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对边境线24小时巡逻,满洲里口岸客运通道全部关闭

同为边城,黑龙江绥芬河市因持续不断的境外输入病例,备受关注;另一边,内蒙古满洲里市的防控压力也在增大。


截至4月11日24时,绥芬河口岸入境的确诊病例194例。截至4月11日9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县级市满洲里,累计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例(全省累计80例)、疑似病例12例。


“境外疫情自陆路方向输入的风险很高。”4月6日,在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曾指出,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陆地边境开放的口岸有91个,还有数量众多的边民通道、便道、小路,情况非常复杂。


目前,绥芬河口岸继续关闭,将对边境线进行24小时巡逻,满洲里铁路、公路、航空口岸客运通道全部关闭,两地均有医疗支援进入。


绥芬河:

“九严一保”管控 对边境线24小时巡逻


绥芬河对边境线24小时巡逻,满洲里口岸客运通道全部关闭


应对境外输入病例激增,绥芬河市改建的方舱医院。


4月8日起,绥芬河全市小区再次封闭,每户居民每三天允许一人外出,4月9日城区部分街道禁止非防疫工作和生活保障车辆以外的车辆通行,出租和客运车辆禁止驶出绥芬河。


4月12日,抗疫再加码。根据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知,该市对全域实行“九严一保”管控办法。明确严把国门、严守边境,对边境线实行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常态化巡逻。


记者查阅通知,“九严”即严把国门、严把城门、严守边境、严管社区、严格隔离、严控交通、严防聚集、严肃执法、严抓督战,“一保”则为保障民生。


其中,“严把国门”,将严格实行入境人员体温检测、核检健康申明卡、流调等“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入境人员一律注册“龙江健康码”,并认定为红码。


“严守边境”则为加大边境管控力度,抽调特警、交警、社区民警和边境管理民警等多警种,全面排查边境辖区与俄相通的小道、便道等重点地段,对边境线实行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常态化巡逻。加强联检大厅内外围的封控管制和应急处置,设置必要的硬隔离设施,依法打击非法越境等违法行为。


“严格隔离”一条中提出,所有入境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


“严控交通”中指出,要严控跨境运输,对俄籍车辆实行甩挂运输、定点换装,对俄籍司机实行专车转运、集中住宿,全程闭环管理,防止与外界接触。


在涉及到市民生活时,将“严管社区”,对辖区内村屯、社区(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通行证登记+扫码+测温+戴口罩”出入制度,严格做到“二人二查三问”,即每个卡口至少二人值守,查体温、查通行证,询问“到哪里去”为什么去”“预计何时回”,并做好记录。


满洲里:

铁路、公路、航空口岸客运通道全部关闭


绥芬河对边境线24小时巡逻,满洲里口岸客运通道全部关闭

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核查数据信息 康小伟 摄。图片来源:中国之声


截至4月11日9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县级市满洲里,累计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例(全省累计80例)、疑似病例12例。

同为边城,满洲里市为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县级市,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辖区面积732平方公里,人口30万,这里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4月11日,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官网发布通知称,根据俄罗斯外交部赤塔代表处通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俄边境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黑山头—旧粗鲁海图口岸临时关闭。

事实上,4月8日,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于目前满洲里公路口岸入境人员骤增,口岸检验检疫能力和市区隔离检测能力已超过极限的情况,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客运通道于4月8日20:00临时关闭,恢复开关日期另行公告。

至此,满洲里铁路、公路、航空口岸客运通道已因新冠肺炎疫情全部关闭。

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提醒领区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人员、留学生严格遵守领区联邦和地方政府各项防疫规定,并密切关注俄方相关政策调整及口岸管理部门的信息通报,不要贸然前往边境口岸,以免造成滞留。

4月10日,呼伦贝尔日报社微信公号“呼伦贝尔新闻”介绍,目前,满洲里市成立防境外输入处置工作前线指挥部,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前线指挥部下设会商工作、指挥协调、医疗防控、人员转运隔离、秩序维护、物资保障等9个工作组,制定了《满洲里市防境外输入处置方案》《满洲里入境人员医疗防控处置流程》《满洲里入境人员现场处置工作流程》等方案,同时9个工作组也细化了各自工作方案,使防控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来源:封面新闻、新华社、黑龙江卫健委官网、内蒙古卫健委官网、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