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在給大陸上各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讓大陸兩端的人,有了更多的相互瞭解。在這之前,雖然大陸兩端都曾經興起過一個又一個文明,可是中間千山萬水阻隔,紛亂戰火威脅,令得兩端的人雖然聽聞過對方,交往卻非常少。蒙古帝國短暫的統一,使得許多歐洲人得以來到東方,也讓不少東方人深入西方世界。只不過,這種相互瞭解,帶來的影響卻不一樣。在古老的東方,儒家文明支配的漢人最後一個王朝——大明王朝,幾乎從建立時起,就選擇了保守僵化的制度、復古而保守的文化、由國家強行支撐的自然經濟、封鎖沿海、宣佈周邊“不徵之國”……。但被基督教支配的西方文明,卻因為一本,或者是多本書,比如《馬可.波羅遊記》,彷彿在黑暗的牢籠裡看到了一盞亮燈,這個被中世紀黑暗籠罩了千年的文明,迅速衝破黑暗的牢籠,衝向全世界。這兩大文明此消彼長的進程,一直延續到現在,本來只有兩三千萬人口的歐洲白人種族,此後短短几百年裡,幾乎控制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領土,在科技、文化、宗教、社會建設等方面快速進步。而古老的中國,則不斷摔跟頭,摔跟頭,直到七十年前偉大領袖在天安門廣場一聲大喝,才算真正站穩了。拔開歷史的雲霧,來回顧兩大文明第一輪迴碰撞——對東南亞的爭奪,或許對我們思考現在的歷史大變局,有不同的意味。本系列從鄭和下西洋的遺產,以及可能的遺憾開篇。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鄭和是華夏文明的功臣

一、經略南洋:明朝萬事俱備

其實,在談論中國與西方文明爭奪東南亞的時候,中國就已經輸了。東南亞相對中國而言,等於是眼皮底下的存在,對西方殖民勢力而言,卻是遠在萬里之外的“遠東”。當西方勢力擴張到東南亞的時候,中國在東南亞的存在卻若有若無,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歷史悲劇——中國的悲劇和東南亞的悲劇。輸的根源要追溯,難度比較大,這裡就不追溯這個難題了,僅僅說一下當時明朝如何錯過機會。

實際上,明朝時候,中國經略南洋,已經萬事俱備:強盛的國力、強大的海軍、旺盛的海外貿易需求、數萬下南洋華人的族群開拓基礎、此前幾朝南洋諸國朝貢關係……。以及,南洋多地民眾,對中華文明的向心力。因素太多,要詳細分析一本書也寫不完,僅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當時明朝對南洋的影響力:

第一,朝貢關係。早在漢朝時期,馬援等人經略安南時,便已經開始與東南亞各部族建立聯繫,在三國孫吳時期,東南亞一些部族和早期國家,便開始向孫吳納貢稱臣。隋唐以後,東南亞各部族、國家與中國中央王朝之間的朝貢關係,漸漸制度化。明朝時期,東南亞各國因為受明朝強大國力的威懾,以及明朝對藩屬國薄來厚往朝貢貿易的吸引,朝貢頻率更高。下圖是部分歷史學家梳理的明朝前期(1400-1510年)部分東南亞國家對明朝朝貢使團次數。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Ming Shi Lu. Southeast Asia in Ming Dynastic Chronicles[M] Hong Kong. Hsuehtsin Press,1968)

第二,軍事安全威懾力。東南亞相關國家為什麼那麼喜歡到明朝朝貢,當然並不是因為他們多麼熱愛大明王朝,而是因為大明王朝可以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庇護。以朝貢最多的佔婆(現在越南南方部分,古代長期是一個獨立國家,中國也稱之為占城)為例,佔婆長期受安南侵略,佔婆朝貢密集的最核心訴求,是希望明朝政府給安南施壓,以約束安南對自己的侵略。佔婆國王希望通過朝貢,得到明朝重視,“惟是安南用兵,侵擾疆域,殺掠吏民,伏願皇帝垂慈賜以兵器樂器樂人,俾安南知我占城乃聲教所被,輸貢之地,則安南不敢欺凌”[1]。當然,明朝對於這個熱情的小兄弟,也確實投桃報李,永樂年間,安南不顧明朝警告,屢屢侵擾占城,“帝(明成祖)怒,敕責胡氏(安南國王),而賜占城王鈔幣”。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四年……(占城)復告安南之難。帝大發兵往討,敕占城嚴兵境上,遏其越逸,獲者即送京師。五年攻取安南所侵地,獲賊黨胡烈、潘麻休等獻俘闕下”[2]。暹羅與柬埔寨的朝貢,也與雙方經常發生戰爭,希望明朝介入有很大關係。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海上絲綢之路”

通過朝貢可以得到現實的經濟利益,又能獲明朝的保護,這使得東南亞多國樂於和明朝維持良好的藩屬關係。當然,我們也可以據此假設,如果明朝政府能夠多投入些注意力,用於經營東南亞,或許中國在南洋麵臨的情況,就不會像後來那樣糟糕了。

二、鄭和下西洋在南洋留下的遺產

在談論鄭和下西注的時候,人們往往熱衷於談論鄭和艦隊規模之大,帶去帶回的財富之多,卻很少談論鄭和下西洋,對中國在東南亞建立影響力的開創性功績。當時東南亞小國林立,穆斯林勢力日漸東侵,鄭和下西洋除了增進中國對東南亞諸島國的瞭解之外,促進貿易之外,還給後世留下了三個非常關鍵的遺產:

第一,阻止了東南亞出現超強國家,併為明朝建立了一個重要的南洋開拓基地。最典型的便是鄭和阻止爪哇國的擴張行為,確保了蘇門答臘沒有被爪哇吞併,從而使得馬六甲海峽不被一個強大的國家壟斷,確保路線通暢。蘇門答臘是扼守海峽口的關鍵地方,“蘇門答剌峙中流,海舶番商經此聚[3]”,在鄭和下西洋期間,日漸強盛的爪哇國,試圖吞併蘇門答臘,但蘇門答臘王宰奴裡阿必丁,以嚮明朝稱臣,換取明朝干預爪哇入侵。明成祖令鄭和攜所賜印誥、彩幣、襲衣,正式冊封宰奴裡阿必丁為蘇門答剌王,並警告爪哇不許侵擾。爪哇懾於明朝威嚴,收斂了吞併蘇門答喇的慾望[4]。同一時期,鄭和還平定了盤踞於三佛齊的海盜陳祖義,並在舊港(現在印尼巨港市)建立了宣慰司,並設有官廠(一種促進地方治理和貿易的機構,應該也和明朝廠衛有關聯)。從這些措施來看,鄭和應該是有打算好好經營東南亞幾個基地,為明朝長期經略南洋做安排的計劃。雖然後來這些計劃未能實施,不過這幾個地方卻因為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一直對明朝非常友好,也接納了大量下南洋的華人。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菲律賓三寶顏市

第二,傳播了中華文化,使得東南亞在文化上與中國親緣關係更濃。直到現在,東南亞各地以“三寶”命名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例如印尼有“三寶壟市”、有“三寶洞”,泰國有許多“三寶廟”、“三寶塔”,馬來西亞有“三寶井”,“三寶廟”等。在個人印跡之外,鄭和所到之處,攜帶著來自中國的先進技術、先進產品,中華書籍,絲綢、錦緞、瓷器、紙張等,都是遠超東南亞文明的先進文明產物。這些先進文化成果傳播到東南亞,給東南亞文化發展,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的推力。鄭和之後,東南亞各國“行市交易用中國銅錢並布帛之類”,蘇門答臘“國中一應買賣交易,皆以十六兩為一斤”占城國本來“書寫無紙筆”,後來大量普及來自中國的紙筆等,都顯示了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情況[5]。如果對比完全伊斯蘭化的中亞(中亞五國)、完全東正教化的北亞(俄羅斯),從文明衝突視角來看,東南亞保留著濃厚的中華文化因子,對中國外交和安全來說,無論如何誇大其意義都不為過。

第三,激發了華人下南洋熱情,改變了東南亞人口-社會結構。雖然在大多數中國人心中,都認為華人是“安土重遷”的人,不喜歡冒險和遷徙,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華人是最吃苦耐勞,最具適應能力的人群,只要有機會,華人也是願意遷徙的。鄭和下西洋時期,東南亞人口稀少,大多數地方,特別是許多島嶼沒有得到有效開發。由鄭和下西洋保障的下南洋商路暢通,使得華人大量南下,極大改變了東南亞的人口-社會結構,這一影響直到現在也非常顯著。明朝前期東南亞的人口,缺少統計數據,現在比較權威的數據是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後,在1600年左右形成的,下表顯示了1600年時東南亞主要地區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6]: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在鄭和下西洋之前,雖然也有一些華人遷徙到南洋諸島,但數量極少,相比當地人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鄭和下西洋之後,閩粵兩省開始出現大量南遷華人,使得南洋華人在人口中佔比越來越高,現在整個東南亞華人保守估計在3500萬以上,比較樂觀的估計甚至超過8000萬,且華人在東南亞經濟領域掌握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大量華人南遷,在改變東南亞人口結構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華夏文明在東南亞的傳播,同時推動了東南亞經濟的轉型。四五千萬華人華僑,將是未來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全方位合作,實現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動力之一。

三、鄭和可能的遺憾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的鄭和,回航途中,在古裡(今印度科澤科德,Kozhikode)去世。當年第一次出發時,鄭和還是一個三十幾歲的年輕人,意氣風發,獨立船首,腳踏波濤,指揮著令人敬畏的艦隊浩浩蕩蕩揚帆馳騁。所到之處,上自君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拜服。等到他返航時,大明王朝已經失去了開拓的勇氣,迂腐文人們,不但視宦官如仇寇,而且對於所有由宦官主導的事情,都急欲罷之,包括海外遠航和探索。見識過海外的豐富資源,遼闊土地和對貿易渴求的民眾,鄭和心中肯定有著與夏元吉、劉大夏等保守的文官不一樣的看法。只不過,作為邊緣化的宦官,鄭和對朝中政治鬥爭無能為力。史書沒有記載鄭和最後一次遠航的心理,不過從後來的情況來看,有些危機,鄭和應該感覺到了,只是無力迴天。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明朝時期東南亞島國

最現實的,利潤豐厚的海外貿易,就此可能停住了。鄭和對此,肯定要嘔血三升。根據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中國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7]。這些船,以及背後成千上萬想進入大海,尋找機會的人,創造了源源不斷的財富。有學者估計,在鄭和七次下西洋時期,海外貿易給明朝帶來的財富超過白銀一千萬兩。這個數據查無出處,但我們可以從後面的情況反推,如果明朝保持開放貿易可能帶來的財富。明朝中後期隆慶開關,雖然開的口子很小,但是貿易量卻相當可觀,“自萬曆元年到崇禎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中,從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國輸入中國的白銀達到一億元以上。這個數字僅指海舶輸入申報之數,至於走私或私人帶來的還未計算在內。”[8]雖然明朝後期整體經濟實力比前期強,但開放程度卻比不上前期,所以鄭和下西洋期間,給中國帶來的貿易利益,白銀千萬應該不是過份的估計。相比之下,鄭和下西洋整個的花費,大約是白銀六百萬兩[9]。所以,明朝官員以耗費甚巨為由,停止鄭和下西洋,肯定是藉口。

隨著中國海上勢力的收縮,穆斯林以及後來的西方人陸續到來,中國失去對南洋的軍事控制和政治影響力。鄭和應該預料不到西方人到來,但鄭和本人是穆斯林,而且下西洋時到達過中東多國,因此對穆斯林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肯定有所感知。此時東南亞已經有許多穆斯林商人盤踞,但影響力不強。東南亞快速的伊斯蘭化,是在15世紀中後期,也就是鄭和停止下西洋之後[10]。所以可以推測,如果明朝不收縮,而是由國家支持,政府與民間合作共同經略東南亞,就可以避免東南亞的快速伊斯蘭化。現在,東南亞的印尼、文萊已經基本上成為伊斯蘭化國家,馬來西亞大部、菲律賓南部也伊斯蘭化。雖然鼓吹文明的衝突並不好,但從長遠來看,東南亞的伊斯蘭化,對中國南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治、貿易,也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與南洋:(一)鄭和的遺產與遺憾

印尼的清真寺

商人的海盜化,應該也是鄭和可能預料到,併為之痛心的事情。鄭和剿滅的海盜陳祖義就是華人,後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明朝說是因為倭寇侵擾才禁海,但實際上倭寇首領,大多數都是華人。《劍橋中國古代史》將明朝時期的倭寇,歸為海商,而非盜匪,有一定的道理。重農輕商的士大夫階層,將利潤豐厚的海外貿易,一紙禁令就取消了。可是禁令可以發佈,貿易要禁止卻非常困難,在正常貿易無法開展的情況下,商人們鋌而走險便不可避免。 “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11]。所以,明朝的官員應該是顛倒了因果,用自己的狹隘思想和極端保守的行動,製造出了海上強敵。如果一直保持開放包容,不但倭寇不會產生,反而東南亞一帶將迅速納入中華勢力範圍之下。



[1] 《明太祖實錄》,中華書局,1975年版。

[2] 《明史.成祖本紀》

[3] [明]馬歡《瀛海勝覽》

[4] 趙寧晗《淺淡鄭和在印尼》,《文史藝術》,2017年第7期。

[5] 王更紅《從鄭和下西洋話海上絲綢之路的崛起》,人民網文化頻道,2014年8月22日。

[6] 參考施堅雅(William Skinner),伍德賽德(Woodside Alexander),克勞福德(Crawford John)等人研究資料整理。

[7]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8] 彭雨新《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9]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三聯書店,2007年版。

[10] [英]丹·喬·艾·霍爾《東南亞史 (古代部份)》,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11] 《明史.日本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