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她是中國近現代

第一個寫鹽工生活的女作家

她是一位極富才華的女子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她用嚴謹不苟的創作態度和真實樸素的文筆,寫出了鄉村社會人生的艱辛;她用那飽含強烈人道主義精神的思想,真實地展現了舊時工人的苦難,以及他們那種頑強掙扎、努力爭取權利的本能。可是,她還沒來得及充分展示才華就離開人世。她就是簡陽女兒羅淑。

人物簡介


羅淑,原名羅世彌

偶用筆名石海

生於1903年12月

簡陽市石橋街道黃泥堰村人

1921年進入簡陽縣立女子學堂,1923年轉入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1929年9月與戀人馬宗融去法國里昂,不久後結婚。1930年進入里昂大學學習教育學。1933年結束學業回國,在上海郊區南翔立達學園農村教育科教書,兼任小學部主任。1936年,其處女作即成名作《生人妻》在巴金、靳以主編的《文季月刊》第l卷第4期上發表。1936年與馬宗融同去廣西,1937年回到四川。1938年2月因產褥熱病故。

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1961年的英文版《中國文學》刊登了她的《生人妻》《橘子》《井工》《劉嫂》。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位於川空廣場內的羅淑雕像

作品繼續流傳


正如巴金所說

“如果能活到現在該多好”

羅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但她的作品、她的精神

卻一直延續下來

簡陽作家黃紅武在《近代第一個寫鹽工生活的第一個女作家》一文中這樣評價羅淑的作品——“羅淑的作品不多,但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新文學中曾有人寫過的題材,仍被她寫出了新意,如《生人妻》《橘子》。


出現在羅淑筆下的農民、鹽工

他們善良、純樸

有時也對自己的遭際深感不平

十分惱怒

《橘子》中小孫子丁丁想吃一顆橘子的心情,而阿全叔在水果販子的敲詐下,賤價賣掉自己幾十棵橘樹上的果實,卻不能讓丁丁解饞時的痛苦,他內心的煎熬只能顫聲化成“放下!不許要。”對於他們來說,當時最需要的是錢。

“另一類就是羅淑獨闢蹊徑的創作,‘以沉著老練的文筆’充滿深情地描寫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川鹽業工人的悲慘生活,如《井工》《阿牛》《地上的一角》《魚兒坳》等,讚美了羅淑對中國近代文學的貢獻和影響!”


其中《井工》是羅淑1937年9月離開上海時,親手交給巴金的最後一篇小說,小說以樸實、清冷的筆調,講述了主人公老瓜從一個生動活潑的“悟子”(老瓜本名叫悟子),被變成了無力、懦弱、憨痴的“老瓜”,但是完全的絕望反會使“老瓜”們奮起抗爭,獨自放走了“一載鹽”。

羅淑對故鄉人民的命運是如此關切和同情,她的筆下是探求人生的寫實道路,忠實而精確地描寫了農民和鹽工的日常生活及其辛酸的經歷。她用那簡練樸素的筆調,描繪了當時簡陽的自然風物、人情世態,對勞動人民傾注了深厚的同情,把那些勤勞、善良、純樸而被損害、盤剝、侮辱的農民和鹽工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 “九·一八”事變後,儘管留在法國有利於繼續鑽研法國文學,但羅淑最終不顧親友的勸阻,毅然奔回祖國。在上海郊外立達學園農村教育科教書,併兼任小學部主任。


  • “八·一三”事件後,羅淑又在敵軍的狂轟濫炸下輾轉回到故鄉。此時她已臨近生產,但仍然滿懷激情地參加抗日文藝活動,並發表了《井工》《八月十三日早晨》《被難者》等一系列文章,是當之無愧的“社會革命的鬥士”。


精神繼續延續


羅淑的家鄉在石橋街道黃泥堰村

她是20世紀30年代的作家群體中

一位隕滅前閃亮而隕滅後發光的星

文學家楊義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稱羅淑作品永恆的美源於“她深切動人地寫出了沱江上游古陋地域文化的特殊色調”。


1986年,周克芹在《懷念前輩作家羅淑》中寫道:

從她的名篇《生人妻》中,看得出家鄉生活對她創作的深刻影響,雖然在寫作這些作品的時候,她已經歷了遠渡重洋後寄居上海,而幼年時期留下的家鄉故事、人情和風物,仍在作品中生動地反映出來。這也給我以深刻的啟示,童年生活對作家的影響是寶貴的。作家的足跡可以遍佈天涯海角,而藝術生命的根則深深植於家鄉故土。

羅淑是一位進步作家。“當作家,就要這樣,作品不在多,重要的是與時代、與人民心心相印,反映人民的願望,歌頌人民的追求和奮鬥。我們這一代作家與上一代前輩生活的時代不同了,但為人民服務這一點是一致的。”周克芹在文中寫到,他為自己有幸成為羅淑的同鄉、後輩,感到親切和光榮。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周克芹懷念前輩作家羅淑手稿

跨越歷史的長河

時間來到21世紀

同為羅淑同鄉、後輩的青年作家範宇

在其散文

《為了忘卻的記憶——關於羅淑》中寫道

“我真希望有更多的家鄉的作家來關注我們的前輩、我們的老鄉——羅淑,我更希望家鄉的普通老百姓也都能夠記住這樣一個名字。因為,羅淑這個名字,曾經在這片土地出現,並且與石橋古鎮的茉莉花一樣美麗。”


範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家,他其後也在多篇文章中透露出對羅淑的懷念,可不幸的是,羅淑給文壇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也給簡陽人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羅淑的人文價值與鹽井文化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石橋街道乃至全市的文化記憶與鄉愁,也是黃泥堰村推動農商文旅融合發展很好的切入點和引爆點。

“死並沒有毀掉一切,生命也不是在一瞬間就可以滅亡的東西,如今,當世人再談起羅世彌,彷彿還牽繫著很多人的心。”就像巴金所言,“她的作品活下去,她的影響長留,則她的生命就沒有滅亡,而且也永遠不會滅亡。”


歷史繼續前進


鹹,是一種味道,也是一種力量

羅淑熟悉美麗的沱江、黃泥堰村的鹽場

底層人民的悲歡

熟悉在這裡幹活的人們

聽過鹽工艱辛悲慘的故事

童年生活的鹽場

不僅給了她無限的創作靈感

也成為當時底層人民謀生的手段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鹽炕(殘餘)

在黃泥堰村鄉村振興專職副書記陽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羅淑故居舊址,這裡早已經沒有了房屋,空空的土地上散亂著幾塊石頭,陽超說:

“這可不是石頭,它是當年鹽水浸泡過的泥巴,現在比岩石還要堅硬。”


看著歷經自然風化作用的“鹽石”,不難想象,當時這裡到處都是鹽井的場景。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鹽井

鹽井開在山坡的高處

可謂是獨具匠心

經過歷史歲月的洗滌

曾經的鹽井如今只有70多口被保留了下來

能清晰看見鹽井之下的鹽水的只剩七八口了

看著不過湯碗大小的井口,卻有數十米深,此時眼前彷彿出現了羅淑筆下的場景——粗大的楠竹筒相互對接,用桐油石灰密封做成井筒,日日夜夜總有一個面黃肌瘦、短手短腳、十一二歲的小老么,驅牛繞著木製的輪盤轉,把鹽水車上來,再由筒匠把鹽水翻倒進地盆,鹽水通過埋在地下的竹筒,汩汩地匯入半山坡鹽灶房的那口鍋。

時隔多年,原來數百口繁忙的鹽井已經“休眠”,只零散地保留下了部分採鹽、熬鹽設備。在陽超的指引下,記者發現了一圈長滿青苔、被竹葉填滿的半邊鹽灶,雖然破損嚴重,但依然能夠看出當時海井片區鹽業的繁榮。

“如今保存下來的只剩這半邊灶了,以前還有一片曬壩,如今也已經種滿了柑橘。”陽超說。


她來自簡陽市石橋街道,被巴金譽為“社會革命的鬥士,中國的一個優秀女兒”!

鹽磚

如今,再次走進羅淑從小生活的地方

這面對沱江,背靠蜿蜒的丘陵

一片片雪白的柑橘花開得正歡

春雨落下,花香伴隨著泥土的芳香

瀰漫在這個方圓不過數里的山坳裡

20世紀70年代,黃泥堰村村民開始了柑橘種植。黃泥堰村的發展也帶動周圍村落的共同發展,最多的時候,附近柑橘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餘畝,如今,黃泥堰村對柑橘產業進行了擴張,發展了苗木培育。

“也許這就是緣分,羅淑的《橘子》帶領著我們村後來大面積種植了柑橘,解了小丁丁的饞。”陽超打趣道。

【來源 簡陽發佈 編輯 曾禕玲(實習)審核 侯佩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