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甚至減少。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收集網友對這場疫情有哪些體會,其中反響最熱烈的是:終於知道了存錢的重要性。正如一些評論講的:“比起報復性消費,我更需要報復性存錢。”

再次,企業通過漲價來自救、提升營業額,前提是對客流的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海底撈們的提價行為導致客流減少了,那麼整體營業額是不是還會繼續增長,到底能增長多少,增長的部分能否抵消因漲價對企業品牌帶來的影響?在目前看來,這些都是未知。

為彌補疫情損失,海底撈、西貝都漲價了,但這不是什麼好辦法

這也給企業一個提醒:餐飲企業生存艱難,餐飲老闆生存不易,這是肯定的,但是也要認識到其實大家都不容易,你的消費者也不容易,不能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損失,理所應當地通過漲價讓消費者埋單。

疫情雖然已經逐漸得到了控制,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依舊沒有回覆。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在通過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促進消費,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也許,在當下,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促進線下餐飲的消費,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而漲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