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你姓甚名誰,贏政、趙政還是趙正?


秦始皇:你姓甚名誰,贏政、趙政還是趙正?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需要先從姓氏制度開始講起。

姓為什麼是女字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社會,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是血緣的標誌,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通婚”這一規定生命力之長久,中國直到20世紀30年度才廢除。而“氏”則代表了一個人的門第出生、社會地位。貴族兼有姓氏,並且女子稱姓,男子稱氏,普通的平民沒有氏,一言已蔽之姓別婚姻,氏別貴賤。到戰國時期,由於周王室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各國變法,原有的分封制度被郡縣制度取代,世卿世祿制度被廢止,諸侯、大夫乃至天子的子孫皆為庶民,標識身份地位的“氏”也失去作用,姓、氏逐漸合流。

賜姓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中講到,秦的祖先,為舜馴獸有功,被賜嬴姓。秦始皇是出身在戰國末期,姓氏已經逐漸合二為一,所以很多後世文章稱呼他為“嬴政”也就司空見慣了。

依舊是在《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中寫到“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所以稱秦始皇“姓趙氏”便是以“趙氏”為姓了,這其實也是將“姓”、“氏”兩者合而為一的結果。

所以我們應該說秦始皇是贏姓趙氏才確切。

起名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秦始皇的名,在傳世文獻中最早、最正式的記載就是《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所寫的“.······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上下文通讀“正月生於邯鄲”於“及生,名為政”這兩句之間應該有關係才對,秦始皇的出生時間應該是他得名的緣由,但是正月與“政”沒有任何的聯繫,會不會是“正”字誤寫了“政”?

推理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記錄著 “二世二年正月也,秦諱正,故云端月也”,以及睡虎地秦簡中有把“里正”改寫作“裡典”,這其實就是避其名諱的做法,只是在秦始皇生前沒有進行徹底的避諱政策,死後才被貫徹執行。

證據

直到《趙正書》(北京大學入藏西漢竹簡的一種)的出現,我們才第一次知曉在司馬遷的《史記》編纂完成之前就有將秦始皇稱作趙正的文獻。據說《趙正書》也是成書於漢武帝時期的,但時間要比《史記》早。如果這樣來看,也存在司馬遷將“正”改為“政”的可能性,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秦始皇的權威,不過這可能只是司馬遷的一廂情願,因為秦未用“政”字來表示“政治”,而是用“正”,在出土的秦簡中有“情潔正直”、“正常之事”、“從正之經”的句子,“從正”就是“從政”,“正事”就是“政事”。

所以通過以上種種推理,秦始皇的名應該是“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