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很多家長困惑,明明父母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愛孩子,而他卻不知道呢?

我搜羅了大部分父母會做的事:

努力工作賺錢養家,煮三餐,放假帶孩子出去旅行,要求孩子吃健康的食物,買大房子,選好學校,接送小孩上培訓班,幫孩子開生日party,給孩子買玩具,給孩子買漂亮衣服,輔導孩子做功課,限制小孩玩電腦的時間,每天幫小孩刷牙、洗臉、洗頭、洗澡,接送小孩上下學……

一大堆數不完的事情。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可見父母真是愛孩子啊,要做這麼多複雜又困難的工作。但是請仔細想想,以上這些事中,哪些是孩子可以確實感受到“你對他的愛”的呢?

比如放假帶孩子出去旅行,父母需要投注很多時間和金錢,如果不愛孩子,怎麼會這麼做呢?

但是原本該是非常開心的行程,經常父母和孩子怒目相向,孩子的想法父母不去聽,父母的話孩子也不理會。原以為旅遊能增加親子感情,卻成為彼此的較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會有人喊“我到底哪裡做錯了”的原因。有一些父母抱著“我才不怕呢,我是他爸,他敢怎麼樣”的心態。我還聽過爸爸看小孩不順眼,直接幫小孩打包皮箱丟出門外,然後連小孩一起趕出去的呢。

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心裡著實覺得可悲,大人的這些舉動,實在幼稚得可笑。最後呢?你還不是要開門讓他進來,“你真的希望他在外面不回來嗎?”想讓孩子受教訓,可想“教訓”孩子的父母,最後沒一個得逞的。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而且不消多久,孩子就會給父母下評語:我的父母,完全不可理喻和不值得尊敬。

如果你工作完不成業績,老闆也用同樣的方式對你,請問你買賬嗎?你心裡不會出現“此人不可理喻”和“此人不值得尊敬”的感覺嗎?大人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事,卻理所當然地往孩子身上丟。你教育孩子所使用的手段,是將原本對孩子的愛,慢慢地抹殺掉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最不該有的態度就是:我是你媽,我省吃儉用要帶你出去玩,你卻這樣不知好歹、不知恩圖報,枉費我辛苦養你……你給我跪著,沒跪到明白父母的苦心就一輩子跪著……(以上的臺詞請自行重複念十遍,因為父母通常不說上三十分鐘這種不可理喻的話是不會停嘴的。)

最後,孩子不跪了,起來了,是因為明白了你的什麼苦心嗎?不是的,是膝蓋太痛了,既然父母喜歡演戲,我就陪你演,不跟自己的膝蓋過不去。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愛,是體會出來的,不是逼迫出來的。

所以說,父母不能做完基本功,保證孩子吃飽穿暖,就以為孩子知道你愛他了。嚴格地說,上述的每個項目,都很難準確地傳達出父母的愛意。

啊,做牛做馬,竟然還沒傳達出愛意,那孩子到底是要什麼呢?

好了,這就是我要說的,做父母的最可惜的地方——明明已經使了九成五的力氣,卻連一成的愛意都傳達不出去。換成商業上的用語就是:明明已經在報紙頭版連續刊登了一年的廣告,業績卻一點起色都沒有,最後可能還落得產品被罵。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呢?

很多父母,都已經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力氣,卻只遺漏了最簡單、最容易的百分之五,然後,父母的愛意,就停在自己的手裡——傳達不出去。或是明明已經傳出去了,卻又在半途讓自己親手給毀了。

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知道你愛他,但你知道最簡單的做法是什麼嗎?那就是:

愛要說出口。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父母對孩子的愛意,是會具體地在心裡湧現的。當你心裡覺得好愛他時,就是你要開口說出來的時候。

我就是一個天生愛說甜言蜜語給孩子聽的媽媽。

“我愛你比天高,愛你比海深,此情永不渝。”十幾年前,當孩子還不會走,還要整天抱在手裡時,我就每天“照三餐”——早上、中午、晚上,帶他們出去散步……

每天抱著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在外面晃盪,雖然當時他們對我說的話沒有一點回應,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該說些什麼比較好,好像多少能在親子間製造一些“互動”,也好像可以多少儘儘做媽媽的職責。親子間的良好互動,應該比什麼教養理論都重要。所以我在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的時候,就每天一邊抱小孩散步,一邊在感覺自己好愛孩子時開始說:

“媽媽愛你比天高,媽媽愛你比海深,此情永不枯喵喵……”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最後這三個字是我自己改編的,因為,我覺得“永不渝”太老套了。至於“枯喵喵”是什麼意思呢?呵,沒意思,我隨口亂說的。但是這一說,就是孩子一輩子的記憶。

我愛孩子,不只在心裡愛,我還一定要說出來。不然我會憋死。

如果你問我:“在什麼時機下可以說?”

我會說:“什麼時間都可以。”只要感覺心裡有愛意就可以。

父母的愛意,任何時間都可能湧現,湧現的時候,不要等,馬上對著你的小孩大方說出口——

送小孩進校門前,最後說一句“媽媽愛你”。

接小孩放學後,最先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好想你”。

叫小孩起床,聞聞小孩的味道,說“你好香。媽媽好愛你”。

看小孩安安靜靜玩得好認真,說“你是媽媽的寶貝,好愛你”。

我甚至只是看到孩子剛睡醒那可愛的臉龐,都會忍不住說,“媽媽好愛你”。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這也是很多爸媽都會遇上的時刻,你對孩子的愛意,是可以這樣明白地說出來的。

對小小孩說愛,可能不難。但是能夠一直持續說下去,就是一件需要練習的事了。

因為,我們都是在“不習慣說愛”的環境下長大的,當我們面對漸漸長大的孩子,只要一陣子忘了說“我愛你”,可能就永遠不會再說了。

但是,“愛要說出口”這件事很重要。既然是重要的事,而且還是跟人生幸福指數有直接關聯的事,我們當然要放到人生優先級的最前面,時時叮嚀自己,讓它變成一種習慣。

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父母更要帶頭說,這樣,好習慣才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我的孩子已經十歲了,我從來沒有把愛說出口的習慣,現在開始說,會不會嚇到孩子?”會,當然會。但是,當被驚嚇的孩子轉身而去的時候,他們的心裡,會不會也感覺到了你的愛意和溫暖呢?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如果你真的很不習慣說這些愛的語言,那麼可以換個說法:

“我多久沒跟你說我愛你了”,或是“上次我跟你說我愛你,是什麼時候”。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別懷疑,孩子一定會對你露出狐疑的神色,我的媽媽今天怎麼了?

然後呢,你再趁機補上一句“我愛你”。多試幾次,這種好聽的話,即使有幾分尷尬,但沒有人聽了不會滿心歡喜的。

“可是,我的孩子很不聽話,很討人厭呢,我要昧著良心說嗎?”當然不可以。當你的心裡沒有愛意時,就不能只為了說而說。孩子的心思很細密,這樣的謊言持續不了多久。可是,既使是時常惹你生氣的孩子,你對他一定還是會有愛意湧現的時候,只是看你有沒有靜下心注意而已。

父母的困惑:我做了那麼多事,孩子卻說我不愛他

前天,我跟十四歲的女兒大吵了一架,吵得天翻地覆誰也不讓誰——之後兩個小時,我們都沒有講話,同一張餐桌上,她吃她的飯,我吃我的;同一張餐桌上,她做她的功課,我寫我的稿子。孩子用完全不理睬媽媽來表達她的抗議,媽媽也用不理睬來表達她的堅持——接近睡覺時間了,我抬頭看了孩子一眼,突然愛意湧現,直接站起來走到她的旁邊說:“請站起來一下。”她悻悻遵命,然後我就緊緊地將她整個兒環抱住,說“媽媽好愛你”。霎時,我們之間的衝突,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親子間的爭執,常常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讓孩子知道你愛他,比做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