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知識大全(推薦收藏)


母乳餵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效果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等等。

第一週

怎樣開始母乳餵養?

及時哺乳

當你在產房裡第一次抱起寶寶時,要馬上把他的嘴放到你的乳房上。雖然這時成熟乳還沒有開始形成,但你的乳房已經在分泌初乳,初乳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保護他不生病。

如果你的寶寶是早產兒,你也許不能馬上開始喂他,那就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等寶寶身體強壯、能夠吃奶時,他就可以通過導管或奶瓶喝到這些奶。

讓寶寶正確含住乳頭

剛開始母乳餵養時,要記住給寶寶餵奶不應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寶寶含住你的乳頭吮吸時,要注意體會乳房的感覺。

寶寶的嘴應該含住你乳頭之下的大部分乳暈,而你的乳頭則應含在他的口腔深處。如果寶寶的吸吮讓你感到疼痛,你可以用小指塞入寶寶的牙床和你的乳頭之間,中斷他的吮吸,然後再試一次。一旦寶寶能正確地含住乳頭吮吸,那麼接下來的事,他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你應該多久喂一次奶?

要經常餵奶。你餵奶的次數越多,成熟奶分泌得越快,量也越大。每24小時喂8~12次,每次分別用每隻乳房喂15~20分鐘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頻率。

專家指出,只要新生兒有飢餓的表現,比如表現得更警覺、更活躍、小嘴不停地張合,或者四處尋找你的乳頭,就表明你應該給他餵奶了。哭是寶寶很餓時的表現,也就是說,你應該在寶寶開始哭鬧之前就給他餵奶。

在母乳餵養的最初幾天裡,你可能需要輕輕叫醒寶寶給他餵奶,而寶寶則可能在吃奶的過程中又會睡著。要想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你可能需要把襁褓打開或者給他脫掉一件衣服(如果天氣條件允許的話)。為了保證寶寶每天都能吃到足夠的奶,如果他上次吃奶是在4小時之前,那就應該叫醒他吃奶了。

怎樣舒適地給寶寶餵奶?

因為給寶寶喂一次奶的時間可能會有40分鐘那麼長,特別是在他剛出生的那幾個月,所以,你最好找到一個舒適的地方餵奶,選擇最適合你的母乳餵養姿勢,免得腰痠背痛胳膊疼。

如果你是坐著餵奶,哺乳枕可以幫助你支撐寶寶的重量。在確保你自己和寶寶的姿勢都很舒服之後,再開始餵奶,因為你們得用一個姿勢坐(或躺)上一段時間呢。

最初6周的常見問題

雖然母乳餵養由來已久,但一直都不那麼輕鬆,特別是很多媽媽在開始階段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母乳餵養問題。下面是你在最初6周裡可能會遇到的一些最常見的問題:脹奶、乳頭疼痛、乳腺炎等。如果你遇到以上問題,並且身體不適已經影響到正常餵奶,特別是在你認為自己有可能得了乳腺炎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有些媽媽很輕鬆就能適應母乳餵養,不會遇到嚴重的身體或心理問題。但也有些初為人母的女性覺得母乳餵養很難。所以,如果你感到沮喪,要明白不只是你一人會這樣。積極配合醫生採取有效的治療方式,儘量把母乳餵養堅持下來。

剖腹產

母乳餵養注意事項

剖腹產的媽媽雖然不像自然分娩那樣很快感覺到乳房脹痛,但從寶寶出生開始,體內的激素就開始了自我調節,泌乳素就開始了運動,而一旦錯過最初讓寶寶吸吮的時期,在日後餵養就會比較痛苦。

所以還是要提醒媽媽,不要因為餵養的姿勢痛苦,或擔心影響傷口癒合而拒絕寶寶的吸吮。

1、用正確姿勢餵奶

給寶寶餵奶時,建議產婦不要坐著喂,或者採取搖籃式的哺乳姿勢,因為這樣會讓壓倒腹部的傷口,從而感到疼痛。

一般情況,產婦和寶寶面對面側躺在床上,更方便餵奶。側躺在床上餵奶的時候,可以在身後放幾個枕頭作為支撐,也可以在頭和肩膀下面墊個枕頭,在彎曲的雙膝之間再夾一個,讓後背和臀部在一條直線上。讓寶寶面朝產婦,用下面的胳膊摟住寶寶的頭。

或者產婦也可以把下面胳膊枕在自己頭下,用上面的胳膊扶著寶寶的頭。如果寶寶還需要再高一些,離你的乳房更近一點,可以用一個小枕頭或疊起來的毯子把寶寶的頭墊高。姿勢正確的話,寶寶不用費勁就能伸頭夠到你的乳房,不需要產婦弓著身子讓寶寶吃奶。

2、不要盲目催奶

目前,很多人都認為,應該給剖腹產的媽媽補充營養,喝大量的催奶湯,但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初產婦幾乎都面臨開始乳腺管不暢通的問題,此時若盲目催奶,會造成產奶量增大,但又無法被寶寶及時吸吮,所以只能讓乳房更加脹痛。同時媽媽產後也不要暴飲暴食,這樣很容易導致急性胃腸炎或膽囊炎等病症的發作。

產後不要大量飲用月子湯,尤其是現在市場上買的一些月子湯,有些湯內含的一些成分會導致產婦下奶過猛等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乳腺管不通暢,也會使產婦很痛苦,同時還容易出現硬結。

建議在產後半個月後根據乳汁的情況考慮進食催奶湯汁,促進乳汁的通暢

奶水不足怎麼辦

奶水不足的原因

一般女人分娩後,胎盤排出,雌激素分泌急劇減少,而催乳素分泌增多,加上嬰兒吸吮奶頭的刺激,乳汁即源源不斷地產生,供新生兒吸食。乳房就會自然分泌乳汁,如果不足以滿足寶寶的吸收稱為奶水不足。

奶水不足的原因一般包括:

1、母親餵奶次數過少:長時間不哺乳或延長餵奶間隔,不僅不利於乳汁的分泌,還會導致乳汁不足。

2、餵養不當:新生兒出生後沒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沒有按需哺乳;母嬰分離,使用奶瓶餵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願吸吮母乳;媽媽因為乳頭疼痛而不願讓新生兒吸吮等因素,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3、嬰兒吸吮時間不夠:每24小時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使嬰兒在兩側乳房的吸吮時間達到5-10分鐘。如果在吃奶時睡著了,應該輕拍兩頰,把他喚醒。

4、不適當地加輔食:有的母親因乳汁分泌少給嬰兒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過少造成母乳減少。

5、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可導致嬰兒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6、母親缺乏信心與熱情:這時應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確的餵哺方法。如分娩後儘早母嬰同室,往往可避免這類問題的產生。

7、母親營養不良休息不好:會不利於泌乳反射,同時乳汁的質量也受影響。

8、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擾母乳的餵養,影響乳汁的分泌,此時可使用擠奶或用吸奶器吸奶餵養。

9、母親乳腺發育不良: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響分泌乳汁的藥物、胎盤殘留等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判斷奶水不足主要看四點:

1、寶寶吃飽以後應該能睡1-3個小時,或者隔兩三個小時再吃下一頓。如果剛吃完奶,馬上又要吃,就有可能是奶水不夠。

2、寶寶的精神狀況寶寶吃完奶以後,特別高興,要玩一會,這也是他吃飽了的表現。

3、寶寶的便便情況:寶寶一天起碼小便六次以上,還有大便三到四次以上。另外還可以看寶寶的大便,正常情況下是稀糊狀的,而如果很稀,有綠色泡沫,也可能說明奶水不夠。

4、寶寶體重增長,滿月時體重至少比出生時增長600克,這說明奶水是夠的。

新媽媽方面奶水不足的表現:

1、乳房雖有乳汁排出但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

2、餵奶前母親沒有乳房脹的感覺,餵養前後乳房變化不明顯。

3、新媽媽分娩5天后乳房擠不出乳汁;出現乳頭疼痛和乳頭充血,餵奶後乳頭不變軟。

寶寶方面奶水不足的表現:

1、寶寶出生3天后每24小時排尿少於6次,大便仍為黑色、綠色或棕色,4天—1個月內每日排便次數少於3—4次。

2、每24小時餵養次數少於8次,或餵養次數不少但嬰兒總是拼命不停地吸吮,吸吮每側乳房超過30分鐘。

3、喂完奶後孩子仍哭鬧,或不久又哭鬧,來回轉頭尋找奶頭。

4、孩子吃奶後睡眠時間過短

5、寶寶出生後5天每日增重不足15~30g,生後10天體重未恢復到出生時的水平。

6、寶寶吃奶時間較長,用力吸吮乳頭,卻聽不到連續吞嚥聲,有時突然放開奶頭啼哭不止。

產後催奶方法

請讓寶寶多吸吮

1

催奶方法一:產後儘早開奶

產後催乳也講究時機,趕早不趕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如果無特殊情況,最好在寶寶出生後半小時內,就讓他儘早吸吮到你的乳頭。因為寶寶在出生後20~30分鐘左右,吸吮反射最為強烈,這時,寶寶最想也最需要吃到媽媽的乳頭。早吸吮,對於媽媽和寶寶都有很多好處。

早吸吮可以幫助寶寶消除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緊張刺激,更快適應新環境,還能讓他吃到珍貴的初乳。早吸吮對媽媽來說除了有利於順利下奶,還有助於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加快產後子宮的恢復。

2

催奶方法二:請讓寶寶多吸吮

很多媽媽覺得,如果自己沒有乳汁或是乳汁分泌不足,就不太讓寶寶吸吮,但是寶寶吸吮能有效刺激哺乳期的媽媽體內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這兩種激素能夠使媽媽乳房內的腺體制造和分泌乳汁。因此,更多的吸吮次數有助於下奶,尤其是夜間增加吸吮次數。

吸吮得越勤、吸吮的時間越長,刺激更多的激素產生,奶水分泌也會越旺盛。

如果可能,媽媽最好和寶寶待在一起,及時瞭解寶寶的需求。

只要寶寶需要,就可以把寶寶抱到懷裡餵奶,不必規定時間,而是按需餵養。這是母乳餵養的基本原則之一。餵奶的間隔時間是由寶寶自己決定的。最初寶寶一天可以吃8~10次奶,甚至更多。經過1~2個月的慢慢磨合,寶寶會形成自己一定的吃奶規律。

3

催奶方法三:每次餵奶都吸空乳房

為什麼媽媽的乳汁分泌少?有可能就是因為媽媽的乳房總是“滿”的,此時身體就停止了分泌乳汁這種條件反射。所以,“吸空”乳房對催奶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視。

媽媽的乳汁產生受激素的影響,乳房在激素影響下製造乳汁時,也會根據乳房的存奶多少決定每次的分泌量。保證每次乳房被真正“吸空”,能夠促使下次分泌更多的乳汁。所以,在寶寶吃奶後,媽媽可以用手或吸奶器把乳房中剩餘的奶儘量擠空,量比較多的話,可以保存在乾淨容器中冷藏,24小時內是可以溫熱後再次給寶寶吃的。不要擔心這次吸空會影響下次的奶量,事實上,乳房在下次會產生更多的奶來滿足寶寶的需要。相反,如果沒有吸空乳房,下次的泌乳量反而會相應減少。

4

催奶方法四:不過早補充配方奶

我們推崇和提倡母乳餵養,而且最好不要過早添加配方奶。如果過早地使用其他食物(葡萄糖水或配方奶)來止住寶寶的哭鬧,會使寶寶因獲得了吸吮的滿足和飽腹感,而降低了對母乳的需要。

而且在寶寶看來,吃奶嘴多半比吃媽媽的乳頭更容易,所以會選擇適應奶嘴,而可能不願再花力氣來吃乳頭。隨著寶寶吸吮母乳的時間、頻率和力度降低,會直接影響媽媽的激素分泌,最終影響下奶。所以,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包括配方奶和水)。

5

催奶方法五:乳頭有問題時也別放棄餵奶

不少媽媽在餵奶的過程中,出現乳頭疼痛或乳頭破裂,會讓媽媽很難把母乳餵養繼續下去。其實這些情況往往是由於餵奶姿勢,尤其是寶寶含接乳頭的姿勢不正確造成的。

寶寶每次吃奶都要把你的乳頭和乳暈儘量都含到嘴裡,這樣的吸吮最有效,而且也不容易出現疼痛或破裂的問題。只要及時調整,多半很快就會改善。乳頭破裂時,媽媽可以試試每次餵奶後擠一滴母乳塗在乳頭上,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如果傷口較大,可以暫停這側的餵奶,每次用吸奶器吸出,等傷口基本癒合再繼續餵奶。在孕期和產後進行一些乳頭護理,也有助於減少乳頭損傷的出現。

6

催奶方法六:根據乳頭情況處理

對於扁平、小、巨大、凹陷的乳頭,多吸吮都是最有效的下奶方法。可能在最初的時候,寶寶吃奶會比較費力,此時,媽媽需要耐心和寶寶配合,堅持會讓媽媽最終順利完成母乳餵養的。如果媽媽有乳頭凹陷的情況,可以使用乳頭吸引器,很方便。配合按摩能更好地改善乳頭的彈性,幫助寶寶順利吸吮。

7

催奶方法七:調節好心態和情緒,保證休息

媽媽愉快輕鬆的情緒是奶水充足的重要保證,因為媽媽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奶水的產生。所以,媽媽在哺乳期間要經常保持穩定愉快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這對奶水充足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媽媽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調節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如果有家人或保姆幫忙,媽媽就可以在白天多休息一會兒了。

8

催奶方法八:均衡飲食,注意補充水分

媽媽在產後的兩個月內由於雌激素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胃腸系統功能,所以,媽媽產後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易消化,通常可以少食多餐、建立規律,還要少吃生冷食品。

媽媽每天所攝取的食物種類,也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與質量。因此,媽媽每天都要吃到包括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5大營養元素。媽媽還要特別注意鈣質與鐵質的吸收,可從奶類、豆製品、瘦肉、血製品、肝臟等獲取。當然一些常用的催奶食譜也是有幫助的。

母乳餵養中,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相當重要。由於媽媽餵奶時很容易感到口渴,可以在手邊準備一杯溫水隨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溫的果汁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足夠,乳汁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如果媽媽為了恢復身材而急於減肥,可能會出現奶水不足。因此,最好還是不要急著控制飲食減肥。其實餵奶已經會消耗了很多熱量,只要飲食不過量,再配合做一些產後運動,媽媽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積。

母乳保存全攻略

有些媽媽休完產假,要重新回到崗位上工作,但為了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當上了一名背奶媽媽。背奶媽媽除了要考慮如何擠奶的問題,還要考慮母乳的保存問題。一般來說,母乳保存時間常溫(25℃)狀態下能夠保存6小時。

一般來說,母乳保存有兩種,一種是媽媽在公司裡面上班,因為公司沒有冷藏設備,只能常溫保存母乳。常溫保存下的母乳保存時間較短,媽媽要注意在存放母乳的瓶子上標註好時間,避免寶寶喝到過期的母乳而導致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1

母乳常溫保存時間

初乳(產後6天之內擠出的奶):27—32℃室溫內可保存12個小時。

成熟母乳(產後6天以後擠出的奶):15℃室溫內可保存24小時;19—22℃室溫內可保存10小時;25℃室溫內可保存6小時。

儲存過的母乳會分解,形成乳水、乳脂兩個分離的層次,看上去有點發藍、發黃或者發棕色,這都是正常現象。給寶寶餵食前,媽媽要先搖勻,使水乳合為一體。

另外一種情況是公司有冷藏設備,或者媽媽在家裡提前把母乳擠出放在冰箱裡面,這樣的母乳保存時間可以久一點。若不是特殊情況(例如媽媽要到外地出差),爸媽也最好不要讓母乳存放過久,儘量給寶寶喝新鮮的母乳,這樣對寶寶的健康更有保障。

2

母乳冷藏保存時間:

冰箱冷藏室保存:0—4℃冷藏可保存8天。

如果是冰箱冷藏室裡邊帶有的小冷凍盒,保存期為兩週。

如果是和冷藏室分開的冷凍室,但是經常開關門拿取物品,保存期為3—4個月。

如果是深度冷凍室,溫度保持在0℃以下,並不經常開門,則保存期長達6個月以上。

3

科學的母乳保存法

1、提前準備——調整哺乳時間、積蓄母乳

調整時間——媽媽上班前1—2周,開始給寶寶打心理預防針”,根據媽媽上班後的作息時間,調整、安排好寶寶的哺乳時間,給寶寶一個適應過程。如果工作地點離家比較近,可以在上班前餵飽,午休時回家餵奶一次,下班後再喂,加上夜間的幾次餵奶,基本上就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如果離家遠,可以事先將母乳擠出來儲存好,請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到家再餵奶。

積蓄母乳——可以提前1—2周擠出一些母乳儲存備用,將擠出的母乳裝至容器內冷凍或冷藏保存。

2、實際操作——用具、儲奶、解凍

準備用具——準備好吸奶器及儲奶用具——最好使用適宜冷凍的、密封良好的塑料製品,如母乳保鮮袋,其次為玻璃製品,最好不要用金屬製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會附著在玻璃或金屬上,降低母乳的養分。

吸奶——可以在上班前一天或在上班前將母乳擠出儲存,並在容器外貼上擠奶的日期及時間,這樣便清楚地知道母乳保存的期限,以免不潔、過期導致細菌滋生,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即使再忙,媽媽也要保證每3小時吸一次奶,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奶脹和泌乳量的減少,使母乳餵養可以更好地繼續下去。吸出的奶同樣可以儲存起來,讓寶寶不必因為吃不到母乳而煩惱。如果單位沒有冷藏設備,媽媽可以準備一個迷你小冰箱,暫時儲存,回到家要儘快讓寶寶吃掉或送至冰箱冷藏。

儲存——裝母乳的容器要留點空隙,不要裝得太滿或把蓋子蓋得很緊,以防容器冷凍結冰而脹破。最好將母乳分成小份(60—120ml)冷凍或冷藏,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據寶寶的食量餵食,不會浪費,並要貼上標籤,記上日期。

4

冷凍母乳如何加熱?

1、隔水燙熱法。如果是冷藏母乳,可以把母乳容器放進溫熱的水裡浸泡,使奶吸收水裡的熱量而變得溫熱。浸泡時,要時不時地晃動容器使母乳受熱均勻。如果是冷凍母乳的話,要先泡在冷水解凍,然後再像冷藏母乳一樣燙熱。

2、溫奶器加熱。把溫奶器的溫度設定在40℃,隔水加熱母乳,溫度更容易掌握。

3、恆溫調奶器。使用恆溫調奶器,溫度設定在40℃,加熱母乳。

如果是冷凍的母乳,可能會出現分層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只要在餵食前輕輕搖晃將其混合均勻就可以了。

解凍後的母乳一定要在24小時內吃掉,並且不能再次冷凍。最好不要給寶寶喂剩奶,保存多長時間要和具體情況相聯繫,夏天在常溫下基本上2個小時就會變質。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

有些媽媽一直給寶寶餵母乳,但是卻有點納悶,究竟母乳餵養多久最好。怕喂的時間短,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喂的時間長,怕寶寶太過於依賴媽媽,以後斷奶就更難了。給寶寶哺乳最好至6個月—1歲,最晚可到2歲.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

母乳餵養最好到寶寶8個月到1歲左右,到孩子6個月的時候逐步給他添加輔食。給寶寶斷奶最好的時間在8個月到1歲左右。如果寶寶在吃母乳的同時,添加了輔食,並且接受輔食情況良好,也可以推遲斷奶,最晚可以到1歲半。但是如果寶寶身體狀況較差或生病時,尤其有過敏體質或腸道有問題的寶寶,建議媽媽哺乳至1歲以上,這樣有利於寶寶身體恢復。

一般情況下,如果媽媽選擇在8個月的時候給寶寶完全斷奶,那麼可以從6個月開始,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並以輔食等代替。另外還要注意斷奶的季節,媽媽最好選擇春秋兩季,這時候氣溫不高不低,比較適合給寶寶斷奶,寶寶也容易適應。

職業媽媽的母乳餵養時間:現在我國最新產假規定為98天,這意味著很多新媽媽在哺乳期內就得去上班。對於職業媽媽來說,哺乳寶寶到1歲左右是最好的。職業媽媽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將乳汁擠至消毒過的奶瓶中,然後存入冰箱。當寶寶肚子餓,需要吃奶的時候,家人就可以幫忙把母乳用熱水慢慢溫熱,然後給寶寶吃。另外,冷藏過的母乳一旦加溫後,即使沒有餵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須丟棄,不要捨不得。因為吃下這些反覆加溫的母乳,會對寶寶身體不好。

其實繼續母乳餵養也是一種讓職業媽媽和寶寶保持親密關係的好方法,彌補媽媽沒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所以職業媽媽要注意母乳餵養的時間,不要因為上班的關係就過早給寶寶斷奶。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母乳餵養多久添加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最好給寶寶母乳餵養到6個月後再開始添加輔食。因為母乳可以滿足寶寶前6個月的全部營養包括水,6個月以後隨著寶寶的長高長大,需要的營養更多,所以從6個月以後就要添加輔食了。

輔食的添加要循序漸進,先從水(菜水,水果水)再到泥糊狀(米粉、香蕉泥、白薯泥、土豆泥、南瓜泥、肝泥、魚泥等),然後到稀粥、爛飯、煮爛的麵條,慢慢過渡到正常的飯,大概要到1歲半左右。

注意1歲以內的寶寶少鹽少糖飲食,因為嬌嫩的腎臟和肝臟負擔不了過鹹過甜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給寶寶吃太多,開始每次一小口慢慢加量,雞蛋白容易過敏,最好等到寶寶一歲以後再給他吃全蛋。

什麼時候加奶粉?

有些媽媽很好奇,母乳餵養多久加奶粉才好?其實如果只要媽媽母乳充足,寶寶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後,就可以逐步添加輔食,不用添加奶粉也可以的。但如果媽媽母乳不足,也可以給寶寶添加奶粉,最好選擇成分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母乳不足的媽媽,需要部分補充配方奶粉餵養時,可以採用下面這兩種方法:

方法1:補授。餵養媽媽每次餵奶時,先給寶寶喂自己的母乳,有多少吃多少,然後再喂配方奶粉,補充寶寶不足部分。

方法2:代授。餵養媽媽在餵奶時,採取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餵養的方法,也就是說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寶寶,下一次完全用配方奶粉來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1、以上兩種餵養方法媽媽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但以補授法較優。

2、混合餵養時的規律及餵奶次數,與母乳餵養相同。

堅持母乳餵養的原則

寶寶一生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期,第一個生長高峰期從剛寶寶出生開始到寶寶6個月,寶寶生長髮育極為迅速,月齡越小增長越快,這從寶寶體重、身高增長曲線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這時候的寶寶需要充足的母乳,才能成長得更好。

1、母乳中含有4個月內嬰兒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所以寶寶4個月前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他飲料,建議用純母乳餵養。

2、按需餵養:母乳餵養時,尤其是前1個月,按需哺乳非常重要。

3、及時添加輔食,為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寶寶滿6個月後,不論母乳量分泌多少,單純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發展需要,必須按照嬰兒輔食添加原則,開始及時為寶寶添加輔助食品,如蛋黃、菜泥、澱粉類食物等,以預防貧血和其他問題。

輔食的添加不是可有可無,要把它與哺乳等同起來。比如泥糊,它在人類飲食從液體過渡到固體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輔食種類及分量的不斷增加,不僅是寶寶獲取全面營養的保證,而且可以使寶寶逐漸進入離乳期,為以後完全斷奶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

4、哺乳期媽媽要注意自身全面營養和健康:媽媽應該堅持補鈣和維生素A、D,為寶寶提供優質奶源。如果媽媽缺鈣,為保證乳汁中鈣含量的恆定,就要動用媽媽本身的骨鈣,會造成乳母骨軟化、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

母乳的成分會隨產後時期的不同有所改變,有些外在的因素還會暫時影響乳汁的分泌量,在注意正確哺餵的同時,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不要過早節食,這樣才能保證乳汁的正常分泌,且營養及免疫成分不會下降。

5、職場媽媽要保證乳汁分泌量不下降:可以將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裡,白天讓看護人餵給寶寶,早、晚堅持哺乳;短期出差的媽媽可以提早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冰箱冷凍室裡,由看護人餵給孩子;媽媽在工作及出差中,要注意及時擠奶。

6、斷奶應循序漸進:一般情況下,如果選擇8個月完全斷奶,可以從寶寶6個月開始,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並以輔食等代替。當然母乳不足者,可提前斷乳,儘量做好銜接,便於寶寶生理和心理的適應。

7、注意斷奶的季節:斷奶的季節最好是春、秋季節,氣溫不高不低,避免夏季斷奶。

(1)寶寶體弱或生病時,尤其有過敏體質或腸道有問題的寶寶,建議哺乳至1歲以上。

(2)給寶寶餵奶時,可以用乳頭保護罩,避免乳頭炎症帶來的疼痛,還能防止寶寶咬傷媽媽乳頭。

(3)吃母乳的寶寶,如果臨床檢查缺鈣,可以不額外補鈣。這時寶寶缺鈣實際上是缺乏維生素D,鈣、磷轉化出現問題。

母乳餵養的誤區

在進行母乳餵養,常常有一些錯誤的認識和行為,應加以注意。

首先,嬰兒應早開奶,除特殊原因外開始餵哺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頻繁刺激可以促進母親乳汁分泌,有助於早期母乳餵養成功。

其次,初乳應該餵哺,初乳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但由於色黃而粘稠,被許多母親誤認為不淨,將之擠掉,非常可惜。母乳餵養時還應該按需哺乳,只要嬰兒有吃奶的願望,不論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哺乳而不要拘泥於幾個小時喂一次奶。

最後,要及時添加輔食,母乳的營養成分在嬰兒6個月時無法再滿足其需要,應及時科學合理添加輔食,避免由於缺乏營養素導致生長髮育遲緩。

1

4個月之內的嬰兒在吃母乳之外也要喝水。

母乳的滲透力與血漿相似,對腎臟的滲透負荷很低,因此,即使在熱帶或沙漠中母乳餵養也不需要喂水。有不少人不知道母乳有這一特點,母乳足夠的情況下還給寶寶喝水,這真是好心辦錯事。

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喝了水,勢必影響吃奶,喝糖水減少寶寶對母乳的需求,還容易腹脹。對於4個月之內的寶寶,只要吃母乳營養就足夠了,不需要喂其他的東西。

2

母乳餵養會使媽媽乳房下垂、身材走樣。

給寶寶餵奶不但不會使新媽媽的乳房下垂,反而會由於餵奶的關係讓乳房變大,如果能夠配合適量的運動,乳房會比以前還漂亮。同時,由於親自帶寶寶,再加上乳汁的分泌,會大大增加體能的消耗,幫助媽媽儘快恢復體形。

3

為了讓寶寶睡得香,給寶寶在臨睡時吃奶。

給寶寶在臨睡時吃奶易造成乳牙齲齒,這是因為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其次,容易發生吸嗆,當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嚥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另外,還容易降低寶寶的食慾,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裡沒有飢餓的感覺,所以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慾望。

4

初乳沒有營養,不餵給寶寶吃。

初乳是產婦產後一週內分泌的乳汁,顏色淡黃、黏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它是寶寶出生一週內最佳的天然營養品。它所含物質的質與量的特性和新生兒一週內的特殊需要非常一致,初乳分泌量雖然少,但對正常嬰兒來說是足夠了。

5

母乳6個月以後就沒什麼營養了,應該給孩子斷奶。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6個月,完全依靠母乳餵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6個月以後,嬰兒成長所需養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夠,需要添加輔食。

6

母乳餵養要定時定量。

母乳餵養過程中不要嚴格地限制餵奶的間隔時間,尤其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周。新生寶寶每次吃到的奶量不盡相同,因此有時孩子吃奶後1小時就餓了,而有時孩子間隔達3小時都似乎還不那麼想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