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一直是家長關注的焦點。不同年齡的孩子該接受怎樣的“教育”或“培訓”,成了家長們繞不開的難題。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應該提前做好哪些入學準備?

已經入學的孩子,應該如何順利度過焦慮期,適應小學生活?

對孩子的學習該針對具體學科進行補習?對才藝進行培訓?還是從根本上提升學習能力?

先說說何謂“學習能力”

淺顯來說,目前對於上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所謂的“學習”大多是以知識、才藝學習為重點:單詞記憶,古詩詞背誦,數學上的公式記憶、體育運動中的技能技巧、音樂繪畫的技藝練習等等。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但這遠遠不夠,孩子的學習不僅僅指的是對於課本知識的掌握與試卷問題的解決,孩子的學習能力更值得提起關注。學習能力是一個複合概念,是由認知力、運動力、情感力多種核心能力的共同組成。學習是正確接收信息,處理信息,並作出反饋的過程。學習能力,就是讓這個過程更加正確、高效的能力。

認知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

什麼是認知能力?對於認知能力,大家瞭解的不太多,有的人只是認為,認知能力就是對身體、事物能夠完全的認清。其實,認知能力包括範圍廣泛,家長們掛在嘴上的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能力都在這個範圍內。孩子不論是學習課堂知識還是學習才藝,都要運用到認知能力。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長期在一線教學的老師,和家長們觀察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進入小學之後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在記憶力和邏輯思維甚至語言能力的表現上也差強人意,或者有的學生入學時表現很好,有不錯的自制能力,所會的知識也遠多於同齡人,但是隨著時間段推移,在小學中後期表現出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效率低下,漸漸“泯然眾人矣”。

這些都是學習過程中的“外在表現”,內在原因是學習能力滯後。打個比方,學習的過程就像一臺電腦的信息處理過程。注意力,就像信息採集器。人的信息來源“視、聽、觸、味、嗅、前庭、本體”,有的人容易被聲音吸引,有的人容易被畫面吸引;同樣,記憶力,屬於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則是信息處理的過程;而語言能力又相當於處理之後的結果輸出。每個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需要科學的、個性化的對待。

不容忽視的運動能力

我們這裡所強調的運動力,並不是那些專業運動員競賽時的運動,而是指孩子小到抓一個東西,大到翻身、走路、跑跑跳跳,要用到手臂、腳或整個身體這些大肌肉運動以及感覺動作統合的能力。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其實對於孩子學業學習的掌握至關重要。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就總結了這方面的研究,指出體育運動能提升大腦能力和學習成績。並且,運動能力在小時候的一點小區別,在將來會產生大影響。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小時候運動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後來的工作記憶和信息處理速度都更好。

東芬蘭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小學運動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在之後 3 年裡,閱讀和數學能力也比其他孩子差。

運動能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情感能力的提升,讓孩子如魚得水

兒童從出生就開始發展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包括識別、表達、管理多種情感的能力。這些能力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孩子與其他人及周圍世界成功互動。能夠正確識別他人的情緒,並管理自己情緒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既自信又富好奇心的學習者。

學習是個綜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不自信、畏難情緒、較差的人際關係都會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阻礙。研究表明,孩子的情緒的好壞與孩子的專注力有關,孩子情緒比較愉快的時候,大腦中的多巴胺比較多,專注力就比較好。能夠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孩子專注力與記憶力就比較好。

所以,學習能力才是學習的根本。

父母課堂:不要再侷限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

在校學習,只是一場短跑。終身學習,才是一趟馬拉松。一味的追求在校時期的成績和結果,會讓學習這件事情變得急功近利。一旦離開校園,面對快速迭代的信息社會,反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焦慮,無非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報班補習,無非為了成績名列前茅;報班學才藝,也希望能有一技之長。但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僅成績好,而且學什麼都又快又好?有的孩子學音樂很快,學舞蹈卻比較吃力?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各有所長,只有充分發揮出孩子學習能力的優勢,並整體上提升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習這件事,事半功倍!

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原因很可能是學習能力出現滯後。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希望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摩天大廈。但是學習能力就像每棟建築的地基,雖然看不見,但決定了將來的所有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