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協議達成,原油市場能否去庫存?

從來沒有一個減產協議能達到這個規模,也從來沒有一個減產談判能如此懸念迭起。經過長達四天的馬拉松會議,OPEC+宣佈將在5月和6月減產970萬桶/日,接近全球原油供應總量的10%,為長達一個月的價格戰畫上了句號。"


目前市場對於這一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預期有著非常巨大的差異,這本身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原油市場的未來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減產協議達成,原油市場能否去庫存?

首先,從減產協議本身的執行時間來看,歐佩克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


“上週五,歐佩克+各國油長會議上,各國本已經達成了一份力度高達100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但墨西哥方面卻拒絕了這一協議,導致最終談判破裂;13日凌晨,沙特和俄羅斯對墨西哥的減產做出了讓步,使其減產幅度由原本的40萬桶/日減少至10萬桶/日,才讓協議最終達成。”

“一方面,墨西哥向來最為擅長使用套保操作,其四五月份的原油已經賣出去了,減產與否對其影響並不大。”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說,

“另一方面,墨西哥總統上臺後承諾擴大原油產量,減產與其施政方針不符。”

也是因此,墨西哥方面表示將在未來兩個月,決定是否退出歐佩克,這給減產協議未來能否真正持續劃上了問號。

減產協議達成,原油市場能否去庫存?

其次,就是減產協議的執行力度究竟幾何。

標普全球普氏方面預計,970萬桶/天的協議減產,落實到實際上減產幅度很可能接近600-700萬桶/天,而和目前1500-2000萬桶/日的供給過剩相比,不足以給油價帶來足夠的支撐。


“這一減產措施更像是一種短期解決方案的嘗試,目的是爭取到6月會議之前的時間。”標普全球普氏首席分析師吳康表示。

因為這一協議充分考慮到了各國的承受能力,沙特俄羅斯承擔250萬桶/日,其他國家則一律按照第一季度23%的產量削減,因此市場對於其執行不足的猜想有些過慮。

依據公開資料,上一輪歐佩克減產協議自2016年開始至今年3月結束,總體的執行率超過100%。

其中,沙特的執行率在部分時間更是接近200%,減產不僅超越預期執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國際油價不僅擺脫了2015年開始的低迷,在此後每年均保持在60-70美元的位置。

減產協議達成,原油市場能否去庫存?

最後,市場的懷疑則在於需求端,特別是庫存方面的空間。

這一輪油價下跌,價格戰固然是一個直接因素,但不可否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是決定性,也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原油消費將不可避免的一直保持低迷,減產協議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同時,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自4月份開始價格戰之後,全球原油儲備在短時間內快速攀升。

因此,許多機構和企業都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庫存在這一輪減產協議的執行過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歐佩克宣佈減產協議達成後不久,國際能源署表示其成員國將拿出一部分庫存在市場上購買原油,這無疑是一個對市場巨大的利好消息,而相關的庫存容量將在本週三公佈。

但是,留給產油國的庫存容量可能非常有限,依據公開資料,到今年五月份,全球原油庫存將暴增14億桶(相比2019年年底),海上還漂浮著許多VLCC(超大型油輪)作為浮動原油儲存,這種情況下能夠釋放多少庫存容量,需要時間來驗證。


業內專家表示,儘管減產協議出臺,原油供需前景和原油價格更加霧裡看花。

實際上,即使主要產油國達成原則性減產協議,減產規模也不足以彌補疫情造成的大幅下滑的全球石油需求量。

1000萬桶每天的減產對於市場來說仍是不夠的,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需求疲軟,這可能趕不上需求下滑的速度。

高盛在第一時間發佈報告指出,歐佩克+的減產協議雖然是“歷史性”的,但“減產規模不足”。預計油價將在未來數週內進一步下跌。

瑞銀表示,預計布倫特及WTI油價在6月底保持在每桶20美元,但隨著疫情消退及經濟復甦,國際油價下半年將回升至每桶40美元或以上。

目前產油國面對“油滿之患”,許多商業儲油設施已不勝負荷,美國政府甚至計劃向油企出租戰略石油儲備空間。

油價暴跌對產油國固然不利,對消費國卻是難得的採購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