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薄荷糖、姜糖……中药零食并非人人适合

科普丨薄荷糖、姜糖……中药零食并非人人适合

薄荷糖、龟苓膏、茯苓饼……

日常生活中,含有中药食材的零食广受欢迎。

但必须提醒大家,

中药零食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并非人人适合~

薄荷糖

含有少量薄荷提取物,有一定的发散风热、清利咽喉等功效,有助于缓解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但薄荷糖不适合消化不良、体弱、经常腹泻的人,当出现盗汗、干咳等症状时也应谨慎食用,以免加重症状。

需要说明的是,薄荷糖中所含薄荷成分很少,含几粒润润喉可以,不要期待它产生明显的药物作用。

姜糖

中医认为,姜有暖胃、驱寒的作用,患有风寒感冒或容易晕车的人,吃些姜糖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因为姜的温性大,嗓子疼、眼睛干、大便干、爱上火的人就不适合吃了。

话梅、乌梅、山楂条等酸性零食

它们口感较酸,具有生津止渴、促消化、解油腻的作用,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的人。

胃酸过多、胃溃疡的人则要少吃,否则会加重不适。话梅等还具有涩肠的作用,因而大便不成形的人也不适合大量食用。

龟苓膏

正宗的龟苓膏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以生地黄、蒲公英、金银花、菊花等药物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消除暗疮、润肠通便的功效。

龟苓膏偏寒凉,脾胃虚弱、大便溏泻的人还是少吃为好。

茯苓饼

它由茯苓(打成细粉)加大米(粉)、白糖制作而成。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等功效。一般来说,茯苓饼适用较广,男女老少皆宜。

出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等症状的人应慎用,感冒发热、血糖过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阿胶枣

阿胶具有一定的滋阴、养血、补血等作用,阿胶枣添加了桂花、陈皮,某种程度上能改善气虚或血虚者出现的面色苍白、浑身没劲、经常犯困等症状。

在通常情况下,多数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每次也不宜吃得过多

,更不宜长期吃。每次吃的量最好别超过10颗,尤其是消化不良的人。而有痰湿咳嗽、感冒发烧、腹胀腹满、牙齿疼痛等症状的患者不宜食用。

桂圆干

桂圆干甘温味浓,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一味性质较平和的滋补良品。气血不足的人每次可选3~5颗,剥皮后直接放入保温杯泡水代茶饮即可。

感冒、发热、咳嗽有痰等体内有痰湿及热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圆干。

凉茶

目前,市面上的凉茶大多含有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有一定的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等功效,有助于缓解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等症状。

手脚容易冰凉、胃寒、大便经常偏稀

的人尽量少喝凉茶,以免加重原有症状。凉茶不能拿来当水喝,否则会损耗人体阳气。

酸梅汤

酸梅汤中乌梅可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乌梅含酸性成分较多,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饮;手脚冰凉、胃寒、大便经常偏稀的人应当慎用;酸梅汤含糖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陈皮茶

陈皮具有消食解腻、行气、祛痰、理脾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胃胀,吃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陈皮茶是一味“良药”。

陈皮茶性味偏温,如果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状,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

,否则会加重不适。

科普丨薄荷糖、姜糖……中药零食并非人人适合

END

科普丨薄荷糖、姜糖……中药零食并非人人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