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農民工返城 具體內容是?採取了哪些防護措施?

面對務工人員的大量異地遷徙,如何消除或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認為,無論是務工人員輸入地還是輸出地,都要做好把關和預案准備,可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在返城途中全程監測出現疫情的可能。

  1.7億農民工返城

  我國共有近2.9億農民工,其中1.7億多要外出務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即將到來的務工人員返城高峰又將增加更多考驗。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四川、安徽、湖南、貴州、海南、山東、黑龍江等多省針對農民工返工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對農民工就業進行分類安排。

  面對務工人員的大量異地遷徙,如何消除或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認為,無論是務工人員輸入地還是輸出地,都要做好把關和預案准備,可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在返城途中全程監測出現疫情的可能。

  應對1:專列、專車“點對點”送達

  2月1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針對即將返城的農民工採取“專人、專車、專廠、專線”直達運輸。12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對該類車輛確保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四川、安徽、黑龍江、湖南等多省開通專車直達運輸服務,且舉措類似。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四川省近日啟動了護送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的“春風行動”,組織“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通過開火車專列、包客運專車的方式,將外出務工人員送往崗位。

  當地政府多部門聯動,利用二維碼收集出行需求,統籌安排路線及車輛,許多流程都是在線處理。

  登車前,乘客需提供“健康證明”和“返崗登記表”,證明其本人及家庭成員沒有疫情症狀,確定其屬返城返崗人員,並載明其基本信息和緊急聯繫人。

  安徽同樣要求,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具備排查疫情防控能力的衛生機構,接受免費健康檢查,出具《健康狀況隨訪記錄表》,在確定健康且佩戴口罩的前提下,購票乘車。

  車上設置隔離區,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進行體溫測量。對於開行的超長客運車輛,運用客運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確保疫情防控有效、車輛運行安全。

  “春風行動”原則上2月9日開始,開展時間暫定1個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四川已有60%以上即13個市州開行超長客車123趟次,將5366名農民工安全有序發往廣州、深圳、珠海等地。

  應對2:開展線上職業培訓,促進就近就業

  2月6日,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通知,引導農民工合理安排返城返崗時間,避免春節後盲目外出。對不外出務工的,積極引導通過線上職業培訓學習,推薦就地就近就業。

  山東首先在省內提出方案,鼓勵引導農民工在疫情防控期間參加線上培訓。對參加培訓並考核合格的人員,由參加培訓人員戶籍所在地人社部門,按照5元/學時標準給予生活費補貼。各地人社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放信函等方式,動員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待崗人員和在家等待開復工職工報名。

  貴州同樣是勞務輸出大省。春節期間,貴州全省返鄉農村勞動力達187.31萬人。貴州通過貴州公共招聘網、貴州人才信息網等平臺,推廣線上招聘、遠程面試。截至目前,已收集省內外新增就業崗位127萬餘個,其中企業崗位約60萬個,完成126.59萬返鄉勞動力節後就業對接服務,佔返鄉勞動力總數的67.58%。

  海南省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用工荒”問題,近期該省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組織發動省內農民工到省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進行務工。既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條件,又有助於增加農民務工收入。同時,對本省農民工普遍開展技能培訓,加大線上招聘力度。

  成都指導打造一批鄉村創新創業基地和孵化平臺,為有創業需求的返鄉農民工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創業服務。

  建議:輸入地輸出地聯防聯控,為無住處人員提供隔離場所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認為,大量務工人員返城過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涉及環節多、層級多、部門多,應建立健全流出地、流入地、衛健等部門參加的聯防聯控機制。

  建議務工人員流出省份,特別是流出量大且疫情較重的省份,要與流入量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特大城市建立聯防聯控,明確各方的負責人、協調人和應急聯絡電話號碼,保證聯防聯控機制高效運轉。

  建議結合疫情特點,立即組織專門力量檢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案是否具有操作性,修改不適合應對這次疫情的內容,修改的範圍包括市級、區(縣)、街鄉、社區四個層級,以及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應對預案,使預案真正成為應對疫情的有力工具。

  同時,區、縣政府組織街道或鄉鎮,與居委會、志願者一道對進城務工的每個人的身份證號、來源地、有無發熱及與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密切接觸等情況進行登記。

  對有異常的人員要採取到醫院隔離的措施,對無異常的人員要勸其自行在居住處隔離觀察14天,要為無居住處的人員提供隔離觀察14天的場所。

  此外,務工人員流入量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可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務工人員返城高峰可能出現的疫情風險,重點分析務工人員來源、集中返城時間段等,並在返城途中全程監測出現疫情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