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買房七折;人口,落戶免費


人才,買房七折;人口,落戶免費


昨天,樓市有兩條比較重要的新聞:


一是溫州優秀本科生買房打7折,二是國務院發文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有人擔心房價又要漲了,是這樣嗎?


- 1 -


先看溫州人才買房打七折的事。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房住不炒,落實因城施策

”的樓市定調後,看起來明年樓市的一個趨勢:


國家很大程度上把樓市調控的權利下放給地方政府了,但是你要保證房價不大漲,更不能大跌。


樓市會有適度的鬆綁,前提和方式呢?


近期房價上漲不明顯的,樓市庫存高的,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的,符合這幾種情況的城市估計會鬆綁樓市。


鬆綁的方式呢?最常用的就是人才政策唄。


人才,買房七折;人口,落戶免費


有媒體報道,2019年百餘城通過人才政策在變相鬆綁樓市,主要集中在限購和補貼方面,好一點的城市就突破限購,差一點的城市就直接補貼給錢。


甚至,有房地產業內消息,人才政策鬆開的口子已然形成產業,在熱門城市專門有人辦理這種購房業務。


來看溫州,溫州這次打七折確實非常狠,但是大家要先了解下溫州的情況。


溫州樓市是2000年後內地第一個實質性泡沫破裂的樣本,2008-2009年,溫州這個三線城市房價已經高大3萬元,超過一線城市,隨後在2010年國家調控之後,炒房客現金流斷了,房價應聲而落,房價直接腰斬。


之後樓市也是一直不溫不火,庫存壓力不小。而且,一個現實問題是,就像溫州發佈文件中說的,中小企業壓力不小,因為經過前幾年的債務危機之後,溫州民間信用較差,工資也不高,不但留不住人才,打工者也留不住,房價七折確實是個有吸引力的條件。


所以,明年估計會有更多通過人才政策鬆綁樓市的案例,但我不覺得房價會上去,更多是給剛需開個口子吸引人才。


要知道率先鬆綁的也是人口流失比較嚴重,經濟財政比較弱的地區,投資價值就不大。即便是熱點城市,你也要賭一下確定不是高位接盤嗎?


而且,各種政策來看,經濟去地產化的趨勢還是沒有改變,具體可以參考之前文章《重磅演講:房地產韌性還能撐多長時間?》


- 2 -


再來看看國務院全面放開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


1、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


2、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


3、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包含哪些城市呢?


超大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特大城市(城區500萬-1000萬):武漢、重慶、天津、成都、東莞、南京、鄭州、杭州、長沙、瀋陽。

I型大城市(城區人口300萬-500萬):西安、哈爾濱、青島、長春、濟南、大連、合肥、昆明、太原、廈門、南寧、蘇州、寧波。

II型大城市(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烏魯木齊、貴陽、石家莊、福州、南昌、珠海、無錫、蘭州、洛陽、惠州、溫州、呼和浩特、唐山、佛山、海口等。


根據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要求,全國共有65個I型大城市符合這一要求。


包括烏魯木齊、貴陽、石家莊、福州、南昌、海口、呼和浩特等

二線省會,也包括無錫、佛山、常州、煙臺、珠海、溫州、洛陽、唐山等強經濟城市,還包括以保定、紹興、惠州、柳州為代表的幾乎所有三四線城市


這和樓市其實關係也不大,一二線炒房客哪裡會為了一套房真的去一個收縮的城市去落戶呢?而且這些城市,很多本身就沒有限購限售政策。


這其實更多還是人口問題:如果說一二線城市搶的更多是人才,這些城市就要搶人口了。


全面放開戶籍限制應該是最後一波城鎮化了,能否搶到人口紮根落戶,取決於城市的配套和服務,省會城市無疑更有吸引力,一些小城市又要被虹吸了,可能未來就是鶴崗的模樣。


未來隨著人口減少,很多非核心城市面臨的將是人口流出、居民老齡化、城市收縮的必然問題,樓市倒在其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