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一提起市級體育運動學校,人們一定會說,那是培養運動員的地方。沒錯,它是我國傳統體育運動員培養模式中的一個環節,在為國家輸送高水平體育運動人才上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地位。

不過,現在全國大部分市級體校的招生並不景氣,甚至有的市級體校,初中和中專兩個部合起來的在校學習人數,不足二百人。假如沒有地方政府的財政扶持,體育運動學校的日常運轉可能都無法進行。

如何提高體育運動學校的吸引力,增加生源,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校進行訓練和讀書,促進體育運動學校的良性發展,是學校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一.體育運動學校訓練與教學現狀。

一般地,市級體育運動學校都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教學,有的學校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中專部,走職業學校方向辦學,這樣學校初中畢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升入到中專,受體育專業的職業化教育。

學校職工除了行政後勤人員外,主要由教練員和教師組成。每年新學期,教練員到各基層學校,通過學校體育老師和基層教練員等,選拔體育苗子,進入市級體育運動學校進行訓練和學習。通常是上午進行文化課學習,下午到各個體育專項運動隊中進行各專項體育運動的訓練。

在體育運動學校的訓練和教學中有一個見怪不怪的“怪”現象就是:學生下午訓練時,各個都滿頭大汗,生龍活虎,而在上午上課時,很多人都趴桌子睡覺、溜號,不愛聽課學習。

學生這種重訓練輕學習的現象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從小學選拔出來的體育苗子,一般學習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甚至是學校的差生和問題學生。第二.很多學生是由學校的教練員選拔出來,進入體校的專項體育隊進行訓練,他們都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體育訓練上,盼望有一天教練員能把自己送到更高一級的體校或大學。在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觀念,“誰上體校是來學習的啊!只要運動成績好就行。”第三.由於體育運動學校擔負著參加各級體育比賽的任務,拿冠軍、出成績是學校的一項硬性指標,所以在學校管理上也是重體育而輕教學的。

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二.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根本上要靠抓好學生的學習。

很多人會感到疑惑,作為體育專業性質的學校,主要是發展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培養出高水平的運動員,成為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為什麼會說發展的根本在於學生的學習呢?

其實,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話,提高體育運動學校學生的文化素質,增加學生考入大學院校的機率,應該是使體育運動學校未來蓬勃發展的一種趨勢。

為什麼呢?簡單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出路。

記得某市的體育運動學校,在20世紀90年代,生源是源源不斷的,入學要經過考試篩選,很多人甚至託關係,“擠破了腦袋”也要來體校上學,每個班級多達四十多名學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體校畢業後,會有工作,包分配。也就是說,在體校進行訓練和學習後,會有出路。

如今,把各類學校的畢業生都推向了人才招聘市場,再無“包分配”的說法,中專學歷體育專業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再無優勢可言,他們的出路在哪裡呢?

一條出路就是,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優異,被教練員輸送到上級體校繼續訓練,最終成為全國冠軍,甚至是世界冠軍。這是一條攀登“金字塔”的路,最終走上塔尖的人很少,而大部分的學生都充當了“炮灰”。試問,一所市級體育運動學校能培養出幾個世界冠軍呢?!數量是屈指可數的。

另一條出路就是,學生畢業後自謀出路,多數從事個體商業、服務業或是給別人打工的職業……

這樣的就業前影,顯而易見的不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學生來校進行訓練和學習。體校要發展,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出路”,增強學校自身的吸引力已經是勢在必行的趨勢。而這第三條“出路”就是,要讓體校的學生,也能考取大學(多為體育大學或師範類的體育專修)。

前一階段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提出的口號,“我要打籃球,我也能上大學”,正是對體育運動學校發展的一種前瞻性印證:我能練體育,我也能上大學。

所以,在繼續抓好體校學生的專項體育訓練之外,加強學生的文化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使更多的學生能夠考入大學,從而增強學校的吸引力,是一種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性措施。

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三.體育運動學校如何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

體校大部分學生文化知識基礎薄弱,主觀學習願望不強烈,在加上訓練、比賽和學習時間上很難協調適當,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實際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1.改變教學管理者的觀念

體校的很多教學管理者先入為主的認為,“體校的學生都不愛學習,想讓他們學,都不學”。這是一種對學生的消極觀念,是一種還沒有努力的先行放棄。

教育心理學上有一種“羅森塔爾效應”,也稱“教師期待效應”,通俗地說,

就是教師你期待學生會發展什麼樣,學生將會潛移默化的會按照你的期待去發展。

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教學管理者和老師們一定要改變教育觀念,要相信這些學生原本是努力的,愛學習的,經過我們的努力是可以改變的,他們都是一棵棵茁壯成長的小樹,只是需要我們去灌溉和修剪。

“相信學生,熱愛學生”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它起著基礎性作用。

2.提高老師的敬業精神

體校學生的課,是最好上,也是最難上的。說最好上,是因為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內在學習動力不強,很多學生上課不願聽講,說話、打鬧,甚至睡覺,老師講與不講都一樣,簡簡單單敷衍一堂課非常容易;說不好上,是因為要吸引這樣一些上課狀態的學生好好聽講,即維持好課堂紀律,又要使他們願意聽你的課,而且要讓他們理解你所講授的文化知識,每堂課都是需要老師花大力氣,想盡各種教學方法的。

搭在“好上”和“難上”之間的一座“橋”就是老師們的“敬業精神”。作為一名體校的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普遍的並不理想的上課狀態和“輕”學習的風氣,而去“糊弄”學生,不好好上課。相反,要熱愛學生,想出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去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不放棄任何一個人。這是一名老師的職責所在,是一種敬業精神的體現。

所以,提高老師的敬業精神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3.科學合理的配置課程。

體育運動學校是一所專業化性質的學校,學生在校所學的知識和學習時間,既要與普通中學相類似,又一定要有自己體育專業化的特點,更要為今後的升學服務,所以在所學學科的配置上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比如:因為體校學生有專門的體育訓練時間,所以在上午的理論課學習時間,可以適當削減一些室外體育課程,以節省出一定課節給基礎學科,這並不違背教學規律;為了迎接高考升學,也可適當增減體育專業理論知識的課時,增加升學必考學科的教學時間,為更好的升學做準備。

科學合理的配置好課程是搞好教學的必要條件。

4.在課常上消化學習知識。

由於體校的學生不僅要學習,還要承擔負荷很大的體育訓練,在課餘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少,所以,老師一定要在課堂上使學生對所學新知識理解消化掉。

老師講授新知識,不要求快、求多,而是要求慢、求精、求學生真正的理解。一堂課哪怕只講了一個知識點,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也是值得老師欣慰的,因為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只有慢慢來,才能逐漸地提高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就牢固地掌握好所學知識是搞好教學的重點。

別走錯路: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靠“運動成績”還是“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在市級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中,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使他們更有機會考取大學,卻是體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是一項重中之重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想做一名有知識、有智慧的體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