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11 世纪末,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下游两岸的游牧民族女真族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强大,酋长叫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率领部落,尊奉的体型虽小却总能以小搏大的神鹰海东青,他们建立起与西夏、南宋三足鼎立的大金帝国,统治大半个中国120年。

公元1114 年冬,辽国契丹人十万大军讨伐女真,完颜阿骨打亲率三千七百骑雪夜踏敌阵,辽军溃败。

此役遂成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由此开始了一个民族征战传奇。

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1120 年,完颜阿骨打又指挥两万金军大破辽军七十万,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战役。

此战之后,北中国自耶律阿保机称帝,大辽国却一蹶不振,直至1125 年为金所灭,金国完全控制北方。

占据中原之后,谁也没有想到善战的女真战士渐染奢靡浮华之风,战斗力江河日下。

随着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崛起,1234 年,金又被灭于蒙古与南宋的联合进攻。

女真人虽然战败,但他们并未消失,而是转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又过了三百多年,建州女真人的后裔努尔哈赤以二十年征战统一了女真诸部,于1616 年建立浴火重生的新“大金”,史称“后金”,并创建集军事、政治、生产于一体的八旗制度。

八旗劲旅弓马强悍,在向漠南蒙古科尔沁部一雪先代之耻使其俯首帖耳之后,努尔哈赤把目光投向锦绣中原,终于向有杀五世祖和祖父之仇的大明朝廷开战。

这个时候的女真部,开始称为满族,当时的满族全部人口也不及汉族的三百分之一,甚至连明王朝常备军的数量都赶不上。

何况,明军已初步进入热兵器时代,引进了欧洲火炮“佛朗机”,此外还广泛配备鸟铳和火箭等,而八旗兵手上基本还是原始的弓箭和大刀。

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如此来看,满族的战士怎么会打得过看似武装到牙齿的明朝官兵。这就是巴图鲁的战斗精神主导了最终的胜利。

满族的勇士叫巴图鲁,满语中意思为“英雄”、“勇士”,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

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因其用来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故而又有“勇号”之称。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抚顺、清河、萨尔浒、开原、铁岭、辽沈、辽西、宁远等一系列与明军的大战中,满洲八旗兵力才十来万人。

而明朝军队鼎盛时期达到两百万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明末之际虽然有李自成等的农民起义内乱造成国力虚弱,但明军仍然有一百多万人。

即便是社会经济发展,当时的满族与汉族之间相差又何止一个档次。努尔哈赤几个儿子的名字,翻译成汉文粗陋不堪:“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是“胎盘”,“阿济格”是“老疙瘩”(老儿子)。

满族人唯一的优势,就是那种巴图鲁的气质与性格。在满族人眼里,战争意味着生命的辉煌,攻城略地、掳掠人口,男女老少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胜利往往伴随着恣意的抢掠,是发财的大好机会。

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宋、明两朝军力虽然庞大却实力虚弱,其根源在于朝廷重文轻武的风气与制度。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为处世原则,标榜稳健和平。

明代军事体制的设计,其重点既不在于对付敌国的全面入侵,也不打算全面进攻敌国,而是一定要把武将绝对置于总督、巡抚等文官的统辖之下。

那些武人在刀剑矢石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的心目中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使克敌制胜,也仅仅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因而,明末之际武备废弛,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基本持平,以这样的军队与彪悍善战的八旗雄师对阵,当然总是处于下风。

节制三镇的总督洪承畴是农民军的劲敌,曾在陕西潼关把李自成杀得仅剩七骑,逃入商洛山中。但是在辽东前线,洪承筹十四万精锐却被八旗军风卷残云般吃得差不多片甲不存,从而使朝廷丧失抵抗清军和农民军的最后资本。

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所以说,满族胜利了,他们的巴图鲁骑着大马进了京城。

结果大家都知道,一样的历史,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八旗雄师,离白山黑水的发祥地后,不知不觉在在北京的富贵温柔之乡消磨殆尽,再也无法产生力挽狂澜、壮怀激烈的好汉巴图鲁。

1840 年的英军,1860 年的英法联军,1900 年的八国联军,当敌人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昔日的八旗战士连上马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割地赔款、忍辱求和。

曾经拥有巴图鲁的皇帝和太后都沦落为逃难的难民,大清皇室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像破落户一般被扫地出门。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紫禁城金銮殿上只当了42天皇帝,八旗子弟的黄粱美梦足足做了268年,下场却是一样———被自身的腐化和堕落所打败。

白山黑水飞出神鹰海东青,曾两次建国的女真部,后来称满族巴图鲁

强大的大清北洋水师,连舰队母港威海卫也被日军陆战兵所攻陷。当时的海军系统认“奴”不认“才”,无论你多么雄才大略,非我族类一概不用。

北洋水师海上训练缺乏实战意识,表面文章倒是做得花团锦簇,以这样的“豆腐渣”舰队迎战强悍的日本海军,其结局还会有多少悬念吗?

十年之后,东乡平八郎又指挥日本联合舰队与号称世界第三的俄国海军对垒,在对马海战中全歼沙俄特混舰队。

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率领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穿越中太平洋冬季的怒涛长途奔袭,给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以致命一击。

一个弹丸岛国敢于与大国搏杀,是因为这个民族总是生活在自我砥砺的忧患意识中。战后年代,日本造就经济起飞的奇迹,崛起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也就没有什么值得诧异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