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史記·》

“稍蠶食諸侯”指的就是秦昭襄王時代的“遠交近攻”政策,它是范雎獻給秦昭襄王的,其政策核心就是“蠶食”: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戰國初期地圖

有的人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秦國不直接聯絡自己的鄰居韓趙魏三國一起去攻打齊國、楚國這些強大國家呢?反而去聯絡最遠的齊國、燕國,攻打距離自己最近的鄰居韓趙魏呢?譬如要是在長平之戰中,秦國聯合韓魏兩國一起攻打趙國,那麼趙國無疑就會成為七國之中第一個滅亡的國家了。

這樣的困惑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遠水救不了近火”,聯絡一個千里之外的國家遠不如聯絡一個和自己的國境接壤的國家來的划算和現實。但儘管理論是這麼說,但秦國面臨的形勢卻有所不同,兩個方面的原因:

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

秦國在政治上面臨的困局

秦國的困局來自於它的強大,這是秦孝公勵精圖治與商鞅變法一起努力帶來的結果。秦國的強大改變了春秋的格局,從之前的春秋爭霸悄然轉變為“事秦”和“抗秦”的局勢,何以見得呢?

蘇秦遊說諸侯合縱,這就是抗秦的表現,張儀遊說諸侯,瓦解合縱,這就是事秦的表現。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戰國中期地圖

秦國的強大讓山東六國各懷心思,搖擺不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不願看到秦國的崛起和強大,實際上它們也不願看到任何一個諸侯的崛起。蘇秦合縱六國之後,秦國被阻擋在函谷關裡十五年不敢出關,由此可見山東六國之於秦國的態度。

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史記·蘇秦列傳》

秦國想要打破這種困局,只有改變山東六國和自己的政治關係,畢竟鐵板一塊的山東六國招惹不起,分散的山東六國才能逐一擊破。張儀瓦解諸侯,儘管名義上讓諸侯們臣服於秦國,但誰都知道秦國還沒有真正成為老大,齊國、楚國都有和秦國爭雄的資本。

天下局勢紛繁錯亂,如崛起的宋國也一度打算爭雄於天下:

宋康王喜,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與齊、魏為敵國,乃愈自信其霸——《資治通鑑》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齊國消滅宋國後戰國版圖

消滅宋國之後的齊國也頓時野心膨脹,而楚國也在蠢蠢欲動:

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楚欲與齊、韓共伐秦,因欲圖周——《資治通鑑》

乍一看,似乎秦國恰恰最應該和齊國、楚國結盟,上演一出“大魚吃小蝦”的戲碼,畢竟這三個國家要是聯合到一起,恰恰對諸侯們形成一種“甕中捉鱉”的攻勢

,三國一起出力,瓜分中原幾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但詭異的是,當時沒有一個諸侯是這麼想的。

因為政治不是這麼玩的,儘管從理論上來說,強強聯合是最佳的結盟方式,但強強聯合的結果就會導致利益分配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力量失衡。實際上秦國並非沒有這樣操作過,秦昭襄王曾經邀請齊國一起稱帝,齊國起初同意了,但僅僅過了兩天,齊國就放棄了這種方式。

原因何在?

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發兵以伐桀宋,宋舉則楚、趙、梁、衛皆懼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謂以卑為尊也。——《資治通鑑》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四處擴張的宋國引起齊國不滿

這是當時齊王的謀士蘇代給出的建議,秦國著實被算計了一把,齊國讓秦昭襄王獨自稱帝,把秦國推到風口浪尖之上,自己轉身去攻打當時氣焰十分囂張的宋國,順便在諸侯之間還樹立了一個正面的形象,因為當時宋國確實不得人心,四處擴張。蘇代的建議也讓我們看到當時所謂“尊秦”只不過是一句空口白話,每個諸侯國都在謀求自身的強大,秦國在政治上其實就是天下共同的敵人。

這種政治困局導致秦國根本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山東六國的盟友,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維持山東六國在政治上的分散狀態,不讓它們結盟,對秦國來說就是最大的利好。正猶如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的建議說:

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簡而言之,

秦國可以是任何諸侯的朋友,也可以是任何諸侯的敵人。所以,秦國有時有必要和韓趙魏結盟,但更多時候,韓趙魏都是它的敵人,這都是為了打亂山東六國結盟的可能,秦國才能就此逐一擊破,因此,這就導致秦國不能在政治上和韓趙魏成為鐵桿盟友,一起手拉手去攻打齊國、趙國和楚國,因為一旦劃分了陣營,只會讓對抗變得更加鮮明和尖銳。

秦國要做就是維持山東六國的政治分散,從而逐一擊破。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張儀瓦解山東六國合縱之約

秦國在地理上的困局

秦國的地理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劣勢。說它有優勢是因為當秦國把義渠、巴蜀都相繼征服以後,秦國不僅獲得了巴蜀這個大糧倉,而且還消除了義渠的軍事威脅,作為一個四塞之國,而且除了東面與其它國家接壤以外,秦國可以說完全不會面臨來自其它國家的軍事威脅。

這會導致什麼呢?就是秦國能夠集中兵力佈防在東面,譬如像楚國、齊國都擁有這種地理優勢,但是像韓國這種四面都和其它國家接壤的地理位置,也就導致它必須分散兵力,四處佈防,這種軍事壓力是巨大的。同時也限制了韓國的對外擴張和發展。另一方面來說,優勢也可能是劣勢。

儘管秦國面臨的軍事壓力相對較小,只要守好函谷關,基本上沒有了任何外部壓力。但是

地處西部的秦國遠離中原地區,而且在它的前面還擋著韓趙魏三個國家,成為秦國想要稱霸中原的巨大阻礙。譬如秦穆公時代,秦國一直試圖東進中原,奈何中間擋著一個晉國,始終不能如願,這才導致秦國被迫向西面發展。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春秋時期由於晉國的存在,使得秦國無法染指中原

因此,這種地理困局也決定了秦國要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

,在政治上大體對齊國、楚國和燕國這些距離較遠的國家保持相對友好的態度,而對韓趙魏這三個國家保持不太友好的態度。這裡有兩個地理原因導致:

①韓國和魏國地處中原,是稱霸中原必須要消滅的國家;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所謂“必親中國”不過是一句政治口號,實際上韓國和魏國是和秦國發生對抗最多的國家,尤其是韓國地處中原腹地,與二週並鄰,消滅韓國可以說是意義十分重大的作用。也因為這樣,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最先被消滅的國家。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被其它國家包圍起來的韓國

②其次齊國、燕國和楚國地域廣闊,距離較遠,攻打它們價值不大;

如果秦國和韓趙魏結盟攻打齊燕楚三國,它會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秦國需要千里迢迢的從本國出兵,然後橫跨韓趙魏三國的土地去攻打對方。物質後勤供應拋開不說,戰後的管理問題實際上也十分麻煩,因為遠離本土,並不有利於秦國對那些土地的控制。

這一點,范雎早年向秦昭襄王說的明明白白:

且昔齊湣王南攻楚,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而齊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弊,君臣之不和也,興兵而伐齊,大破之——《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因為秦國和韓趙魏的盟友關係也不可能是不變的,總有兵戎相見的一天,後者如果翻臉,將齊燕之地吞併,

秦國想要出兵解救,恐怕只會被擋在韓趙魏三國的邊境線之外。那麼顯然還不如攻打韓趙魏來的划算和保險,只要將這三國滅亡了,秦國的兵線就能直接推進到齊國的國境線外。

秦昭襄王為何要採取“遠交近攻”,而不是聯絡最近的韓魏?

現實情況也是這樣,秦始皇消滅山東六國的時候,它的順序是這樣的:韓,趙,魏,楚,燕,齊

;可見是一個由近而遠的過程,實際上反映的就是遠交近攻的優越性。綜上所述,由於秦國在政治上面臨的困局,導致它不能和任何一個國家保持長久的盟友關係。

今天可能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了,目的就是要維持山東六國鬆散的政治狀態,所以當秦始皇一個接一個消滅山東六國的時候,它們還是沒有想到像歐洲歷史上反對拿破崙那樣來一個“反秦聯盟”。這也是山東六國滅亡的原因,政治上的不團結,最終被秦國一個個擊破。

而在地理上,由於秦國地處邊陲,需要先掌控中原,進而圖謀天下,所以導致它必須先攻打韓魏,而不是和它們結盟。正因為這些原因,所以秦國不會和韓魏結盟,而是成為它們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