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一本评分很高的书,你兴致冲冲的买来看,期望能从其中获取新的知识,却发现这本书写着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你恼火,认为名不符实,似乎读书无用论是对的。

其实,也许不是读书没用,是你不会读书。

掌握好读书方法,比读书本身有时更重要。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就教你几招,让你读过的书不再是正确的废话。


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实用性阅读指南

1.首先明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书?

在这个问题上,本书的作者列举了很多读书的对人产生影响的实例。比如读书与创业,读书与掌握领导力,读书与提升工作技能种种。但在我看来,其实总结起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一个观点:读书是能解决你现实生活中问题的。

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从一开始,如果你就带着问题去读书,你就能最大化获得读书所能带给你的收益。


2.如何选书

我们首先谈到的,是选书,也就是当你还不知道该阅读什么时,你不妨先问问自己,自己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现实中的问题,比如需要掌握一门外语。也可以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或陶冶自己的文字素养,无论什么问题,都是有对应的书籍可以供你品尝的,从中挑选出经典之作,去好好品读,这样可以帮你从一开始,就避免自己把时间浪费到无用的随意阅读上。而当你选好了一本书,在翻开他之前,也可以再次回忆下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打开一本书,将是一次有效率阅读的良好开始。


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读书要先会选书


3.如何开始阅读

之前我们谈到了,要带着问题去选择一本书,然后去打开它。

那么打开一本书之后,我应该怎么开始阅读呢?这里作者给了一个很不错的建议:

先去通过序言,后记,和目录来掌握一本书的梗概

先谈谈序言,在本书作者观点看来,一本书的序言对读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本书来说,一般序言会浓缩了一本书的大部分甚至是所有要点。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个观点值得借鉴,但实际阅读中,结合目前国内的出版行业现状来看,我们要注意分辨那些是真正有价值的序言,有些接近于商业互吹和一味拔高作者身份的捧场式序言,我们大多可以跳过。但是一般往往作者的自序,都是一定需要好好去阅读的,这对于你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方便你接下来更方便的理解作者创作的内容和表达深意。而后记,和序言一样,这里作者的观点大致相似,我们就不再过多讲解。

接下来,本书作者还强调了目录的重要性,因为目录是一本书的逻辑框架,也是一本书创作和出版时的写作框架。阅读目录,可以让你首先了解一本书的整体架构,有朋友会问:了解这个架构后有什么用呢?这里作用就大了。回到一开始,当你带着问题打开一本书时,你可以直接就你的问题先从目录了解到哪些章节是针对性解决你问题的,这样你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知道如何去分配自己的阅读重点!如果是纯文学作品,你会通过目录已经大致了解了一本书的线索流,阅读起来也更流畅,那种沉浸感也会更加让你体验其中。而对于一些不是纯文学的工具类图书,你甚至大可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章节,直接去阅读那些最能针对你问题的章节,从一开始就先吸收书本中对你最有用的信息,并且最好做好标记。这样下次等你有时间回过头想再完整重新阅读此书时,会对你之前所标记的位置进行重点复读,最大化吸收该书的精髓。

最后用作者的话总结今天的内容,每一本书,也存在的他的二八定律,找到那最重要的20%,就是找到了书中的精髓。

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如何发现书中精髓


4.如何加深书籍内容的记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人的记忆是有一个“艾宾浩思曲线”的,这个曲线概念是指人对于刚刚 吸收的内容,如果任其不管,20分钟后就会就会遗忘42%;一周之后,可能就会忘记77%!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去主动记忆,只需要1天你就会基本完全忘记书中的内容。

当然,作者这里也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主动记忆,作者列举了很多 方法,比如反复阅读,比如带着感情阅读等,但很多方法在我看来没有太多创新和可操作性,因此这 里我帮大家进行了筛选,只从中挑选并整合出了两个记忆方法推荐给大家:

一,故事型关键词记忆法

这个方法本来作者是分为故事联想法和关键词记忆法的,但经笔者反复推敲研究后发现,这两个方法 其实是完全可以融合的,因此我这里把它融合简化成一个方法,也就是故事型关键词记忆法。

这个方法,需要你运用强大的想象力,就是将你所阅读的书本内容提取出关键词,然后串成一个虚拟 故事或者句子,甚至你可以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给试着丢到故事里面去,把书中的各个关键点和关键词 变成故事中的场景。

比如就我们目前这本讲阅读方法的书,我把它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就是:“目的性阅读”,“二八定律 ”"记忆加深"“分享型阅读”“读以致用”。

串联起来就是:我如果带着目的性去阅读一本书,首先要学会利用一些方法找到书中最重要的20%, 然后加深自己的记忆,并在未来尽量在生活中使用书中的内容,并能将它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就这样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就已经能大致记得我阅读的这本书中最关键的内容了。

二.输出型记忆法

这个方法用作者的原话说的意思就是“以向他人复述为前提来阅读”。

我这里把作者观点结合我们中国传统包装成便于理解的意思就是讲书,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站在古 代热闹集市上的说书先生。每一次阅读,都以这个为目标,你就会自然而然得去认真阅读和提炼书中 内容。

也就是你阅读过程中,每阅读完一个章节,你要试着问自己,如果自己去给别人讲书,这个章节是否 能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听了能满意。

你甚至可以当阅读完一本让你很喜欢的书,约上几个朋友,自己创造一个给大家讲书讲故事的机会, 通过实际的演练一来获得阅读的成就感,二来还可以获得不断的提升。

总而言之,每次阅读时,如果你都抱着要说给别人听的心理暗示来阅读,你的意识也自然而然会在阅 读中最大化调用你的大脑记忆来吸收书本的内容。

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记忆书中内容


5.一定要学以致用

我们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任何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任何的死记,都不如一次 实际的运用让人更印象深刻。

因此我们读完了一本书,我们需要做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有条件第一时间学以致用,没条件也自己给 自己尽量创造可以运用书籍中知识的条件和场景来实践。

那么如何开始实施能够最大化行动效果呢?这里作者给出了些具体的行动建议,我根据步骤把他分别 整理了下,就是以下几点:

1.首先想象自己达成目标的样子

这里请回到你最初读书的目的,比如你的目的是学习财务知识,你也阅读完了一本专业书籍,这时你 不管自己到底能力如何,要首先想象自己已经达成了目标。成功得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财务人员,获得 了公司的认可,带着这种心态,就是在行动前给了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2.明确你现在的位置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

当然,光有积极的想象也不行。实际中,你还是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阅读效果:也就是在读书之前, 你距离你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许距离为10,但经过这次阅读后,你要审视自己是否已经将目标缩短到 了5甚至更低呢?如果是,那么你的这次阅读就是成功的,你就再次肯定了自己这次阅读的意义。如 果不是,你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醒自己重新复习书中相应内容。

3.将行动细分成马上就能进行的小步骤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马上”。

因为很多人在制定计划后,都会给予自己较长的准备时间,总想着以后有机会再行动吧。时间一长, 很多人就会把最初的计划给打折扣,也会导致好不容易从书中吸收的内容随着时间而衰减消散。

所以这里笔者再次强调一定要把行动细分成马上可以进行的小碎片,比如你刚刚阅读完一本如何写微 博的书,你也许无法马上就大刀阔斧得根据书本建议颠覆自己的整个微博文风,但你是不是可以第一 时间先去看看自己的微博标题或者文章标题是否能根据书本建议精细化提升下呢?

总之,越早将书本的内容应用起来,哪怕只运用了一点点,你都能达到最终强化吸收书籍内容的目标 。

总结下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一次完美的阅读,胜过你十次毫无效率的阅读。每读完一本书,你都要 知道为何而用,如何去用,并且你还要真正的马上去用,这样才能给你与这本书的阅读旅程,划上一 个完美的句号。


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你不会读书?读完这本书,我帮你找到了答案

学以致用


6.总结

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本页数不算很多的书,其对于整个阅读行为的剖析,却非常全面。他不仅仅是教我们具体如何阅读,也深刻阐述了阅读背后的深层意义。是一本绝对值得收藏的阅读指南图书。

最后,我会将我们前面的内容串讲一下,总结性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读书的初心

我们为何读书,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你是为了单纯体验阅读的文字之美,还是为了具体通过阅读获得一定的知识,请一定一定不要忘记自己阅读的目的。在进一步,我觉得甚至可以把目的上升为初心的高度。从选书开始就要做好坚定自己的目的和初心,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就请远离那些厚黑之书。如果你想培养理性思维,就请远离鸡汤书籍。无论从效率还是价值观上,就给自己开个好头。

二.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1.读好序言,读好目录,读好后记,提前对于书中精髓内容要有大致的范围判断。

2.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

3.学会充分发挥关键词提炼记忆法,用造句或编故事的方法,把书籍内容串起来记忆。

4.每读完一本书,进行输出式模拟,试试看自己能否复述出内容或讲给身边朋友听。

三.学以致用

读完了一本散文集,你是否能马上给今天的心情来段小散文发朋友圈呢?

读完了一本理财类书籍,你是否需要去重新整理下自己的理财资产配置?

总之,关上书本,马上去用!即使只用到了一小丢丢。

正如我这次读完这本书,我就马上运用这本书的方法来拆书分享给大家。作者其实在书中还有很多举例和一些其它观点,还有一些关于作者的生平内容我就剔除掉了,因为正如该书作者所说,任何书籍也都有着它的二八定律,我以上基本上总结的都是书中我觉得最值得提炼出来的精华点和干货。如果你也对该书的其它内容感兴趣,大家也可以对原书进行阅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