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集寧區積極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不負春光,集寧區積極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全文2301字,閱讀約需5.5分鐘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集寧區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採取有力措施,搶抓農時,引導群眾在做好自我防範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在廣闊的田地裡,在蔬菜大棚裡,整地、播種、澆水……種植戶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春耕備耕的序幕已拉開,到處是一派“人勤春來早,田間耕作忙”的生動景象。

農資儲備是關鍵

春耕在即,備耕先行。“春分後就開始備耕了,地裡的秸稈、雜草都清理完了,過幾天就要為翻地做準備了,為種玉米打基礎,今天剛去農資店,選了種子和化肥的種類,提早為今年的春耕做準備,希望2020年有個好收成。”馬蓮渠鄉霸王河村的常建新告訴記者,作為農業種植帶頭人,一名技術能手,他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一步也沒落下。目前種植戶們需要的農資都能買到,打個電話或者微信轉賬,農資經銷店就會送貨到家,既方便了村民也減少了種植戶的聚集。

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春耕備耕有序開展離不開化肥、種子、地膜、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在集寧區懷遠路玉明種業農資銷售店,一袋袋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整齊地放在門店和倉庫中,店內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分類、配發。“3月初各地農資企業復工復產,店裡需要的農資已經全部到位了,眼下正是春耕緊要關頭,不會耽誤今年的農時所需。”店主高風英一邊忙著備貨,一邊說著今年農資儲備配送情況。目前種植戶可根據需求,預約下單送貨到家或者村口,“保姆式”服務可以讓種植戶足不出戶就解決了問題。

集寧區農牧水利局各部門也迅速行動規範農資市場秩序,嚴把進貨、儲存、銷售“三關”,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商品進入市場,同時出動執法人員對農資進行專項檢查,指導農資經銷店規範建立臺賬,加強可追溯性,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大棚內春意濃濃

春分已過,春耕在即。集寧區蔬菜大棚均已開工備耕,種植戶們搶抓春耕時機,忙著種植秧苗、整理苗圃和採摘蔬菜。

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在霸王河村蔬菜大棚基地裡油菜、芹菜、香菜等綠色蔬菜翠綠欲滴、長勢喜人,大棚裡處處洋溢著春天的希望。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分工合作、分散做工,選種、裝土、澆水......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井鵬成是蔬菜大棚種植戶,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蔬菜大棚內忙著採摘剛成熟的的小油菜,準備供應市場。

井鵬成說:“為有效保障市場供應需求,大棚採取錯時種植,每個大棚的採摘時間都不同,現在這個棚裡面的各類蔬菜基本上都已經可以供應市場了,雖然之前面臨滯銷問題,但是隨著餐飲業的復工復產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井鵬成還第一時間向紅十字會捐贈了9000斤蔬菜,讓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復工復產全面展開,大棚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儘管廣袤的土地還未解凍,但春耕的人們已經行動起來,閒置了一個冬天的農業機械也到了“甦醒”的時候,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春耕備耕工作開始了。分批錯時下地、間隔分開做活,智能化作業、網絡“充電”培訓,在集寧區的田間地頭一幅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的春耕圖已經展開。

在白海子鎮趙家村,遠遠就看到種植戶趙建忠忙碌的身影,近幾日他每天都在地裡忙碌著為春耕做準備。“季節不等人,種地還得提早準備,農資到位就開始犁地了,今年打算種植馬鈴薯、玉米、甜菜和向日葵,全程機械化耕作,全部採用膜下滴灌,現在機械化作業對我們種植戶來說太省心省力了,既減小了勞動強度,又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成本,期盼今年有個好收成。”蒙興建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建忠笑著說,“再等幾個月,您再來,就可以看到眼前這片土地上種滿了向日葵。”

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2020年,白海子鎮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1000畝土地流轉到蒙興建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讓“挪”不動的土地“活”起來,村民既可以領到土地流轉金,又能在農忙時去合作社務工。村民宋儒將家裡的30畝地都承包給了合作社,“年齡大了自己種不動了,土地也就荒在那了,將土地承包給合作社後不用種地,旱澇保收!”村民宋儒數著自家土地流轉金,臉上笑的美滋滋地說。

為了讓村民在自家的田間地頭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農技快餐”,區農牧水利局積極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全力保障春季農業生產正常推進,切實解決春耕中的實際問題。

區農牧水利局副局長趙潔說,“目前,我區所需農資已全部拉運到位,農資供應可充足保障。積極為種植戶協調銀企對接工作,暢通種植戶融資渠道,實現應貸盡貸,同時發揮農技推廣員和產業指導員作用,開展線上農業知識培訓,指導種植戶學習專業農技知識,幫助種植戶科學、專業地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據瞭解,今年集寧區土壤墒情適宜,可利用耕地面積為14.3萬畝,播種面積大約10萬畝。其中旱地4.2萬畝、佔比42%,水地4.8萬畝、佔比48%,溫室大棚1萬畝、佔比10%;其中高標準農田2.46萬畝、佔比24.6%;水井480眼,各類灌溉機具480套。高效節水技術已普遍推廣,膜下滴灌總面積達3.2萬畝,高效節水技術佔到32%,機械化水平達到了90%以上。

大馬力秸稈打捆機轟鳴著在農田裡往返穿梭,將廢棄秸稈擠壓成捆,進行回收利用;在蔬菜大棚裡,農民正培土、育苗,吊蔓整枝;在網絡直播間,技術人員忙著解答指導,商戶農戶熱聊農資問題......集寧處處都是“春忙”的火熱場景。“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齊心抗疫、多措並舉、不違農時,在這個春天,集寧人只爭朝夕,不負春光,用汗水澆灌希望,用勤勞實現夢想。

審核:張潔 徐吉寶 蔡珺

終審:鄭少慧

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不负春光,集宁区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