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期貨”保駕護航 保障海南保亭膠農安心割膠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近年來,橡膠行業由於供需發生變化,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橡膠價格的低迷,對膠農的利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如何在膠價大幅波動的背景下保障膠農的利益不受損害?“保險+期貨”正是對症下藥的一劑良方。

開展橡膠“保險+期貨”項目是落實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定和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體現。受地理和氣候影響,橡膠種植業是海南省保亭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18年,全縣橡膠種植農戶總數為126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700多戶。截至2019年9月,民營種植面積12.24萬畝。近幾年,由於橡膠價格持續低迷,給當地膠農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膠樹是割還是砍成為膠農兩難的決定。“保險+期貨”項目的開展圓滿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通過對橡膠價格進行保險,可以切實保障農民收入,提高膠農的割膠積極性,進而有效保障橡膠資源的自給性。歷史經驗證明,“保險+期貨”項目的實施,最終使得膠農復割率達到20%。

2020年,海南省保亭縣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已經啟動。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提供資金400萬元,保障橡膠5000噸。在保險端,由太平洋產險公司承保;在期貨端,中信期貨子公司中信中證資本負責場外對沖。中信中證資本富有創造性地設計出一套應對不同行情的風險管理方案:用亞式看跌期權應對下跌行情,選擇較低價格記入目標價格,提升下跌行情中的風險保障能力;用二元敲入敲出結構應對上漲行情,最大程度保障農戶利益;與保險公司採用創新的即時按日賠付方式,按照農戶的實際產量快速理賠。

太平洋產險公司創新開發了實現價格類保險信息自助採集的“e農險5.0-價易賠”系統,有力地保障了太保首創的 “按當日實際產量和當日價差計算賠付金額,快速賠付”保險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太保農險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優勢,並支持太平洋產險進一步擴大“價易賠”系統試點範圍,保障膠農復工復產積極性,實現增產、增收,切實促進橡膠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海南省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中信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險+期貨”項目自2017年開始便在海南省保亭縣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保障當地農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該項目的推進和完善,最終將為當地、周邊區域乃至全國橡膠種植行業的風險管理模式提供啟發,為中國橡膠行業的平穩發展保駕護航。

受各種客觀因素所限,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作為商品價格風險管理的工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難以為農民所用。“保險+期貨”模式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一方面,農戶可以選擇較容易理解的保險產品,為種植或養殖產品的價格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專業性,將農戶面臨的價格風險進行轉移和對沖。“保險+期貨”模式打破了個體和企業運用金融衍生品管理風險的障礙,不僅在農業方面值得推廣,而且為更多行業利用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了思路,增強了實體經濟的韌性,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上述負責人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中信期貨將繼續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為廣大客戶、膠農提供更加完善的風險管理方案,為服務實體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