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镜映(Reflection)是一种表达同理心的方式,它包括描述你所看到的感觉。

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会发现当孩子哭闹时,总会想跳过孩子的哭闹,直接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虽然,有时这种办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有时孩子们的哭闹原因却是很简单的。

当成为父母之后的我们,平时聊天会以孩子为中心,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商外,家长们也非常看重孩子的情商。

有些家长认为,情商是孩子天生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其实孩子的情商和家长说话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孩子的情商是可以被父母“说出来”的,但有时也会被父母给“说没”了。

要知道,父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去帮助孩子发育他们的内心。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孩子小的时候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的感觉,这时就需要父母成为孩子的镜子,告诉孩子父母非常关注他的感受,也非常的在乎他,通过父母的镜映来帮助孩子感知自己在他人内在的感受,从而达到帮助孩子完成“心智化”的过程。

同种前提下,看看妈妈们是如何做的

前提:妈妈带孩子出去购物,出门前孩子以前答应妈妈不会要玩具,可是到了超市孩子却变卦了。

王妈妈:之前怎么和你说的?不说好了不能买吗?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蒋妈妈:说不买就不买,你哭也没有用,你要再哭就给你自己留这里,让你哭个够。

于妈妈:乖孩子,妈妈知道你喜欢这个玩具,可是你之前不是和妈妈说好了吗?今天不买玩具只是看,这次和妈妈准守承诺,下次出来的时候妈妈就答应给你买,如果你听话一会就带你去吃冰淇淋好不好。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三个妈妈,三种育儿态度

王妈妈属于强硬派:对于自己的孩子有很高严格的要求,而且说话还非常的直接,让孩子很难接受,严重时甚至会发冲突。

蒋妈妈属于直接派:由于没给宝宝买玩具,导致宝宝在商城里大哭,可是妈妈直接告诉孩子,说不买就不买,你哭也没有用,但是长时间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妈妈的抵抗。

于妈妈属于共情派:知道如何去和孩子沟通,而且也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可以控制孩子的情绪。

以上三种妈妈中,于妈妈属于最棒的家长,通过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会换位思考,而且表达能力和情商也很高,知道如何去跟别人交往。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想要孩子高情商,家长是关键

三岁之前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没有办法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换句话说,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的语言和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头脑发育,已经情商等问题。

因此,想要帮助孩子发育心智,家长成为了最关键的角色,语言和日常的情绪控制,是帮助孩子成长和了解他的重要一步。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不同年龄孩子孩子应该学会的“事情”

下面是张怡筠的“幼儿情商力分龄发展”体系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 0-2岁的孩子:家长需要去帮助他们认知和理解自身的情绪,学会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可以尽量了解身边的生活。
  • 2-3岁的孩子:这时的孩子已经可以适当的了解自身的情绪了,但是家长还要去帮助他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让孩子学会和他人沟通。
  • 3-4岁的孩子:这时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力、独立的能力以及共情能力。
  • 4-5岁的孩子:这时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 5-6岁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以便以后可以融入到学校中。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培养孩子情商家长所需要学会的话语

★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举例:孩子你希望......;你想得到......;你想......;

这些短语用来表达内心的渴望,是一种很温和的表达方式。

当你的孩子说出了想法时,虽然有些事情没有办法去满足孩子,但是身为家长的你们,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让家长知道孩子内心的希望。

★帮助孩子的总结

当孩子在某个环境里发生了某些让孩子困扰的事情时,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去总结问题。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上,直接表达心理的情绪。对于一些直接讨论会让孩子情绪激动的事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的总结。

虽然孩子没有明确的表达自己,但是家长可以去理解孩子,这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觉不再孤单。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当孩子的情绪失控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同感叹

举例:这件事确实太让人气愤了......

这是让家长和孩子一同感叹的话语,用来承认孩子内心的情绪,当家长用语言或者语气表示和孩子站在同一个战线时,家长可以理解到孩子内心是有多么的强烈。

★温柔的问话

举例:你这么乖,怎么还哭了呢?

当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如果感觉到孩子情绪有些不对劲,但是家长又没有办法确认是什么事的时候,可以才用这种温柔的问话去询问孩子。

通过语言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安抚,慢慢的可以对孩子试探的询问。

★“定义”孩子的情绪

举例:你是不是因为某件事,所以特别的闹心呢?

这种语言是在帮助孩子定为他们的情感,并且协助孩子,知道孩子具体的问题,去帮助孩子进行解决。

有时家长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反而让孩子更加的激动,其实,家长并不用担心这种事情的发生。

当你的“定义”不对时,孩子会和你说“我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或者“我并没有生气”。

慢慢的,孩子会告诉你,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

镜映: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要先学会如何沟通

如何说比说什么更加的重要

当家长掌握了以上的说话技巧时,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家长的目的是表达内心的关心,但是如果在心不在焉或者不耐烦的状态下说的话,会让效果产生相反的作用。

所以,如何说要比说什么更加的重要,当父母学会说话的之后,将会成为孩子的镜子,身为家长的你们想一想,当孩子每天都对着“镜子”说话时,是不是孩子也慢慢的学会了家长的“话语”呢?

通过时间的累计和学习,镜映的效果会慢慢的在孩子身上展示出来。

这样你家的孩子就会变成别人父母口中“高情商”的孩子了。

寄语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先给自己“补课”,让自己成为心目中的样子,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变成你想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