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冠 肺 炎 疫 情 對中國企業的影 響 分 析

本文從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企業應對措施、當前政策有效性及未來發展預期四個方 面進行分析。本研究構建的評估框架如下:

1. 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疫情爆發使企業面臨現金流趨緊、供應鏈中斷、市場供求普遍下滑等壓力,多數企業預計上半年 營收將明顯下降。 1/3企業現金流承受期限不足1個月。調研企業現金流承受期限的7份報告中,有4份顯示維持 期限僅在1個月以內的企業佔比超過30%,維持期限在6個月以上的企業不到10%(見圖2)。中小 型企業整體預期低於大中型企業。同時,由於調研對象、調研時間等因素,7份調研報告結果差異性較大。

員工工資、貸款償還、租金支出是企業運營的主要成本壓力,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支付員工 工資成為最大成本壓力。6份調研報告顯示,50%-60%的中小企業面臨發放員工工資壓力,面臨還貸 壓力的企業佔比在13%-38%之間,面臨租金支出壓力的企業佔比在13%-16%之間。相比之下,大 型企業員工工資壓力相對較低,低於30%的大型企業認為其是主要壓力(見圖3)。受訪中小企業表示, 如果疫情影響繼續蔓延,將採取減員、降薪等措施緩解成本壓力。而大型企業則多認為疫情是暫時影響, 不會採取減員、降薪等策略。

短期內,供應鏈中斷對中小企業影響相對較低。中小企業、大型企業中,認為供應鏈中斷是主要 壓力的企業比例均佔20%左右(見圖3)。中國疫情防控和多國交通控制,對全球供應鏈影響巨大, 尤其是供應鏈全球化程度及細分度高的行業,如汽車製造業、紡織業等,受供應鏈中斷影響更大。例如, 中國是東南亞紡織行業原材料的重要來源,疫情對東南亞紡織行業的原材料採購影響巨大。在華外資 企業由於其經營模式全球化程度高,也受到顯著影響。根據中國美國商會的分析8,169家會員企業 中47%面臨著中國本地供應鏈中斷(30%)或全球供應鏈中斷(17%)問題。受訪企業中,長安汽車 表示由於湖北地區是主要配件採購來源地之一,疫情對公司配件採購產生一定影響;若在接下來的三 個月疫情持續在海外蔓延,企業在其他國家的採購活動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中小企業新傑服裝也表示, 由於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受限,物流不暢,原材料採購面臨困難,但這一情況將隨著復工復產進程得到 緩解。

企業在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員工、供應鏈、 營銷和市場等方面的考慮,都會影響其微觀 決策,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在2020年上半年 可能會處在相對較困難的狀態,這一狀態的 影響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來消化。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 梁曉暉

市場需求放緩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16日公佈的數據,1-2月中國規模 以上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同比分別下降13.5%、24.5%和20.5%。6份報告中的3份報告數據顯示, 企業將“市場需求放緩”選擇為主要壓力的比例最高,40%-55%的企業面臨該方面壓力(見圖3)。 受訪中小企業普遍面臨市場銷售減少的問題,原有訂單紛紛延後或取消,並且短期內無法獲取到新訂單。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生產問題得以解決,市場銷售問題會更加突出。

最高1/3企業預期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腰斬。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4 份調研報告結果顯示,多達30%的企業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超過50%。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月 15日的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月14日,38.9%的企業反映經營暫時處於停頓狀態,29.43%企業反 映疫情將導致虧損,18.13%的企業反映經營勉強維持。

第二產業受影響程度可通過用電量、市場銷售情況反映,且取決於復工復產的速度。根據中國國 家能源局公佈的信息,2020年1-2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02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8%,其中第 二產業用電量622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9。微眾銀行攬月智能資管團隊利用衛星監測了全國主要 港口船舶活躍情況,編制港口活躍度指數 10(見圖5.2),發現相比去年春節期間,今年港口吞吐量 恢復較慢,在節後第三週僅恢復到80%水平,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出出口製造業遭受的損失。據 國家統計局統計,1至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大宗耐用消費品當中,汽車 銷售額同比下降37%,傢俱下降33.5%,建材下降30.5%,家電下降30%11。紡織行業中小企業新傑 服裝表示,最大的壓力來自市場訂單減少,人力成本也有一定壓力。營收同比下降50%以上。

以人群聚集為主要場景的行業面臨巨大挑戰,線上行業釋放“逆勢”發展潛力,例如數字媒體、 電子商務及在線教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劉寶成認為:“疫情對第三產業 12 的打擊最大,對第一 產業 13 影響最小,對第二產業(製造業)14 的主要影響是復工復產問題。關鍵因素是普遍的恐慌心理 以及果斷的防疫措施影響了任何人員聚集型的生產活動,另外中央政府對受損企業的補貼計劃還需要 一定的時間通過地方政府進一步落實到位。由於國際範圍內運力的減少以及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許多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對中國企業的影 響 分 析

出口型企業面臨海外需求端訂單不斷收縮或取消的壓力。”

第三產業中旅遊業、餐飲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 響,預計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分別負增長56%和15.5%,全年同比減少9.32億人 次;全年國內旅遊收入負增長20.6%,減收1.18萬億元;一季度和全年的出境旅遊人次分別負增長 42.6%和17.6%,全年較上年減少2763萬人次 15。美團發佈的餐飲業調研報告顯示,72.5%的餐飲 連鎖店表示損失非常大。九成餐飲商戶面臨資金短缺。

數字經濟在疫情期間獲得加速發展。微眾銀行攬月智能資管團隊利用主流互聯網平臺的關注程度 製作了線上應用與行業的輿情指數 16,反映行業景氣程度與發展態勢。通過測算髮現,在線辦公、在 線教育、在線遊戲大幅增長,達到537%、169%和124%。

公司面授培訓已全部取消,預計2020年面授 培訓收入將減半。同時,在線教育業務蓬勃發 展,拓展線上教育業務能夠抵消部分線下業務 的影響。

——北京尚睿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曹士勇

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主要是正面帶動,包括 流量增長、推動在線教育滲透率進一步提高、 創造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機會等。未來行業競爭 加劇,也將使行業加快優勝劣汰的進程。

——洋蔥學院CEO助理、戰略主管 嚴天同

2.企業應對措施:

企業採取靈活復工、升級產品服務、壓縮開支等方式努力應對影響,中小企業商業策略多隨當下 市場需求而定,中長期發展思考相對缺乏。

企業通過遠程辦公、分批覆工等方式快速恢復生產。根據3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佈的 信息,全國除湖北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 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微眾銀行攬月智能資管團隊編制的中國經濟恢復指數(CERI)18 顯示,

2月26日企業調研結果顯示,59.5%的企業通過遠程辦公、自動化生產等靈活辦公方式實現復 工復產,19.59%的企業依託線上提供信息、服務實現產值。受影響嚴重的服務業企業還開拓了勞動 力靈活分配的新路徑。例如,盒馬鮮生首創“共享員工”模式,與超過40家餐廳、酒店和電影院連 鎖店開展合作,餓了麼、美團、京東等同行紛紛效仿。

企業通過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迅速轉產、改進技術和管理等方式升級產品服務。面對疫情對線下 市場的衝擊,多數企業已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快速變更營銷策略、促進線上轉型,擴展銷售渠道;運 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善生產方式,升級產品服務;針對疫情期間市場需要快速轉產防疫物資; 推動線上行業釋放了巨大發展潛力。受訪專家表示,疫情雖然給企業帶來巨大挑戰,但也在一定程度 上推動了企業加速轉型升級,促進部分行業兼併收購、淘汰落後生產方式、優化結構等進程。

例如,紡織行業部分企業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既支持國家疫情防控工作,又開拓了新 市場。伴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防疫物資需求大幅增加,該市場前景尤為光明。而尚睿通教育大力拓 展線上教育業務,以抵消部分線下業務受損的影響。新浪微博在疫情期間發揮互聯網優勢,建立線上 微公益平臺、疫情信息披露平臺,提高信息透明度,也為企業提供了產品線上發售渠道,業務獲得逆 勢增長。

然而,資源、能力、戰略眼光等限制正在阻礙中小企業轉型步伐。通過不同規模企業訪談發現, 為渡過難關,中小企業商業策略多隨短期市場需求導向而定,易受環境制約,中長期發展缺乏思考。另外, 與規上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影響上下游決策的能力有限,進一步導致轉型升級困難。比如,睿智思揚 主要以大型企業的線下活動策劃、執行為主業,雖然具備承接線上活動的能力,但現有客戶的供應商 格局較為固定,因而難以有效地轉型線上。新傑服裝迎合疫情期間的市場需求,正在投資醫療醫用口 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產品板塊業務,同時又顧慮市場前景不明確,擔心市場很快飽和。

大型企業則在疫情期間催生更快的發展模式、管理、市場等全方位的轉型升級戰略。例如,安踏 集團在疫情起始階段就快速啟動全員零售策略,號召所有員工線上精準化、多平臺營銷,獲得良好市 場效應。此外,公司已啟用全員線上辦公系統,線上業務轉型等工作,抵消了部分影響,疫情推動公 司加速了轉型步伐。

疫情推進了企業向線上轉型的步伐,企業需要 重構營銷思維,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在突發事件 中生存下來。

——安踏集團副總裁 李玲

疫情將促進健康汽車的研發,促進車企營銷方 式向線上轉移,促進車企創新發展模式。

——長安汽車副總裁 譚本宏

疫情下用戶需求使得雲辦公、雲教育、雲娛樂、 雲健身等成為新的消費形態,並有持續增長的 趨勢,就業市場在這些方面的崗位需求會增加, 企業也會提供相應的培訓。 ——新浪微博國際部副總經理 王敏

新基建20 更注重數字化、智能化,將促進中 國基礎設施領域的PPP項目迎來新的發展機 遇,也帶動公司基建投融數字化業務加速發展。

——北京明樹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EO 肖光睿

面對供應鏈中斷、市場放緩等兩端衝擊,多數企業傾向於暫時縮減成本開支。部分中小企業通過 借款、裁員、降薪等方式緩解資金壓力。據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暉的觀察,大部分企業 傾向於在3-6個月內收縮產能。新傑服裝在訪談中介紹,公司原本滿負荷運營,還外包了7-8家工廠 加工,目前已取消外包,轉到自有工廠生產,但仍面臨材料供應緊缺和市場萎縮的困難。

企業普遍認為社保減免等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政策最有幫助。企業普遍反映,社保、住房公 積金 24、電費、租金等減免政策最有幫助。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公佈的信息 25,目前出臺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減徵政策合計最大可為企業減負6500億元以上。

各地出臺的復工復產、優化服務政策對企業也有較大幫助。疫情期間各地執行14天隔離等較為 嚴格的防疫政策疊加火車航班停運,製造業企業面臨用工困難。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支持政策,通過協 調復工專列、提供路費補貼、簡化員工復工手續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例如,義務市政府出面 幫助當地企業招工,復工專列運送工人到崗,全額補助企業包車接送員工,給予自行返回員工金額補 貼。截至3月7日,義烏市復工專列共接回逾11萬名員工。河南與浙江簽署“健康碼”互認合作協議, 簡化跨省員工辦理手續的流程。另外,當地政府也採取了稅務諮詢的扶持形式——新傑服裝在訪談中 提到,政府派出專員一對一指導企業申報優惠政策。

在相關政策支持下,部分中小企業仍面臨融資困難。目前的金融政策偏倡導性,政府鼓勵相關機 構通過延期還款付息、優惠貸款等方式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26。然而,實際執行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商業銀行出於自身風險控制考慮,傾向於選擇效益較好的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因此,真正面臨資金流 困難的中小企業依然貸款難。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同需調整。儘管中央已頒佈相關內容,暫未有受訪 談企業反映享受到政策扶持,表明其在政策溝通和落地執行層面上或有延遲。

面向重災行業的專項支持政策幫扶效果顯著。以旅遊業為例,目前旅遊業務停滯,退款給這些企 業造成了巨大的流動資金壓力。針對這些挑戰,旅遊業出臺了向旅行社暫退現有繳納旅遊服務質量保 證金 27 金額的80%和延長虧損最長轉結年限等重點扶持政策。其中,退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這部 分金額可達80億元,平均到每家旅行社可獲得約20萬元,對緩解旅行社現金流壓力有明顯作用 28。

16

疫情對旅遊行業造成的影響是致命性的,旅行 社、酒店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政府相關支持政 策出臺速度很快,並且對旅遊業有重點支持性 政策,能夠有效幫助中國旅遊業恢復。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 李寶春

4.對未來發展的預期:

企業、行業和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指數較高,全球經濟發展前景因疫情流行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製造業恢復進程加快,專家、企業普遍對行業恢復有信心。第二產業正隨著復工復產進程快速恢 復產能,供應鏈也將逐步恢復運作效率。例如,汽車行業有專家認為,此次疫情對汽車產業短期帶來 不利影響,但不改行業整體復甦態勢 29。長安汽車目前重點、熱銷車型的產能已恢復到90%,疫情可 能導致行業加速優勝劣汰,優勢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但行業整體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安踏集團副 總裁李玲女士認為,疫情雖然對公司短期的市場造成衝擊,但疫情讓人們更重視健康和戶外運動,這 為公司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第三產業恢復仍需要時間。當前,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活動頻率加快,但由於普遍對室內人群 聚焦場所活動仍心存顧忌,餐飲、旅遊、酒店、會展等服務業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但一些企業,例 如睿智思揚在訪談中認為,雖然目前線下交流活動全面停滯,但人們面對面的交流仍然十分重要,相 信疫情結束後市場會快速復甦。此外,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生鮮物流等服務行業迎來了 巨大機遇。

總體上看,中國經濟發展向好趨勢不變,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與日俱增。由於大多數調查和採訪 於3月初進行,此前COVID-19還未被宣佈為“全球大流行”,專家普遍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是短暫的,因為疫情對經濟發展只是外部干擾因素,不是經濟系統本身出現問題。當時專家認為,中 國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遇到很大挑戰,後三個季度將加快恢復。然而,疫情在其他國家和貿 易夥伴國的蔓延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複雜影響。下行壓力主要來源於全球需求萎縮、全球價值鏈生產 放緩或停滯、跨國公司將生產遷出中國(不一定只基於疫情的影響)。全球貿易協會周卓穎認為,很 多跨國公司受疫情影響考慮尋求供應鏈多元化,這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將會造成一些影響,未來中國企 業要深化與國內外上下游多方的緊密合作,才能靈活應對挑戰。部分受訪專家同時認為,中國不同行 業產業鏈完整度較高,部分行業生產轉移需要時間,國內需求相關性日益增強等因素,又會削弱這些 間接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