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保宽松政策延长,保险“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核保宽松政策延长,保险“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餐饮、旅游、娱乐等商家原本想趁着春节的假期消费高峰狂赚一笔,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痛头一击。

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武汉已经解封,国外却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疫情影响之广之深,不啻为一场经济危机,更为关键的是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此情此景,各国纷纷祭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美国降息至低位,向市场无限注入流动性,日本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我国也采用减税降费等措施支持企业,很多地级市书记、市长为了提振消费,带头下饭馆,为餐饮企业加油鼓气。

我们从汽车和手机这两个行业消费项目来看,一季度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4%,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6.4%,消费端的疲软可见一斑。

我们再看看保险业的消费情况,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月单月,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均受到疫情较大影响,尤其是人身险公司,因线下代理人展业和增员均受阻,2月保费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人身险公司2月原保费收入2038亿元,同比下滑16.3%,环比减少超70%。

关于之前舆论一直讨论的“报复性消费”,真的会来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政府会采用各种措施刺激消费,一系列购车、手机优惠活动正在路上,而金融保险业的友好政策也在向我们招手。

核保宽松政策延长,保险“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多家保险公司延长核保宽松政策

凯风君得到消息,受疫情影响,多家保险公司将延长“开门红”期间的宽松核保政策,有的延长至4月底,也有的延长至5月底,最长的延续至6月底。

大多核保项目主要集中在超重、心血管疾病、肺、甲状腺、胃、肝、胆、肾、女性疾病、儿童疾病等方面。

比如某家成立两年多的保险公司规定在“开门红”期间对多项可控的常见疾病核保标准进行调整,轻度超重、轻度血脂高、轻度或重度脂肪肝、轻度支气管炎等28种情况投保寿险和重疾险时可按标准体承保。

某家近年来崛起的黑马保险公司,针对胆囊息肉、卵圆孔未闭等非标体客户群体,给出了实现部分可正常承保的优惠政策。

一家大型央企旗下的寿险公司则表示规定,包括“肥胖指数BMI≤30无其他异常”在内的40余种疾病投保重疾险均可标准体承保,延长该核保政策至5月31日,具体内容与之前保持一致。

考虑到疫情的重大影响,一家中立合资寿险公司,将开门红期间重疾免体检限额的提升政策顺延一个月至4月30日。比如,18岁至40岁的投保人,免体检最高基本保额是80万元,促销期间免体检最高基本保额可提升至100万元。

核保宽松政策延长,保险“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核保宽松,有利于消费者顺利承保

“甲状腺结节能买啥?”

“乳腺疾病还能买保险吗?”

“高血压能买吗?”

“乙肝患者是不是就没戏了?……”

凯风君为数百个客户和家庭做过保险规划,问的最多的就是健康异常问题的核保。

关于核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通俗来讲就是:你想投保,保险公司也要核实一下你的健康状况、你的收入能力、你的投保动机等等,来决定要不要承保。

每个人买保险前,保险公司都会对你个人需要进行“核保”,身体健康才能以标准体承保,健康出现状况,则面临几种情况,要么直接拒保,要么额外加费购买,或者对部分病种做除外责任。

保险公司为什么要严格核保?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投保人“带病投保”,减少不必要的理赔支出。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尽责进行核保,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公平。

如果没有严格审核,带病投保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精算大多数法则,则健康的投保人利益受到损害,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健康的人越来越远离这个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逆淘汰”。

总体来看,保险公司适度放宽核保规则,整体风险可控,有利于消费者增加保险消费,这时候身体有点小毛病,原本不符合标准体的投保人也能够以标准体承保,不用额外加费承保、不用除外责任。

所以,有意向买保险的人,应该抓住这个窗口期。

关于核保,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