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引言:

林則徐,中國封建王朝末年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官員。

相對比當時那些個為了個人利益縱橫官場的人來說,林則徐之所以能夠讓自己在史冊上留名,憑藉的是實打實的政績。在他個人的從政生涯中,雖然也一直秉持著忠君的上古思想,但是仍然能夠為國努力,為民發聲,為民辦事。

而且,相對比當時的一些傳統官員,林則徐是一個眼界非常開闊的人。身處那樣一個整個世界都處於大變革的時代,林則徐雖然始終把忠君的道理視為自己為官的基礎理念,但是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不知進取不知世界有多寬闊的人。他是那個時代中能夠敢於與世界發生親密接觸的少數中國為官者。

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林則徐

少年拼搏,林則徐多次參加科考

到了林則徐所在的清朝時期,科舉考試已經發展成為了全國性的非常成熟的考試製度。除了滿清貴族出身的人,大部分人都要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夠進入官員隊伍。林則徐當年,為了能夠進入朝廷從政,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古人需要經歷的讀書過程,林則徐都經歷過,他所擁有的基礎學識,是靠著苦讀得來的。

而且對於林則徐來說,原生家庭給予他的助力,並不是很大。林則徐的父親,雖然曾經憑藉著學識成為了貢生,但始終沒能得到進入朝廷為官的資格,最終成為了當時一傢俬塾中的教書匠。在林則徐年幼的時候,他就把林則徐帶入了私塾之中,但是並沒有錢為林則徐繳納學費。林則徐真正入讀私塾,是在十三歲時。

後來在取得功名的道路上,林則徐也是一波三折。鄉試第一次就通過,成功中舉。但是會試卻多次未過,直到第三次才成功通過,取得了進入官場的通行證。

現在看來,林則徐和中國古代大部分的讀書人一樣,成長的過程中忠君報國的觀念深入心底,非要取得一般人眼中的功名不可。

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虎門硝煙中的林則徐

林則徐,為官為國,他的心中充滿了大志向

進入官場後的林則徐,始終能夠把國家放在心上。清朝末年的官場,從上到下長時間為黑暗籠罩。官員為官不仁的現象,經常會發生。林則徐進入官員隊伍之後,做法和普通的官員有著極大得不同。他能夠真正從官員的職責出發,站在國家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比如說,最能夠說明林則徐歷史功績的虎門銷煙,就是林則徐能夠從國家大義出發做官的生動體現。當時的民眾,甚至是官員隊伍,乃至朝廷中的軍隊,都有很多人身陷吸食鴉片的泥沼不能抽身。這個時候,林則徐能夠從長遠的角度發現鴉片給國家與民眾帶來的災難,並且為了避免災難的蔓延主動作為,非常可貴。

這樣的一種做法,讓他在當時成為了轟動一時的人物,因為他是第一個敢於在全國大規模這麼做的人。其他的官員,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鴉片的危害,但是沒有人敢輕易得罪那些個鴉片商人,甚至還有一些官員為了眼前的個人的利益主動參與到販賣鴉片的隊伍中。

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與英國人斡旋的林則徐

禁菸運動,還僅僅只是林則徐的官員道路中,為官為國的一件事而已。在他的一生當中,自己的事情,從來都是放在了國家的後面,放在了民眾的後面。雖然說,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他所忠於的那位君主,並不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君主,但這一點也沒有影響到林則徐為國家做事的決心。

林則徐,不為傳統所束縛,睜眼看世界

在為官的道路上,相對比當時大部分的官員,林則徐的眼界更為開闊。當時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長時間站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在世界上擁有極高的政治地位的中國。西方國家中的人,漂洋過海,只為了從中國掠奪走更多的資源。

這個時候,大部分的中國官員還沒有能夠從曾經的強大的迷夢中驚醒。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這個世界在不斷的改變,林則徐是當時最先清醒了過來的人之一。他率先帶領著自己身邊的人,主動去了解西方人之所以能夠那麼強大的原因。他開始認識到了中國不再是曾經的強大的中國。

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吸食鴉片的人

這樣的一種清醒認知,並不是任何官員都能夠做到的。一輩子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大部分中國官員,即使看到了西方那些自己國家所沒有的更為先進的東西,也只會是用稀奇的眼觀來看待,並不會探究這些東西的背後所蘊含的國家強大的道理。只有林則徐能夠低下高昂的頭顱,來正視其他國家的進步與強大。

林則徐,遭遇挫折亦不曾放棄理念

這樣一個進步的上進的官員,為官的道路上也並非一直是通衢。當年的虎門銷煙,曾經令他風光無限,曾經令他聲名大振,但抵不過一些小人的搬弄是非。因為英國以此次事件為藉口,在經過仔細圖謀之後以武力強硬地想要打開中國的大門。

禁不住敵方的炮火攻擊,原本還在不停地肯定林則徐功績的皇帝,原本還在嘉獎與重用林則徐的皇帝,很快就摘除了林則徐身上的所有榮耀。

這個時候的林則徐,可以說是委屈異常了。但是林則徐仍然沒有放棄,短期內的負氣辭官回鄉之後,又很快地回到了官員隊伍當中。

困難與挫折,哪怕是委屈到極致的誣陷,都沒能阻擋住林則徐為官為國為民的決心。後來的他,無論到哪個省份任職,都為當地的百姓考量了很多,留下了很多。在河南,他積極治理黃河水患;在江蘇,他推廣新式農業工具……他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政治理念。

林則徐用切實的政績,為自己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了名

林則徐

結束語:

如果每一位官員,都能像林則徐那樣,一生都在實踐著自己的政治理想,都在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努力,那麼古代的吏治,將會清明很多。對於林則徐來說,如果不是生逢在封建王朝的末年時代,如果是遇到了一位諸如李世民那樣的賢能君主,林則徐的人生,還可以為自己立下更多的可供後人評價的政績。

當然,也正是因為生逢亂世,也正是因為林則徐和那個亂世中大部分的官員都能不一樣,也正是因為林則徐能夠始終把民眾放在心底,所以林則徐才能有機會,成為一顆淤泥中亮眼的珍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