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如果我也拿你们和别的爸妈比较


爸爸妈妈,如果我也拿你们和别的爸妈比较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十件事”,赫然位列榜首的便是“最恨父母拿我跟别人家孩子来比”


夸别人家的孩子,留给自己孩子的是骨子深处的自卑。


01


“你看楼上的妞妞,一直都那么乖,你要是有她的一半就好了!”“你怎么就不学学你表姐,学习成绩从来不需要操心,你整天就知道玩!”“你知道隔壁的明哥哥吗?他钢琴都过十级了,你呢?”.....类似的话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可能小时候自己经常听到,也可能现在正在对你的孩子说着。

这也是很多父母陷入的怪圈,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能激励你家孩子成长吗?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老公下班回到家对你说:“你看人家老王的老婆多好,那么勤快贤惠,还忒会赚钱,你看你......”


请问此刻你的心里怎么想?你会因此变得勤快贤惠,发狠努力赚钱吗?


你大概会想:

老王的老婆好,你跟她去过呀!老娘不伺候了!


起到激励作用了吗?

同样的道理,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是最让孩子丧失自信和自尊的方式。


爸爸妈妈,如果我也拿你们和别的爸妈比较


02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深度焦虑过。

◈ 小区的男孩子都在学习跆拳道,小松偏偏喜欢滑双排轮。

◈ 别的孩子都在学习弹钢琴,他却选了打鼓。

◈ 班上同学的妈妈每天在朋友圈为孩子学英语晒打卡。他倒好,放学回来就爱捧着他那堆乐高不放手,还是小颗粒的,我这密集恐惧症患者看着都头疼呃!

◈ ......


我觉得小松任性,我觉得他学的东西吧,缺乏竞争力!焦虑。

为了让我自己走出这样的一个心理不适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教育的研究愈发深入的过程中我认识到:


人们喜欢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


对身边的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最典型的“心理偏盲”现象。

在这种心态下,公司老板会认为别的公司员工更敬业,妻子会认为别人家的老公更顾家,家长会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别人的成功之路比自己更平坦。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受到这样心态的困扰,那你就得摆正心态、更客观地专注于自己;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受到你这种消极心态的影响,就少拿他跟别人进行攀比。


爸爸妈妈,如果我也拿你们和别的爸妈比较


03


浏览网页,发现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总说“别人家孩子”,而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父母”?一个高赞的答案是:


因为心疼他们,不想让他们难过。真想说的话,怎么会没得说呢?


爸爸妈妈,如果我也拿你们和别的爸妈比较


“别人家父母怎么那么有钱啊,能给孩子提供这提供那,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长得那么好看啊,保养又那么好,看起来多年轻啊,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那么有知识有涵养有礼貌,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这岁数了还那么积极地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你们呢?”


......

人们常说,父母是无条件爱孩子的。

其实,孩子也是无条件爱父母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完美,但依然接纳他们。

你看,孩子不忍心用比较来伤害父母,那么,我们怎能忍心用比较来伤害孩子呢?

当然你会说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免不了的,那父母怎么“比”既能有效激励孩子、又不至于伤害到他们呢?


关键是:

拿孩子跟他的过去比,

拿孩子和他的将来比!


我在一些育儿论坛看到过有网友吐槽说,自己小时候都挺爱跟父母聊天的:


聊今天在幼儿园又交了什么新朋友;聊喜欢的小花和发卡;

聊昨天不小心弄丢了铅笔……


可是,越长大,跟父母话越少,成了最亲近的陌生人。


为什么孩子变得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了?


有人总结过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除了“看不到我的优点,总拿我跟'别人家孩子'比较”外,还有以下这些原因:


◇都没有耐心听我把话说完

◇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总以为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

◇跟你们说话时,你们眼睛不离电视、手机

◇和我说话时,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

◇小孩子的事不值得一提,大人的事儿才是事

◇喜欢讲冷冰冰的大道理,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只知道发火,从来就没有平心静气跟我说过话

◇翻来覆去问的就是那几个问题,我回答就像在给他们做汇报


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掉链子了,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挺听话的,但其实他内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长说。


而这样子导致的问题,会在孩子青春期时一下子爆发出来,让人想改都来不及了!


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作者:小松爸爸,心理学专业,在育儿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爱教育,也热爱生活,点击关注,愿与更多父母分享教育经验。


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交流,我们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