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為了孩子,媽媽去做幼兒園保育員,真的好嗎?

閨蜜葉子最近在考慮辭職的事情,專門跑來問我的意見。

她曾經是企業高管,女兒上幼兒園之前突然辭了職,去應聘了幼兒園的保育員。得到消息後,我們幾個朋友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問她原因,她說什麼都比不上陪孩子來得重要,三歲看老,她不能讓女兒芊芊輸在起跑線上。

雖然我們都覺得她的做法有點太偏激,但為了孩子能做到這個份上,我們還是很欽佩的。所以,當她突然跟我說她想辭職時,我再一次被驚到了。

這一次,說起原因來,她有些猶猶豫豫的。

“我辭職去做保育員,本來是想陪著芊芊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可我發現,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越來越弱了。5歲的孩子,笨拙得像2歲……”

為什麼孩子越陪卻越低能呢?育兒專家一語道破了原因——父母搞混了“陪”孩子的目的。真正高質量的陪伴,不是架著孩子走路,而是給他提供一個支架,引導他自己行走。當他可以邁出第一步時,就及時撤離支架。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那我怎麼知道我該什麼時候去提供那個支架?

答案很簡單:當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時,便是他最需要支架的時候。

一、什麼是“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理論。在他看來,孩子的發展水平分為三個區域: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孩子發展水平的三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又叫“舒適區”,指的是孩子現有發展水平,也就是說孩子現有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

第二個區域就是“最近發展區”。

第三個區域是潛在發展水平區域,也就是說,通過成人或更有經驗的同伴的幫助,而能達到的潛在的發展水平。

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維果斯基發現,當孩子不能獨立完成某項任務,而成人幫助他完成的這個過程,會極大地激發孩子的潛力,幫助他們向著更高階的能力發展。

因此,他認為,最近發展區是激發孩子潛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學習的最佳期限

二、如何準確找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既然最近發展區對孩子來說這麼重要,父母們肯定會想要第一時間尋找到它。別怕,要找到最近發展區其實也很容易,因為孩子會給我們發信號。

1.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無法下手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在解決某個問題時無意識地走來走去,但卻一直不動手的時候,他其實就是在向你發信號——媽媽,這個我不會,幫幫我好嗎?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孩子在給媽媽發求助信號。

2.孩子屢屢失敗

當你的孩子面對一個問題,試了好多種方法,然而都失敗時,這就意味著他的最近發展區到了。

3.問題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

有時候孩子會碰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問題,此時,父母應該及時施以援手。

4.當孩子主動請求幫助時

當孩子主動請求幫助時,他已經發出了最直接的信號。

三、送孩子進入“最近發展區”後要及時撤離“腳手架”

隨著孩子的發展,他一生中會遇到不計其數的“最近發展區”。可是,一旦孩子掌握了這個階段,父母就要及時撤離支架,這也就是著名的“腳手架理論”。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父母在幫助孩子進入“最近發展區”後要及時撤離。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在進入“最近發展區”時,父母提供“腳手架”,可當他的發展水平達到第一區域,可以獨立解決問題時,父母就要及時撤離。

及時的撤離可以讓孩子快速進入新的最近發展區,當孩子再一次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父母又能提供新的“腳手架”,如此循環反覆,孩子的潛力才會不斷被激發。

而這個過程,有一個明確的步驟:

I do(我做)

We do(我們做)

You do(你做)

這也是父母從陪伴到逐漸放手的一個過程。

反之,如果父母一直不放手,孩子輕則待在舒適區淪為平庸之輩,嚴重者會過度依賴,成為“低能兒”。

比如我閨蜜的女兒芊芊,就是因為父母在該撤離支架時沒有及時撤離,剝奪了孩子“自主行走”的機會,才導致她生活自理能力差,笨拙得像2歲。

那麼,再具體一點來講,為什麼要及時撤離腳手架呢?

四、為什麼要及時撤離“腳手架”?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為什麼要及時撤離“腳手架”的三個原因。

(一)溺愛是一種傷害

先講個故事:說有一個地方叫天鵝湖,天鵝湖中間有個小島,島上住著老漁翁和他的妻子。一年秋天,一群天鵝自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老夫婦喜歡天鵝,總忍不住拿捕來的小魚餵它們。天鵝們不用出去捕食,自然歡喜,便開開心心地在島上留了下來。到了冬天,漁翁打開了暖和的屋子,天鵝們一點都沒被凍著。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鵝們愉快地接受著老夫婦的投餵。可是,當老夫婦年老體衰,想要葉落歸根,離開小島沒多久,天鵝們就消失了——它們被餓死了。

為了讓人們記住這個教訓,心理學家把因為父母無私的溺愛而導致子女的無能稱之為“天鵝效應”。

“天鵝效應”告訴我們,有時候愛也是一種傷害,並且還是致命的傷害。

鄧穎超曾經也說過,“母親的心總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話,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所以,父母如果撤離腳手架不及時,孩子會產生依賴心理,甚至失去生活能力。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國有句老話這樣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說,與其施捨別人小魚吃,不如教給他釣魚的方法。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與其給孩子魚吃,不如教會孩子如何釣魚。

父母及時撤掉腳手架,就是在教會孩子釣魚時,再不主動給孩子魚吃。如果父母不及時撤離腳手架,不及時放手,在教孩子釣魚時仍然給孩子魚吃,孩子永遠學不會釣魚。

在日本電影《狐狸的故事》裡,狐狸爸爸富來普在教會孩子如何捕食、如何逃避危險後,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將孩子們全部趕了出去。因為,這是狐狸世界的法則,小狐狸不能一直靠父母生活,得學會自己去生活。

這就是著名的“狐狸法則”,當然也是整個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則。動物們如果學不會捕食,就有可能被餓死,孩子也是一樣。在父母無微不至庇護下長大的孩子,社會獨自生存能力有限。一旦父母無法再照顧他們,他們就只能被社會淘汰。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父母及時撤離腳手架,正是孩子成為“生存適者”的唯一途徑。父母要像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政策——有保護地放養

那樣,既提供支架,也會及時撤離支架。

(三)越自由,孩子發展得越好

美國一個公司的紐約總部擺著一個漂亮的魚缸,魚缸裡養著十幾條長約3寸的熱帶魚,生得很漂亮。可是,兩年過去了,這些小魚一點都沒有長大。一天,老闆家的兒子來公司玩,不小心打碎了魚缸。為了救下那些小魚,員工們只能病急亂投醫地將它們暫時放在了公司門口的噴泉裡。2個月後,新的魚缸被買了回來。員工們去打撈小魚,結果驚奇地發現,小魚從3寸長到了1尺。

通過這件事,心理學家發現,要想讓孩子長得更快、更好,就要給他足夠自由的空間。而這種由於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而帶來孩子更快發展的現象,也被稱之為“魚缸法則”。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想要孩子長得好,必須給他足夠的空間。

如果父母一直不撤離腳手架,緊緊將孩子困在身邊,不讓孩子放手去成長,孩子就會像魚缸裡的小魚一樣,漂亮是漂亮,但卻永遠長不大、走不遠。

五、怎麼陪孩子,才是真正高質量的“陪”?

現在,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倡議,陪孩子時不能單純地為了陪而陪,要陪得有質量。而父母們在解讀這句話時,又一次出現了偏差,成為了陪玩、陪讀、陪工作的“三陪”父母

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是只引導不代勞的,是隻參與不決斷的,是隻以身作則不發號施令的,是溫柔而剋制的,是理智而放鬆的,是信任而尊重的。唯有如此,才能陪出孩子的成長力,讓孩子從一個“被動吸收者”變為“主動探索者”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四個方法。

(一)鼓勵孩子以自我為軸心,做最終決斷

我們很多父母在陪孩子時總忍不住幫忙或者代勞,結果,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低能。事實上,很多時候,父母真正需要的是“袖手旁觀的勇氣”,要勇敢地放孩子去獨立思考和挑戰。

就像“斷舍離”理念創始人山下英子在她的書《孩子也要斷舍離》裡提到的那樣,父母可以參與孩子的成長,但一定要鼓勵孩子以自我為軸心,去做最終決斷,這才是“斷舍離”的根本原則。

1.平等溝通,給孩子建議而不是命令

著名作家周國平曾經說:“與孩子做朋友,才是做父母最高的境界。所謂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當成寵物和工作,而是把他看成是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要愛他疼他,而且還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橫加干涉,而是應該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商量”。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將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平等溝通很重要。

也就是說,父母在鼓勵孩子自己做主時,要始終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溝通,給予他建議,而不是命令。在帶領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的路上,父母只是個“腳手架”,可以建議孩子怎麼攀登,但卻不能命令他必須踩哪個部位。

2.只在拐彎時揮鞭

美國數學家哈里·科勒的老師在提到如何教好學生時舉過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教育學生就如同牧童放牛,我們不能像那些無知的牧童,只憑性子硬牽著牛的鼻子走路,我們要學習那些有經驗的農民,他們牽牛時,只到拐彎的地方才抖動一下韁繩。

陪孩子也是一樣,不需要一直牽著他走,只需要在拐彎處給他一個支架或者一個引導。父母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擔當的應該是指導者的角色。這樣,孩子才不會過分依賴父母,他們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掘。

更關鍵的是,父母的及時撤離,不僅解放了孩子,還解脫了父母自己。

就像臺灣詩人非馬在一首詩中寫的那樣:打開籠門/讓鳥兒飛走/把自由/還給鳥籠

3.讓孩子在規則下自由

雖然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可是,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孩子在規則下自由。

比如,孩子可以決定自己怎麼玩、和誰玩,但父母規定的那些危險區域不能去,諸如點火、玩水等危險的活動不能參加。父母要提前和孩子定好規則,讓他們在規則下自由玩耍。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讓孩子在規則下自由。

(二)幫助孩子保持貝克爾境界

世界網壇名將貝克爾被稱為“常勝將軍”的秘訣之一是在比賽中保持半興奮狀態,防止興奮過度。而人們,將貝克爾的這種狀態稱之為“貝克爾境界”。

“貝克爾境界”源自於耶基斯和多德林提出的“倒U形假說”,他們認為,對於處在各種工作狀態的人來說,過大或過小的壓力都會使工作效率降低,只有最佳的刺激力才能使業績達到頂峰狀態。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負擔過重,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學習效果只會越來越差。反之,如果父母有意識地給孩子減壓,幫助他們順利走入最近發展區,孩子就會像貝爾克一樣,發揮穩定,屢戰屢勝。

那麼,如何給孩子減壓呢?

1.父母主動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

孩子壓力的源頭,是父母過高的期望值。

所以,父母要主動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不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即使有期待,也要一步一步達成,不能急於求成。

2.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成功”這件事

除了父母的期待,孩子壓力過大,還因為自我要求過高。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成功”這件事。

受“成功學”的影響,每個孩子在心裡都有一把衡量成功的標尺。可是,成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成功”這件事,告訴他們,引導他們用心去感受“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三)最好的陪伴是家庭的耳濡目染

一些父母把孩子越陪越差的責任歸咎於孩子的不努力,殊不知,在他所謂的陪伴背後,充滿了無盡的電子遊戲、電視劇。孩子在一邊寫作業,他在打遊戲,或者看電視。

中國有句俗語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都是“低頭族”,你能指望孩子變得多優秀?

這句話在心理學上也有互相照應的原理——破窗效應——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必須要及時修補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戶玻璃”。

孩子由於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總是會無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滿口髒話的父母培養不出有禮貌的孩子,愛打麻將的孩子養不出喜歡閱讀的孩子。父母對於孩子最好的陪伴,其實是給予他一個良性的家庭環境。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陪伴,其實是給他一個良性的家庭環境。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將“環境”比喻成是“人的頭部”,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

人的命運,很多時候都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

父母與其給孩子填鴨成功學原理,不如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面臨困境時坦然待之,積極應對。縱使物質條件困窘,也樂觀積極,相信每一個明天都是最好的一天。

孩子成長於這樣的家庭,不用特意去陪,特意去教導,都能順其自然地成長為人才。

2.父母要以“聲”作則,更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對象,父母的品質和人格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對象。

所以,父母在引導孩子時,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同樣的要求,自己也要堅決執行。同時,主動提升自己,不做下個蛋讓孩子飛的父母。只有自己飛得足夠高,孩子才能飛得足夠遠。

比如,陪孩子學習時,父母也要在一邊學習。要求孩子講禮貌,自己也要做到講文明。要知道,一個自身素質過硬的父母,往往擁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四)給孩子“留白時間”,提升自察力

我們陪孩子,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收穫幸福。但是,收穫幸福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能力——自察力。而自察力的習得,需要孩子有“留白時間”。

也就是說,給予孩子獨處的時間。

孩子只有在獨處時,才會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麼,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

孩子越陪越低能?專家:送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後需及時撤離腳手架

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而只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能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也才能更好地看清楚前路。

就像一本書的書名說的那樣,“認清自己,世界才會為你讓路”。

作為父母,有時候,“不陪”比“陪”更好。

(六)總結

日本有一句名言:做給他看,解釋給他聽,讓他親自嘗試,再給予讚揚,非如此不足以使對方投身實踐。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始終牢記自己的“腳手架”定位,在給孩子做過示範、解釋過原理,送他進入“最近發展區”時就要及時撤離,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不要越殂代皰,也不要橫加干涉,做理智的陪媽、陪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