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01你是否真的理解這個職場?

有時候我喜歡異想天開:如果世界的資源是無限的,我們的生命也是無限的,那麼這世界會怎樣?

從此不需要貨幣或金錢;工作不過是娛樂項目中的一種而已;不再需要爾虞我詐;不再需要合同來約束保障;甚至,一夫一妻也不是必要;對於馬上準備開搶春運車票的來說,我們再也不用搶票了......哈哈

看,各種習以為常的機制失效了,我也在想,這些機制的基礎是什麼,為什麼資源無限就失效了? 我在薛兆豐的經濟學課中找到了答案​:是因為經濟學原理這一刻失效了!

“得到”有一門王牌課程《薛兆豐的經濟學課》,我才剛學了一半,但是已經讓我受益匪淺,我意識到,金錢、工作、信息、合同、管理等,都是經濟學規律的結果,經濟學的底層邏輯,構成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行為。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薛兆豐(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有時突然問一下自己:職場中最重要的規律是什麼? 腦子裡會一片空白。

懂規矩?

搞好人際關係(學會拍馬屁)?

學會別人不可替代的一技之長?

會宣揚自己的價值?

會與別人溝通和協同?
...

這些似乎都很重要,但這些都是技巧層面而不是底層邏輯。

我認為,當我們明白一個事物的底層邏輯,也就是第一性原理後,我們的辦法和技巧則是無窮的,且不會偏離方向。本文從底層的經濟學邏輯,來思考一下我們職場中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02 管理關係:老闆與員工的信息不對稱

可以先思考一下,老闆和員工誰是強者?

我們很容易產生直覺:老闆肯定強勢,他不但剝削你,還可以解聘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老闆要剝削員工談何容易?實際情況經常是這樣的:老闆為了公司資金鍊在疲於奔命,員工則心安理得坐在那裡按部就班;當某個很“牛”的員工提出要離職的時候,那一刻的老闆幾乎就是孫子,你還認為此時老闆是強者?

下面,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揭示這個底層邏輯。

在生產中,老闆投入資本、設備,員工投入勞動力。

老闆投入的資本如設備、場地等基本上是透明的、確定的。而員工工作的投入則是不透明的:員工入職前,可能會誇大自己的能力;入職後,工作的努力程度會受各種影響打折扣;工作中,總會利用 8 小時時間刷手機、看八卦,甚至還會網購、打遊戲;出差時,有的員工總會報銷不必要的費用.....

在這個過程中,員工的信息對老闆的信息就是一個不對稱關係,員工只要出工不出力,很容易就“糟蹋”了老闆的資本,老闆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弱者!所以,企業就有了“管理”這個概念。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信息不對稱,他們會在濫用資本嗎?


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管人”? 有人認為是關心員工搞好工作氛圍,有的認為是加強績效考核,薛兆豐的觀點是:

管理的本質就是:“如何防止勞動力濫用資本”

從這個本質出發,我們任何的管理機制就有了落腳點,任何不能“有效防止勞動力濫用資本”的制度都是不合理的。

針對勞動力濫用資本這樣一個不對稱信息,老闆會怎麼做呢?

一種方式是建立合約、制度、考核、回報等機制。但要員工填寫大量的報告,展開全面的績效考核,都需要佔用員工額外的時間成本,員工也會針對報告、考勤的制度想出各種“對策”,如果各種制度過於嚴格,老闆還容易被戴上“剝削”的帽子。

我認為另一種方式比較有效,就是想辦法讓勞動力的利益向資本的利益看齊。老闆可以與勞動力按照項目共享最終成果,只要項目在市場上獲得利潤,勞動力也得到一定的分成,讓勞動力的利益與資本利益一致。這種模式的終極做法就是期權。不僅僅是收益上,還可以在其他方面讓勞動力的利益與資本利益一致,例如讓勞動力在工作在獲得技能上的鍛鍊機會,構建企業願景並融入員工的個人理想等。


03 薪酬關係:薪水是老闆定的嗎?

薪水當然是老闆定的,有錯嗎?

對於員工來說,薪水越多越好嗎?

如果你認為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那麼你就需要看下文了。

先看個例子:你開價 500 萬賣掉了自己的房子,雖然價格是你開出的,但你開這個價格是參照市場均價來開的,如果價格高了就很難成交,所以這 500萬的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與其說是賣掉了500萬的房子,本質上是你對外宣佈了這裡的房價。

同理,老闆不過是宣佈了我們的薪水,而這個薪水由市場現狀和公司現狀決定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任何一個不按照經濟規律開工資的老闆,總會受到懲罰,所以老闆大都是聰明人,不會刻意去違背市場的力量。

經常發現有人加工資的理由是這樣的:“我好久沒有升工資了”;“公司裡 XX 都調工資了”;“我同學的工資都是我兩倍了”;“房貸還不上了,家裡小孩養不起,要借錢過日子”......

而本質上,老闆只會為因你能力的提升而帶來新增的價值買單,這就不得不提經濟學中一個重要底層概念:邊際。

簡單的理解: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

我們天天都在平衡邊際:睡眠是生存的保障,如果睡眠超過 7 小時還繼續睡,產出的效用就會減少,所以我們會選擇起床上班工作,如果連續工作時間過程過長,效率就會下降,我們會選擇去鍛鍊,鍛鍊超過 30 分鐘後,效用下降,我們會選擇看書提升自己或陪家人...... 總之,我們每天都希望自己花的每一分鐘產生最大的效用,這才是令人滿意的一天。

資本也是一樣,資本投入在哪裡的邊際效用最大,資本家就會投入到哪裡。經濟學不談情感,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產要素,都可以用錢來計算,人、市場、設備、場地、合作伙伴、客戶關係等,所以,我們的邊際貢獻不僅要跟同事比較,還是要跟其他生產要素比較。

那麼一個員工的薪水是否合理,除了看市場定價,在具體的企業中還要看他的邊際貢獻,邊際貢獻 = 產出收入 - 變動的成本。對於老闆來說,一個員工要加薪,關鍵是看加薪後的邊際貢獻是否 >0。

職場是個長期動態博弈,如果你要求的薪水過高,老闆可能會考慮,不如把這些錢用來打通客戶關係,效益可能更好。如果老闆被迫給員工加了高薪,他會給他加大工作量,多安排加班等方式來維持邊際貢獻的平衡。

如果員工的薪水過低,員工則會有更多的方式“濫用資本”形成對策。


04 行動直指南

總結以上,核心觀點包括:

  • 管理是為了防止勞動力濫用資本
  • 勞動力的薪水是由邊際貢獻決定

下面提出4點行動指南:

1、與企業共同成長
遵循個人利益與資本利益同步的原則,與企業一起成長是一種正確的職場打開方式,可以適當調整個人的興趣與成長方向,與企業的發展方向儘量一致。同時,主動尋求承擔額外的任務,讓老闆更容易將自己與那些純打工拿工資的員工進行區分,主動與老闆溝通及彙報,降低老闆對你的信息不對稱性。

2、個人成長排第一
資本家不會因為今天你做出了貢獻,明天就能讓你坐享其成,所以,不論年齡,成長必須貫穿個整個職業生涯,只要我們今天的能力比昨天有一點點成長,就意味著邊際貢獻在提升。就意味著在和資本的博弈中佔得先機。

凡是能當老闆都不傻,他們會遵循市場規律為你的成長而加薪,但是如果企業制約了個人的成長,那麼可以堅決辭職,去尋找更加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因為成長而不是因為薪水辭職,這才是關鍵。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個人成長才是硬道理


3、爭取“剩餘索取權”
職位越高,工作複雜性越高,工作量就越難以衡量。

銷售整天在外奔波,你不知道他是在約客戶還是在海邊逍遙;高級經理上班關著門,你不知道他在思考公司戰略還是在處理私人事物。

有一種分配模式不是按照投入時間來計算薪水,而是按照企業剩餘的利潤來計算薪水,這就是“剩餘索取權”。聰明的老闆一般都會讓銷售、高級經理參與“剩餘索取權”,讓他們自己監督自己,這類人也因此獲得更大的工作自主權,可以去充分施展自己才能。

當然,這類人需要承擔企業利潤的風險,他們將和資本共進退。

4、不要索取高於自己價值的薪水
索取高於自己價值的薪水,不一定是好事,他們可能要承擔其他的風險。我見識過一位老闆在公司以罵人著稱,公司裡所有的人都明白:老闆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薪水請他們進來,就是包含著“精神創傷費”。

而索取略低於自己價值的薪水,則總是能保持被資本追逐的狀態,老闆會更加器重你,你在職場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

國外有長期的統計證明,工會抗爭比較活躍的地方,工人薪水會相對比較高,但是由於違反了薪水與邊際貢獻相匹配的經濟規律,這些地方的生產力水平反而更低。

05 經濟學是人生的底層邏輯之一

經濟學是我們行事邏輯的第一性原理,上面談到的內容還有一個隱性假設,即我們討論的都是“理性/聰明的老闆”、“理性/聰明的員工”。事實上,再厲害的人也並不是純理性動物,我們需要另外兩門底層學科來支撐,通過哲學樹立向善的人生觀,通過心理學洞察人性的非理性情緒。

我們總是“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一方面是因為你知道的只是皮毛和麵上的技巧,沒去搞懂事物的第一性原理;另一種情況就是你知道了第一性原理,但是在實踐中不會思考,總結不出好的技巧。

從經濟學思維重新理解員工和老闆的關係

經濟學、哲學、心理學是這個修煉之路的指明燈


因此,這一生我們都需要不斷修煉提升自己,經濟學、哲學、心理學是這個修煉之路的指明燈,修煉這三樣,人生不會困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