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成功祕訣揭祕: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已經是過時的話題了,可仍舊想在新號中談一談。

2019年果然沒有辜負人們2018年末人們對它的預期和遐想。“倒閉”、“撤退”、“暴雷”、“裁員”的故事在這一年接連發生,你方唱吧我登場。

薛兆豐成功秘訣揭秘: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流水的公司、鐵打的打工仔。在互聯網資本市場疲憊的一年中,打工者也不好受。996已經成為今年關注度較高的話題,所謂996就是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簡寫。

薛兆豐成功秘訣揭秘: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對於996的看法,著名綜藝節目《奇葩說》也對此展開過一場辯論,到底要不要996?節目常駐嘉賓薛兆豐薛教授的一番經濟學推論,贏得滿堂喝彩,讓在場的嘉賓、演員、甚至觀眾都找不到可以反駁的理由。薛老師的推論大概是這樣的:

1,在經濟學當中,買方和賣方之間不存在競爭,只有賣方和賣方,或者買方和買方之間存在競爭關係。

2,在工作關係當中,賣方就是員工,出售自己的時間、價值;買方自然就是老闆。

3,在買方之間、或者賣方之間的競爭手段,無非有兩種:一種是提高對方的競爭成本、其二就是限制競爭。

4,所以,問你要不要限制別人996?要,因為這可以限制對方的競爭。那問你自己要不要996?要,因為這可以提高你的優勢,也就是提高了對方的競爭成本。

這段推論,句句在理,關聯緊密,邏輯清晰。如果讓我對這段推論找一個瑕疵出來,我真的無從下手。因為,這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客觀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沒有爭論的必要。

薛兆豐成功秘訣揭秘: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說到這裡,想必有的讀者已經煩了。說了別人一堆正確的地方,甚至這些“對”大家已經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說呢?別急,我再賣一個關子,先講一個故事:

說在古代,有兩個人甲和乙,同為一家地主打工,每人每天10兩糧食。有一天,地主覺得兩個人的開銷太大,決定縮減開支。就把兩個人叫到面前說:“最近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了,我一天只出10兩糧食,所以你們要走一個,這個月就當做考核吧。輸的人就是要離開的那個”。於是甲乙變成了強烈的競爭關係。

為了不讓自己被淘汰,甲乙都開始更加努力的幹活,一個人都要幹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活。一個月後,地主發現,同樣的價格,竟然換來了成倍的勞動結果,他開始喜歡上這種辦法。於是又把兩個人叫到面前說:“哎呀,你們的競爭太激烈了,難分勝負,我很為難啊!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樣,再考核一個月,,,”

。。。。。。

這個故事不會有結果,如果甲乙都必須需要這份工作,競爭將一直延續下去,除非競爭消失,但是競爭永遠都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因為甲乙要生存,因為土地只在地主手裡。他們要爭奪這份由地主支配的有限資源。

薛兆豐成功秘訣揭秘: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回到經濟學中,賣方和買方到底有沒有競爭呢?沒有!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沒有任何條件規定一個人一定就是賣方,或者一定就是買方。當資源短缺到不能通過買賣關係獲得的時候,買方就會自己去爭取、或者說生產資源。(當然,這一點薛老師在他的其他課程當中有所論述)

故事當中的甲乙,在歷史當中一定存在過,因為我們的國家經歷過地主制度的時代。歷史也告訴我們,土地長期控制在地主手中的結果,就是很多像甲乙這樣的,要去自己爭取土地、生產資料。那麼迴歸到工作當中。996或許就是一個開端,在競爭處於還算良性的時候,就如同薛老師在《奇葩說》中所說,賣方和賣方之間發生競爭,提高自己和別人之間的競爭優勢就好了,可以理解為努力上進。可是一旦這競爭變了味道,那麼所有人都要對996說不,因為資源已經不能靠買賣關係獲得了。這個時候,作為打工者,在這個時代,想必不需要魯迅先生,他們就會有自己最理性的抉擇。那作為老闆,對於996也要有足夠的認知,資源可並不會永遠握在一個人手裡。所以,為了大環境的著想,所有人要共同抵制996,重寫洗牌對所有人都將是痛苦,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

薛兆豐成功秘訣揭秘:經濟學要被玩壞了

這就是薛兆豐成功的方法,用經濟學這種理性的邏輯,讓我們看到複雜社會關係中,清晰的經歷曲線。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明白,因為我們在自己直覺和思考下做出的一系列決定,彙總在一起,才是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因為人類活動的歷史經驗,我們總結出了經濟學。也正是因為有了經濟學,讓我們更有勇氣去按照自己的直覺、自己的思考去做事。

所以,當有人問你要不要996時,你的回答一定是你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思考而來的,你的回答對於你而言,就是最正確的。這,放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樣,你對自己的決定,就是於你而言,對你最好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